热门搜索: 教案 PPT 课件 学案 导学案 课时练 练习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设计说明关于“温度”这一节是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摄氏温度的规定,知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教学中,先让学生分别把两只手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再同时放入温水中,交流感受,来进行温度概念的教学并引入温度计的学习。对于温度计的学习,可课前就布置学生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的自制温度计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悟到温度计的测温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0 | 格式:DOCX | 浏览:116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共80页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上传时间:2023-07-14 | 页数:80 | 格式:DOCX | 浏览:86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2理解机械能的转化。3能解释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势能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4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2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具体问题。3通过观察滚摆、单摆的实验,推导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
上传时间:2023-06-08 | 页数:4 | 格式:DOCX | 浏览:13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设计说明“透镜”这一节是让学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本节教学要从透镜的外形和透镜对光的作用两方面来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通过演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实验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实验,让学生归纳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并通过作图的方式引出焦点和焦距。让学生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感知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并学会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0 | 格式:DOCX | 浏览:119
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一章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不相同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兔子比乌龟跑得快,而在龟兔赛
上传时间:2020-11-26 | 页数:23 | 格式:PPTX | 浏览:63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本章复习方案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画透镜的折射光路图。3.了解透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5.能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并学会矫正。要点回顾热点题型一透镜的基础知识例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1 | 格式:DOCX | 浏览:144
上传时间:2020-11-26 | 页数:0 | 格式:RAR | 浏览:434
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方案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要点回顾热点题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9南京中考)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解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0 | 格式:DOCX | 浏览:106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机械运动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2能够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4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学习目标滑水人员在下滑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引入新课讨论分析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如果想测量
上传时间:2020-11-26 | 页数:18 | 格式:PPTX | 浏览:88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本章复习方案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比值定义法,能用公式=计算密度,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4.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5 | 格式:DOCX | 浏览:122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设计说明“密度”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对密度概念的教学,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是关键。对密度公式和单位的教学,要求学生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3 | 格式:DOCX | 浏览:84
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一章机械运动1.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3.能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学习目标引入新课画家用色彩和形态来描述运动高山流水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上传时间:2020-11-26 | 页数:27 | 格式:PPTX | 浏览:81
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复习方案复习目标1.明确机械运动的定义,正确使用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能够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举例说明运动的相对性。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要点回顾热点题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及估测例1(2019江西中考节选)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为了让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9 | 格式:DOCX | 浏览:189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课。对于学生来说,动能和势能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学生通过直接的理性分析得到应有结论的能力有待培养。本节课既是对机械能知识的学习、深化和提高,也是对高中阶段机械能守恒知识的准备和铺垫。【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构成
上传时间:2022-04-04 | 页数:9 | 格式:DOCX | 浏览:44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设计说明“质量”这一节包括四部分内容,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和质量与物态、位置、形状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大致的了解。天平的使用建议采用老师指导和学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1 | 格式:DOCX | 浏览:91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学们有体验过这些项目吗尝试说一下,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变化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了解风能和水
上传时间:2019-11-27 | 页数:25 | 格式:PPTX | 浏览:111
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方案复习目标1.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4.了解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8 | 格式:DOCX | 浏览:130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设计说明“平面镜成像”这一节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总结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作光路图以从理论上明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很熟悉,但对成像的规律特点却不清楚,并且还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0 | 格式:DOCX | 浏览:91
第四章光现象本章复习方案复习目标1.认识光的传播规律,会解释相关的现象。2.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并会应用解题。3.牢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原理及应用。4.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好处和危害。要点回顾热点题型一光现象辨析例1(2019陕西中考)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图甲中,木杆的影子是
上传时间:2020-11-14 | 页数:12 | 格式:DOCX | 浏览:130
上传时间:2023-11-08 | 页数:0 | 格式:RAR |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