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5.5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教案.docx
5.5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u 教學內容知識點: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變化。教材第5758頁,例1,說一說,例2,例3,課堂活動1,2,練習十五1,2。u 教學提示教學例1時,可先出示教材上的4個圖,這4個圖都是“101010”的正方體圖,首先讓學生認真看圖,明確這4個圖都是把1個正方體平均分成1000份。這4個正方體涂色的分別是1個、10個、100個、1000個小正方體。在對圖有較充分的認識后再填一填,即分別添上0.001,0.01,0.1,1.也可以讓學生先填出小數,再說一說這樣填的理由,通過說來強化對圖形的理解。“比一比”,首先要對4幅圖進行比較,抓住從圖中看出什么?讓學生結合圖形,直觀得出:第1圖是1個小方塊,第2圖是10個小方塊即1個長方條,第3圖是10個長方條即1個正方形塊,第4圖是10個正方形塊即1個正方體。從而得出第2圖是第1圖的10倍,第3圖是第2圖的10倍,第4圖是第3圖的10倍。例1在觀察圖形的基礎上,再按照教材上出示的兩個問題進行討論、探索。例2和例3以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為主,學生應有足夠的討論和匯報的時間和機會。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一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究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點大小變化的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及邏輯推理的能力。情感與態度:初步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u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難點理解并概括小數點移動的規律。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比較下面各數的大小。12.34 1.234 1234 123.4指名回答,集體訂正。2.師:這四個數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指名學生回答。(每個數的數字相同,小數點的位置不同)師:可見小數點的位置可以影響小數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設計意圖:整理回顧上一節課內容,通過對四個小數的比較發現小數點位置的不同。(二)探究新知:1.教學教材第57頁,例1。(1)出示教材上的4個“101010”的正方體圖。師:請大家仔細看這四個正方體圖。讓學生從整體感知,得出4個圖都是把1個正方體平均分成1000份。師:在這4個正方體中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是多少?(涂色的分別是1個、10個、100個、1000個小正方體。)師:請同學們用小數表示涂色的小正方體在4個正方體中分別表示是多少。(0.001,0.01,0.1,1)師:為什么可以用這四個小數來分別表示呢? 學生“比一比”,首先要對4幅圖進行比較,抓住從圖中看出什么?結合圖形,直觀得出:第1圖是1個小方塊,第2圖是10個小方塊即1個長方條,第3圖是10個長方條即1個正方形塊,第4圖是10個正方形塊即1個正方體。從而得出第2圖是第1圖的10倍,第3圖是第2圖的10倍,第4圖是第3圖的10倍。師:這4 個數的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從左往右觀察,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從右往左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師: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有什么關系?從左往右觀察,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從右往左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2.說一說:把 5.1 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后各是多少?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小組內互相交流,引導學生注意: 位數不夠用“0”補足。3.教學教材第57頁,例2,第58頁,例3。(1)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在書上,然后集體匯報。(2)討論:當一個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或縮小它的,時,這個數的小數點怎樣變化?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匯報。當一個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時,就將其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當一個數分別縮小它的,時,就將其小數點分別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設計意圖:通過對正方體圖的等分情況,建立分數與小數的比較方法,發現涂色正方體在整體中的變化規律,發現小數點在不同位置上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三)鞏固新知:1.教材第58頁,課堂活動1。老師與一名學生作示范后,同桌之間互相練習。2.教材第58頁,課堂活動2。仔細觀察,然后再互相說一說。(四)達標反饋習題:1.教材第58頁,練習十五,第1題。2.教材第58頁,練習十五,第2題。答案:1.10倍;100倍;10000倍;1000倍。2.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六)布置作業第5課時:1.填空。(1)把0.5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 )到它的( ),得( )。(2)把6.829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這個數就( )到它的( )。(3)把5.36的小數點去掉,這個數就( )到它的( );要把5.36縮小為它的,就把小數點向( )移動( )位。2.下面的數和53.69比較,各是怎樣變化的?5.369 0.5369 5369 536.93.直接寫得數。0.5710 0.05100 4.6310 3.51006.1100 701000 5100 4.62100答案:1.(1)擴大,10倍,5.4;(2)擴大,100倍;(3)擴大,100倍,左,一。2.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3.5.7;5;0.463;350;0.061;0.07;0.05;462。u 板書設計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從左往右觀察,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從右往左觀察,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當一個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時,就將其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當一個數分別縮小它的,時,就將其小數點分別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u 教學反思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猜想是一個多向思維的心理過程,是培養創新萌芽的好辦法。在這節數學課上,為了讓孩子們自己總結出“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假設了一個跳遠的情境,并給出了跳遠的成績。教師先引導學生依次說一說;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誰跳的遠;接著引導學生大膽總結比較方法,最后得出結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明“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知識獲取的過程,在充分相信學生能力的基礎上,放開手腳,主動去操作探索,給予學生自主思維的空間和實踐,從“經歷過程”的視角設計教學過程,想方設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u 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陳省身和他的小黑板陳省身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從小酷愛數學,年經時,他總是在辦公室掛著小黑板,年邁時,他又把小黑板掛在自己的臥室里,此外,他還要求他所在的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的每一位老師的家里都要掛一塊小黑板,以方便記錄即時的想法。他認為,數學中的發明創造就是始于一念之間,如果你能捕捉到有用的東西記錄下來,并進行刻苦鉆研,就可能獲得新的發明創造。陳省身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小黑板,小黑板幫他記下靈感和問題,引發思維和創新。小黑板使他獲得了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沃爾夫獎”,成為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