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教學基本信息課題從歷史文物看絲綢之路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在新中改背景下,歷史學習要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要了解多種歷史呈現方式,歷史文物不僅是歷史的有效呈現方式之一,而且是核心素養落實的有效途徑。最終,使全體學生獲得發展。教學背景分析初中歷史課標要求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學內容分析溝通歐亞陸路交通的“絲綢之路”,是在張騫出示西域之后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5
-
簡介:科目歷史課型新授課年(班)級七年級授課時間課題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學習目標1、知道淝水之戰的相關史實,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2、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交融的基本史實。3、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學習重點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學習難點北魏孝文帝改革學習過程(學案)備注【復習導入】1.東晉的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2
-
簡介:課題第三單元秦漢時期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教學目標1.設問指導自主學習了解兩漢科技文化成就。展示相關圖片播放相關視頻加深記憶。2.問題引導合作探究知道造紙術的作用史記的地位價值張仲景司馬遷的精神3.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觀察感受體驗道教佛教文化,激發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愛好。學法指導重點及教學處理兩漢科技文化成就。設問指導自主學習了解。出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3
-
簡介:教學設計一、基本信息學校課名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師姓名學科(版本)2016年人教版章節第三章學時1課時年級七年級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要求,讓學生知道張騫第一次開辟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與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友好往來,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系;通過設置西域都護府,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打破了東西方文明之間的隔絕狀態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6
-
簡介: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1、課標要求知道兩晉的更替。2、教材分析本課上承三國鼎立的分裂割據局面,主要介紹了三國歸晉之后西晉的發展脈絡。第一部分主要圍繞著西晉建立后,統治階層腐朽,奢侈腐化之風盛行,雖然完成了統一全國的任務,但是社會矛盾依舊非常尖銳。第二部分主要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中央政權的內亂即八王之亂,破壞了西晉的統治秩序,同時也耗竭了西晉的國力。第三部分集中體現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7
-
簡介: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標要求】知道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知道司馬遷和史記;知道造紙術的發明參傳播文化的作用;講述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學習目標】1.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張仲景和華佗、史記、道教和佛教2.了解造紙的工序3.認識當時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從而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基礎解讀】一、造紙術的發明1、紙出現以前的書寫載體。2、造紙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8
-
簡介: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辟、西漢對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方法目標識讀敦煌壁畫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絲綢之路線路圖海上絲綢之路,獲取有效歷史信息。情感目標學習張騫為報效祖國不畏險阻、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難點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3
-
簡介:課堂教學設計課題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設計理念教有生命的歷史,即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性整合教材,呈現鮮活的歷史素材資源,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歷史鮮活性,感悟史學生命力。設計思路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塊內容通過前秦和北魏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的統治措施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教學
下載積分: 2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2
-
簡介:教學設計課題名稱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版本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授課年級七年級【課標要求】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教材分析】本課是第四單元第四課,講述了北魏的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本課的主題是民族大交融。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魏晉以來,各民族加強了交往、交流與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12
-
簡介:課題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內容1.知道造紙術的發明對傳播文化的作用。2.講述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知道司馬遷和史記。3.知道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教學目標1.知道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了解造紙術對文化傳播的作用。2.知道張仲景和華佗的主要成就。3.知道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4.知道司馬遷
下載積分: 30 金幣
上傳時間:2021-09-04
頁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