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13 貓教學反思2.docx
13.貓教學反思貓是四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語言風趣親切,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教學難點: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的。一、教學效果圍繞本課重點,我做到了以下幾點:(一)結合生活實際,拉近學生與課文的關系貓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提前讓學生觀察了家中的貓,上課時,我讓學生把他們觀察的貓的習性在班級上與大家分享,分享完了,導入課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看看與你們家的貓有沒有相同之處,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關系,學生學習起來積極性強。(二)抓重點詞語,體會貓的特點圍繞這節課的重點,我先讓學生找到貓的特點“既古怪又可愛”。然后帶著問題讀課文,貓的古怪體現在哪里?貓的可愛體現在哪里?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展開了認真地學習和朗讀。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回答問題積極性高。(三)體會寫法,讀寫結合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提出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通過朗讀,學生能體會到作者采用對比的修辭手法分三個方面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貓的古怪性格。“老實”“貪玩”“盡職”,這看似矛盾的三方面都集中在貓的性格上,學生通過自己研究發現這三個矛盾的方面是用三次“可是”作轉折,寫出貓既老實又貪玩,雖貪玩卻盡職,雖膽小卻勇猛的性格特點。還有作者的語言,“這可都憑它的高興”一句中一個“可”字,形象地寫出了貓的古怪,同時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體會到作者的寫法后,我讓學生做了一個小練筆:寫一個動物的特點,要求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抒發感情自然貼切。二、成功之處這節課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兩個:(一)開頭導入自然,聯系生活,使得生活與語文緊密聯系,學生能很快進入文本的學習。(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學會抓關鍵詞理解課文,使得學生在學習其他課文或做閱讀短文時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三)讀寫結合,使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有意識地學習作家們的寫作方法,為以后的寫作奠定結實的基礎。三、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讀寫訓練雖然涉及了,但是在操作時寫的時間很少,最后讓學生自己課下寫,更沒時間點評,學生寫的往往流于形式,寫作效果不好。部分學生在朗讀時沒能體會好作者的寫法,只是理解了課文內容。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開頭談話導入,讓文本貼近生活,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學習起來更加輕松。其次講解課文主要內容時,讓學生質疑并解決問題,解決完了就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邊分析邊讓學生練習,哪怕只能寫一句,也可以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