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12.3機械效率,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2、功的計算公式,WFS,復習,WGh,直接提升物體做功,與使用機械提升物體做功相同嗎,情境引入,結論使用動滑輪比直接提升物體做更多的功。,小實驗,有用功直接對物體所做的功,即W有,額外功無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即W額,總功完成工作總共做的功,即W總,一.機械的三種功,三者關系W總W有W額,機械自重和摩擦,產生額外功的原因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24
-
簡介:三機械效率,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學課件,第十二章功和機械能,通過一動滑輪用60牛的拉力提起重為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1)拉力做多少功(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W手Gh100N2m200J,W用機械FS60N4m240J,為什么利用實際機械做的功大于不用機械直接用手做的功呢,F,S2h22m4m,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12
-
簡介:第節機械效率(二),有用功直接對物體所做的功(工作目的)。,總功利用機械所做的功(實際付出)。,額外功由于機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響,而不得不做的功(無用付出)。,一、知識要點復習,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份額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機械的一種性能,物理學中表示為機械效率。,機械效率,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2公式,3用百分數表示。總小于1。,1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10
-
簡介:你知道生活中的一詞嗎,種子的發芽率樹的成活率油煙凈化率工作效率,“率”,“率”有用量/總量表示事物某一方面的優劣。,導入新課,簡單機械,1.知識與技能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2.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驗中培養合作精神,養成實驗結果的科學態度。,教學目標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26
-
簡介:三機械效率,知識回顧,1、什么是功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2、功的計算式是什么,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做了功.,WFs,一、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想一想你會采用哪種方法,1,2,3,1,2,3,對沙子做功,對桶做功,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對沙子做功,對桶做功,對滑輪做功,對沙子做功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17
-
簡介:機械效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2)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會利用公式W有用/W總進行有關計算,知道機械效率小于1。(3)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主要方法。2過程與方法(1)從生活實際出發,培養探究物理學的有關知識,深入認識事物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讓學生關注生產、生活中各種機械的機械效率,具有用機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4
-
簡介:(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地上有一本物理課本,我將它撿起來放到桌面上,或者,將書放到托盤上再撿起來,哪一次做功多(二)、演示實驗,判斷動滑輪是否省功,引出有用功、總功的定義演示實驗,第一次,用彈簧測力計拉起鉤碼,第二次,使用動滑輪拉起鉤碼,提出問題,使用動滑輪省了力,但是有沒有少做功也就是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通過設計撿起課本的實例,同學們很容易聯想到,使用動滑輪將物體提起的時候,動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2
-
簡介:課題第三節機械效率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2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特點,知道使用機械就要做額外功2通過實驗與討論,認識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
下載積分: 25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7
-
簡介:課題機械效率課時兩課時教學目標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會計算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方法,有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機械效率的概念和有關計算難點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具動滑輪、鉤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4
-
簡介:第十二章第3節教學設計課題第十二章第3節機械效率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有用功和總功。2、理解機械效率。(二)方法與過程1、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2、通過探究,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1、在學生合作實驗過程中,培養集體思考的團隊精神。2、在學生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形成互相尊
下載積分: 25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6-19
頁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