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探究昆蟲的奧秘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探究昆蟲的奧秘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3單元昆蟲的第三課時。通過生活經驗、課外閱讀、幼兒園有趣的昆蟲、本單元前兩課龐大的“家族”養昆蟲等學習活動,學生已經了解部分昆蟲的存在及顏色、形態、食物等,因此對學生來講昆蟲是一種非常熟悉的動物。本課帶領學生尋找可以探究的昆蟲問題,嘗試設計實驗證明一些問題,如昆蟲的食性偏好、生長條件偏好、如何傳遞信息等。對四年級學生而言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1頁數: 570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熱脹冷縮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新教材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冷和熱第二課。本課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內容感知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研究液體、氣體和固體受熱冷卻后體積的變化,會解釋生活中熱脹冷縮的現象。本課從認識溫度計的工作原理開始,逐步深入地安排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通過將溫度計放在熱水和冷水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從而初步感知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通過設計實驗感受液體、氣體和固體在受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1頁數: 3424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龐大的“家族”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3單元昆蟲中的第1課本單元是學生對某一類動物(昆蟲)的共同特征及從生到死要經歷哪些階段的學習。本課第一個環節通過先觀察昆蟲,總結特征,掌握昆蟲的共同特點;接著通過閱讀資料了解昆蟲“龐大”的意義;第二個環節結合昆蟲中數量最多的甲蟲及其特征來更深層次的了解昆蟲這類生物;第三個環節借助昆蟲模型的建構,進一步了解并應用昆蟲的特征;最后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1頁數: 5139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用根、莖、葉繁殖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在上節課用種子繁殖的基礎上介紹了植物除了可以用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營養器官繁殖,并舉例說明常見的利用根莖葉繁殖的植物,以及繁殖方式。第一部分,介紹可以利用根、莖、葉繁殖的植物。第二部分利用紅薯、菊花、寶石花分別介紹如何利用根莖葉繁殖。二、學習目標1.1.能提取文字或圖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營養器官根、莖、葉來繁殖。2.2.能用紅薯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1頁數: 4146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3.水受熱以后【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觀察、探究、閱讀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測量、描述物體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測量、描述物體的特征,認識融化和沸騰的概念。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頁數: 1393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1.冷熱與溫度【課標落實】1.本課通過觀察現象、認識與學會使用儀器、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探究、記錄與分析數據、總結規律、拓展應用等一系列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測量、描述物體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意識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快捷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頁數: 18133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2.熱脹冷縮【課標落實】1.本課通過一系列觀察、設計、探究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溫度計是利用物質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歸納出液體、氣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熱脹冷縮現象及其應用。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設計探究實驗,研究物質受熱和冷卻后體積的變化;在教師引導下,能觀察并描述物質在受熱和冷卻后體積發生的變化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頁數: 10141人已閱讀
( 5 星級)
-
簡介:4.水遇冷以后【課標落實】1本節課通過一系列觀察、設計、探究、記錄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描述物體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下載積分: 2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頁數: 10107人已閱讀
( 5 星級)
-
下載積分: 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82人已閱讀
( 5 星級)
-
下載積分: 0 金幣上傳時間:2021-02-20181人已閱讀
( 5 星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