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龍江縣“國培送教下鄉”生物學科總結階段教學設計課題輸送血液的泵-心臟出課教師龍江縣育才學校朱曉旭【教學目標】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能力3、讓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教學重點】心臟的結構【教學難點】認同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教學準備】PPT課件、視頻、圖片和心臟模型【教學流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3
-
簡介: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能力目標通過對心臟的實驗探究,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目標認識到擁有一個健康而強壯的心臟非常的重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于心臟非常有好處;教學重點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血液循環的途徑;動脈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3
-
簡介: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第六章第四節激素調節教案教學目標1.說出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和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種類;舉例說明人體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說出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異常時的表現。2.運用資料分析的形式,獲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嘗試設計對照實驗。3.舉例說明激素調節受神經系統的調控,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6
-
簡介: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案例一、設計思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流程圖如下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是初中生物學中知識點多且生理過程復雜的課題。盡管學生對心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感性認識,但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僅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學的。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將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直接經驗等重要的課程資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創設問題情景,設置系列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4
-
簡介: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一、教學目標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二、重點和難點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四、教學過程(一)導入組織學生閱讀血液循環的發現,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二)出示目標1、描述心臟的結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2
-
簡介:初中生物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描述心臟的結構特點,說明心臟的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與靜脈血。(3)體循環與肺循環同時進行的意義。2、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心臟結構示意圖、心臟血液流動動畫、心臟模型和文字資料,引導學生分析心臟的結構從而歸納出血液循環以及心臟的功能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9
-
簡介:課題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學習目標】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3、描述心臟的工作過程。【重點難點】描述心臟的工作過程及血液循環的途徑?!咀灾鲗W習】1、右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填寫各部分名稱順口溜上房下室上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連靜脈室連動2、血液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4
-
簡介:激素調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2)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出多種激素的功能與分泌異常時的表現。(3)理解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1)通過表格掌握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認識到多種激素參與調節人體生命活動。(2)利用視頻掌握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等多種內分泌腺的功能。(3)通過設計對照實驗,培養學生掌握科學實驗的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5
-
簡介: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的內容,知識點和難點較多,是這一學期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在學生掌握了血液、血管、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延續,又為學習“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啟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8
-
簡介: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夠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能力目標通過對心臟的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情感目標認同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了解體育鍛煉有益于心臟。二、教學重點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三、教學難點觀察新鮮豬的心臟結構。四、教學設計思路在心臟結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3-05-31
頁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