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一、學習目標1、掌握漢武帝時期政治、思想、經濟方面鞏固大一統的主要措施。2、認識漢武帝是漢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二、教材分析本課主要介紹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包括強化中央權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鹽鐵專賣等內容。漢武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8
-
簡介:第9課秦統一中國教學設計(人教版2016新版)一、設計思路秦帝國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算不上長的,在準備這節課的過程中,除了資料外,我收集了大量的教學設計,我想現在正處在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時代,這樣的一個時代更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真正的發展,而秦帝國在戰亂紛飛的時代能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一定有自己制勝的法寶于是我開始側重對其“興”這方面的資料收集和整合,但苦于資料太多,如何能在課堂上完成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12
-
簡介:課題第13課東漢的興亡課標了解東漢的建立,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教學目標1、知道東漢建立的背景、建立者、都城和名稱的來歷,知道“光武中興”和“外戚、宦官專權”的含義,了解外戚、宦官專權是造成東漢衰敗、東漢末年割據動蕩的主要原因。了解黃巾起義的基本史實,知道其出現的背景和帶來的影響。2、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前后知識的遷移,了解外戚宦官專權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的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6
-
簡介: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一、教材、學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課出自人教版(2016年)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上接秦朝的建立,下啟漢朝的建立。秦朝建立以后所實行的暴政,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之后建立的西漢王朝吸取教訓,使漢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因此,本課應定位于揭露秦朝滅亡的原因并為后世提供經驗教訓。2、學情分析初一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入七年級,表現為好奇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4
-
簡介:西漢建立與“文景之治”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西漢的建立、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史實.2.能力目標論從史出,培養閱讀古文材料的能力,學會從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分析材料。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生活節儉的簡樸作風。教學重點西漢建立,關于漢高祖、漢文帝和漢景帝的休養生息政策。教學難點1.論從史出,培養閱讀古文材料的能力。2.學習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9
-
簡介: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西漢的建立;掌握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秦亡漢興”的比較,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古詩文、史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漢高祖、文帝、景帝時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結果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5
-
簡介: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西漢都城;知道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2通過閱讀史記中有關“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描寫,將設想的當時情景與漢初呈現的殘破景象作一番比較。2過程與方法1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利用教科書,提取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了解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8
-
簡介:第11課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漢朝開國的基本情況。知道休養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礎知識。2、過程與方法(1)分析漢初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2)通過閱讀史料中有關“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描寫,將設想的當時情景與漢初呈現的殘破景象作一番比較。21教育網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識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徭、薄賦、寬刑的休養生息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3
-
簡介: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教學設計【課程標準】“推恩令”的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鹽鐵專賣。【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鹽鐵專賣等鞏固大一統的措施。過程與方法學生自學解決基礎問題,合作探討推恩令等需要想象和演示的部分,解讀史料,逐次分析漢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統措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維護鞏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長期永恒地任務。【教學重點】思想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6
-
簡介:原始農耕生活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1、課程名稱原始農耕生活,是2016年人教最新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2課的內容;2、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40分鐘;3、本課的學習對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能力(1)掌握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狀況的基本特征,這是本課的重點;(2)初步理解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