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5.10 數的改寫 教案.docx
5.10 數的改寫u 教學內容知識點:大數的改寫。教材第6465頁,例3,試一試,練習十七1,2,3,4,5,6,思考題。u 教學提示例3是把較大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在“多位數的認識”時,學生已經學習整萬、整億數改寫為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也學過不是整萬、整億的數改寫或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時,要用小數表示。這種改寫只改變計數單位,不改變數的大小,得到的時準確數。這種改寫關鍵是改寫成小數時,確定小數點的位置。然后再介紹把較大整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小數的位數較多,根據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數,取它的近似數。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將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經歷將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過程,體驗數據記法的多樣性。情感與態度:感悟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熱愛科學的熱情。u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數的改寫方法。難點確定小數點的位置。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填一填。90000( )萬 1200000( )萬 4520000( )萬100000000( )億 600000000( )億 1400000000( )億教師出示問題,學生口答。教師:怎樣將整萬數或整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引導學生回顧整萬數和整億數的改寫方法:將萬位或億位后面的“0”直接舍去,添上計數單位“萬”或“億”。2.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84380( )萬 726310( )萬指導口答近似數的過程。3.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板書課題:數的改寫)設計意圖:通過對整萬數、整億數的改寫,為繼續學習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的改寫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1.教學教材第64頁,例3。(1)2011年,我國大中型拖拉機的產量是402000臺,把它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教師:用“萬臺”作單位,怎樣表示呢?組織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和經驗,在小組中議一議,然后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理解。402000臺=40.2萬臺在萬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小數點在個位的右邊,改寫成用“萬臺”作單位時,將小數點移至萬位的右邊,同時在數的后面加上“萬”字。完成試一試填空第(1)題。學生獨立嘗試,然后集體訂正。(2)2011年,我國糧食產量為 571210000 噸,把它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再保留整數。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練一練,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然后教師指名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571210000噸5.7121億噸6億噸在億位的右邊,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后面加上“億”字。完成試一試填空第(2)題。學生獨立嘗試,然后集體訂正。2.總結歸納數的改寫方法。教師:怎樣把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設計意圖:老師在改寫以“萬”為單位的數時,采用講授法,讓學生掌握后,再讓學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獨立解決以“億”為單位的數的改寫。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三)鞏固新知:1.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第3題。2.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第4題。學生先獨立嘗試計算,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最后集體匯報訂正。(四)達標反饋習題:1.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第5題。2.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第6題。3.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思考題。答案:1.(1)1841.6,1842;(2)9.8625,9.9。2.3,4,3;18,19,19。3.4.304;4.295。(五)課堂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六)布置作業第10課時:1.教材第65頁,練習十七,第2題。2.將下面的數先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再保留一位小數。19500 25643003.將下面的數先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再保留兩位小數。35498500 49746300答案:1.0.2;0.5;0.2;0.4;2.2;3.8。2.1.95萬,2.0萬;256.43萬,256.4萬。3.0.354985億,0.35億;0.497463億,0.50億。u 板書設計數的改寫402000臺=40.2萬臺571210000噸5.7121億噸6億噸u 教學反思從學生上課的反映來看,大家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是比較輕松的。本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在充分地的時間操作和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感知知識和發現知識的。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切實有效。u 教學資料包資料連接中國數學界唯一的女院士1922年,復旦大學教授胡和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中國數學界唯一的女院士。1950年,大學剛剛畢業的胡和生考上了浙江大學數學專業的研究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的學生。這一年,胡和生22歲。蘇步青教授是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有一次,蘇教授把德文版的黎曼空間曲面論交給胡和生,讓她研讀這本高深抽象的書,并且要求她每星期報告一次。胡和生的德文不太好,她便對照德漢詞典一頁頁地啃。一天早上,胡和生沒有準時來報告,蘇教授等了又等,仍不見人影,便很生氣地趕到學生宿舍。“咚、咚、咚”,重重的敲門聲把胡和生從睡夢中驚醒了。她打開門,看到蘇老師用嚴厲的眼光看著自己,知道自己誤了報告的時間。但是蘇教授沒有批評她,因為教授從亮著的燈、攤開的書和桌上擺著的筆記本中知道,她為了把報告準備得充實精彩,又熬了一個通宵。胡和生始終這樣刻苦學習,為自己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成果,胡和生成為院士后,在長期的微分幾何研究中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基礎數學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