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4.2.2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二) 說課稿.docx
4.2.2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二) 說課設計(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而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通過本節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確前面學習的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減法的性質對于分數運算同樣適用。聯系運算定律可以使運算更加簡便,加緊了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是分數加減運算的發展,是解決現實中諸多問題的需要。它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是運算定律的深入和拓展。 (2)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以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再加上學生以前所學習的整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及整數連減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使學生明白整數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運算同樣適用。而對于這種類推方法的學習,學生是易于接受的。所以學習起來難度不大。而本節的難點還是在于有些運算在使用交換律時,要交換的是整個運算,就是要連同前面的運算符號一起交換。這個對于有些學生有一點難度。出錯的一般都比較多,要多加注意。 (3)教學目標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法中同樣適用的道理。計算分數加減法時,能根據具體的數據,選擇合理的算法,使一些計算簡便。 過程與方法:在小組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通過學生自主地學習和發現,從而順利地掌握運算定律和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4)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法中同樣適用的道理。難點:合理選擇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5)教法、學法在教法上,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創設問題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反思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學法上,采取遷移、點撥、滲透、對比、反饋等多種方法。(6)說教學過程1.初步感知教學開始時,首先讓學生回顧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并讓學生以字母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是這節課所要遷移的目標,要學生在課前就要在大腦中必須儲備的知識,有了這個知識,我們才能進行下面的學習。所以這節知識教學很關鍵。2.探索發現有了上面的知識基礎,進行后面的學習就變的簡單多了,但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這種遷移類推的內容,而不是強硬地加給學生。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不是采用讓學生通過算式直接通過計算再觀察發現的方法。而是通過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得出三種不同的解答方法,再讓學生對比這三種方法,通過比較發現,雖然解答方法不同,而這些方法的結果是相同的,再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這三種算式的相同點是計算結果不變。這些算式只是加法位置上的數據發生了改變,而整體數據不變,所以結果不變。讓學生很輕松地聯想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初步完成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的道理。接下去就是通過練習和對課堂活動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練習,再一次明確用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進行運算,也可以使運算簡便。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3.鞏固應用鞏固練習是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進行問題解決的練習過程,是學生使用知識的過程,也是發現不足而加以改進的過程。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獨立解答,小組匯報,集體交流等形式,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和解決。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強調。規范學生的解題過程等都有很大的幫助。4.歸納總結上面的教學都完成后,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了分層的理解和記憶,并能綜合的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鍛煉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但這些知識還是條塊式的,零星的。沒有形成知識系統。所以在完成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后,老師要對整個一節課的知識按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簡單的概括。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整體認識。這樣有便于學生記憶。5.說板書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整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本節課的板書采用簡單明了的圖解式。就是首先板書的是算式的解答過程,再分析在解答過程中都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在哪個地方使用的,怎樣使用的。這種板書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也更容易模仿和操作,也就是具有了更強者的操作性。(四)資料鏈接愛動腦筋的小林一天,媽媽給小林出了一道分數加法混合運算題:+。小林一看題目,心想:這還不容易嗎?用我剛學過的加法運算律和減法的性質,很快就可以把這道題算出來的。于是,他拿起筆,在草稿紙上飛快地算起來,一會兒,他就算完了,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小林是這樣算的:+(+)(+),媽媽看了,連連搖頭。小林問:“媽媽,難道我算得不對嗎?”“當然不對,不信,你運用通分的方法算一算。”小林又用通分的方法計算了一遍,結果卻等于。哪里出錯了呢?小林迷惑了。媽媽問:“在運用加法交換律的時候,是不是連運算符號也要隨數字一起交換呀?”小林一聽,恍然大悟,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是分數連加,在運用加法運算律計算時,不容易出錯,可是這道題有加有減,就要注意運算符號的變化了,括號前面是減號,那么原來減應該變成加,而原來的加應該變成減。于是,他重新計算: +-(+)(+-),終于算對了,媽媽也贊許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