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秦末農民大起義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了解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了解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初步比較戰(zhàn)爭性質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到秦的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4
-
簡介:11、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學習目標1、識記西漢的建立的相關史實。2、知道文、景帝為發(fā)展經濟采取的措施。3、理解“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4、了解“削藩”的史實。教學重點1、西漢的建立;2、文景之治。教學難點文景之治;導入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叫什么(大澤鄉(xiāng)起義或陳勝吳廣起義)當時為什么會發(fā)生起義(秦朝末年的暴政)秦朝何時滅亡的(前2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3
-
簡介: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西漢初立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實。2通過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3認識“文景之治”是西漢王朝的強盛的基礎對后世的鞏固和發(fā)展十分重要。學習重點“文景之治”學習難點休養(yǎng)生息政策學習方法方法指導一讓學生認真閱讀第一模塊,從教材中提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歸納要點的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2
-
簡介: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西漢都城;知道漢初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漢高祖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2、過程與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利用教科書和史料,提取教科書和史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了解漢初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原因。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漢初統(tǒng)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徭、薄賦、寬刑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有利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6
-
簡介:部編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西漢建立、休養(yǎng)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思考內在的因果關系。能力目標研讀與本課有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情感目標認識到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愛校愛國的優(yōu)良品質。教學重點漢初的休養(yǎng)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4
-
簡介:七年級上冊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一、課程標準了解“文景之治”二、學情分析本課是異地教學,對學生情況不熟悉。但面對的是初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多處于感性階段,好奇心強,對歷史故事較感興趣,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關于學科知識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秦朝建立和滅亡的相關史實,知道了楚漢之爭,而對于勝出的劉邦上臺后實行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及其后的“文景之治”等漢初史實知之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12
-
簡介:第11課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科目歷史課型綜合解決課年級七年級印刷時間學習目標1.了解西漢初立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實。2通過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3認識“文景之治”是西漢王朝的強盛的基礎,對后世的鞏固和發(fā)展十分重要。學習重點休養(yǎng)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學習難點休養(yǎng)生息政策。學習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3
-
簡介:七上歷史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重點掌握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主要史實。2、過程與方法思考探究“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培養(yǎng)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學會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漢武帝。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認識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個鼎盛局面。【教學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8
-
簡介: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一、教學理念在新課改理念下,歷史感悟教學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改革的一種教學模式,突出以“以人為本”,進一步發(fā)掘初中歷史教學的潛在功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善于學習、樂于探索、思維敏捷、潛質巨大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1、人本教育,尊重學生認知特點新課標提出,歷史教學應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5
-
簡介: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教材分析】本課是2016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的第4課,主要介紹在“文景之治”后,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tǒng),在各個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頒布“推恩令”強化中央權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控制、鹽鐵專賣加強經濟大一統(tǒng)等內容。漢武帝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不僅是西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5
頁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