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 2.1認識上和下 教案
2.1 認識上和下n 教學內容課本22頁例1及相關內容n 教學提示這些內容是圖形與位置的啟蒙知識,也是學生在生活中辨認方向的基礎知識。 n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會辨認上、下方向,體會學習上、下方向的必要性,會用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上、下方向的相對性。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能運用上、下等詞語描寫物體所在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中獲得價值體驗。n 重點、難點重點:會辨認上、下方向。難點:會用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按上下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運用上、下等詞語描寫物體所在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 學生準備:動物面具n 教學過程1、 新課導入安排九個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每個人的頭上都帶有一個動物面具。分別是小兔、小羊、小猴、梅花鹿、熊貓、斑馬、老虎、大象、獅子。按照例1的位置平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讓學生用學過的方向詞來給我們介紹圖中每位動物小朋友的位置。學生以動物的名義介紹自己的位置。師告訴學生,我把你們九位動物朋友分別做成圖片,貼在紙板上,再把這張圖片豎立起來。課件出示例1平面圖。你還能用你們學過的方向來介紹這幅圖中的各個動物朋友的方位嗎?設計意圖:讓學生意識到前、后位置是在一個水平面上的,而這幅圖卻豎立了起來,有些在一個面上的,沒有前、后的區別,為新課的學習打下基礎。二、探究新知1、提問帶有熊貓面具的學生,你可以用什么詞來介紹自己位置呢?學生介紹自己的位置。指導學生說出“大熊貓的上面是羊”,“大熊貓的下面是大象”。并且用、標出來。設計意圖: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思考,作出用“上、下”來介紹自己位置。引導學生這樣想,這張圖是豎立起來的,因此有些動物在上面,有些在下面。從而轉變學生的思維定勢,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板書課題:上 下學生清楚什么叫上、什么叫下之后,用手指一指你的上面,再用手指一指你的下面,你們指的方向和圖板上箭頭的方向是一樣的嗎?2、 提問其他同學,回答用這種格式:我是梅花鹿,我的上面是XXX,下面是XXX。換成不同的同學來介紹自己的位置。例如:我是梅花鹿,我的上面是小兔,下面是老虎。3、師引導學生“梅花鹿在老虎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讓學生思考。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有了“梅花鹿在老虎的上面”,就可以反過來說“老虎在梅花鹿的下面”。讓學生用兩句不同的話來說一說兩只動物的上下位置。4、 以斑馬為例進行練習。學生活動,師巡視指導。3、 鞏固新知多媒體出示圖片剛才同學們會用上和下來介紹小動物的位置了,現在你能用上和下來介紹一下這座橋上的車嗎?指導學生用上和下來介紹橋上的車。 橋的上層走的是什么?,中間是什么?橋的下面是什么?讓學生知道最上面的是什么?在最下面的是什么?再用上和下說一說各種車和船所在的位置。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說出它們的位置關系。能加上手勢更好,更能形象的表達清楚。設計意圖:這幅圖能讓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4、 達標反饋1、填一填2、說一說。請你用“上、下、前、后”說一說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在( )的前面 ( )在( )的后面 答案:1、上 下 上 下 2、略5、 課堂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吧!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本節課的交流,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鞏固。6、 布置作業1、說一說蘋果上面是( )面包下面是( )( )上面是牛奶( )下面是蘋果你還能怎樣說?2、填一填答案:1、雞蛋 白菜 白菜 雞蛋2、上 下 上 下 下n 板書設計上和下 n 教學資料包教學精彩片段師:同學們,今天帶你們去動物園,高興嗎?生:高興!師:安排九個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每個人的頭上都帶有一個動物面具。分別是小兔、小羊、 小猴、梅花鹿、熊貓、斑馬、老虎、大象、獅子。按照例1的位置平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師:動物園到了,各種動物已經閃亮登場,你能用學過的方向詞來給我們介紹圖中每位動物小朋友的位置嗎?生:學生以動物的名義介紹自己的位置。師: 我把你們九位動物朋友分別做成圖片,貼在紙板上,再把這張圖片豎立起來。課件出示例1平面圖。你還能用你們學過的方向來介紹這幅圖中的各個動物朋友的方位嗎?教學資源同桌之間做有關位置的游戲,可剪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