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2.3 分數的基本性質 說課稿.docx
2.3 分數的基本性質 說課設計(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分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學數學的分數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分數的意義為基礎,又與整數除法及商不變的性質有著內在的聯系,更是后面學習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分數的大小比較的依據,同時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因此,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教學有著不同替代的重要作用。(2)學情分析對于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學習,學生完全有能力來探究。因為學生之前已經學習的商不變的性質。同時也明確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還學習了分數的意義。而這些是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的依據。有了這些知識作鋪墊。學生的探究學習就變的容易的多了。(3) 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為了更好地體現數學學習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據本節課的具體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知道分數的基本性質與整數除法中的商不變的性質的關系。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是指定分母且大小與原分數相等的分數。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實踐,發現并總結規律,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讓學生經歷了觀察、操作和討論的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傾聽和積極表達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4)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難點:把一個分數化成分母是指定分母且大小與原分數相等的分數。u教學準備教學準備分為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教師要把準備的材料形象化,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準備的材料制成課件來展示。而學生就要準備動手操作和探究的材料。材料要便捷要有效,所以一張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紙片再加上草稿本就夠了。(5)教法、學法教法:為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分層引導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觀察、分析、綜合、猜測,充分采取遷移教學法、引導發現法組織教學。學法:這一節課采取的學法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6)說教學過程1.初步感知首先通過分西瓜的故事引入教學,讓學生初步感知分子、分母的變化而分數的大小不變的現象,再通過引導學生畫圖的方法來初步感知這種大小不變的規律。從而順利地引入新課。2.探索發現(1)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證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可能會從如下幾方面證明: 折紙比較的方式發現畫圖觀察的方式發現用分數、小數的關系發現運用商不變的規律發現其他方法發現(2)組織交流證明方法和結果,交流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針對學生的不同方法給予不同的評價。如:合理利用學具、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轉化、推理比較等。(3)當學生得出的結論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4)提出問題:通過驗證三個分數確實相等,那么它們的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規律呢?組織學生利用研究商不變的方法先獨立觀察再同伴交流。全班交流。這里重點突出了為什么要除外的問題。(5)引導學生初步總結分數的基本性質并板書: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0除外)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6)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運用性練習,通過按所給的分母,把一個分數化成以這個所給的分母為分母,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的練習,重點體現在分數的大小不變,就必須要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結論。3.鞏固應用通過課本上的試一試的練習和課堂活動的習題的練習,使學生對于知識有一個綜合運用的實踐性體驗。同時通過相關的提升練習。使學生更能從不同的層面靈活地把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做到學以致用和鍛煉思維的目的。4.歸納總結通過對本節課知識的總結,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再認識,也是對知識的一次鞏固和復習。5.說板書3.分數的基本性質= = = =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板書是對知識形成過程的一種簡捷的反應,這里的板書是算式與結論相結合的形式,算式是結論的運用,而結論又是算式的總結,兩種形式互為表里。為學生更好的記憶和運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四)資料鏈接和尚分餅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三個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歡吃老和尚烙的餅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塊一樣大小的餅,想給小和尚吃,還沒有給,小和尚就叫開了。矮和尚說:我要一大塊。高和尚說:我要兩塊。胖和尚說:我要4塊。老和尚聽了二話沒說,立刻把一塊平均分成4塊,取其中的一塊給了小和尚。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8份,取兩塊給高和尚,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16塊,取4塊給了胖和尚。這三個小和尚拿到手后,才發現它們每個人拿到的餅是一樣多的。他們都很疑惑,這是為什么呢?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