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22.手指 表格式教案.doc
22.手指課題手指 課型講讀課文 授課時間2課時 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拇、弦”等1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拇、搔”等15個會寫字;正確讀寫“搔癢、窈窕、愛憎、養尊處優”等詞語。2.默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風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3.能由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聯想到生活中的人,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學重點 感受語言的風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教學難點能由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聯想到生活中的人,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拇、弦”等1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拇、搔”等15個會寫字;正確讀寫“搔癢、窈窕、愛憎、養尊處優”等詞語。2.默讀課文,初步作者感受語言的風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分鐘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1.談話激趣:俗話說“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足見手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們有沒有仔細地觀察過自己的手呢?請把你們的手伸開,仔細觀察自己的雙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雙手及每一根手指。)2.鼓勵交流:同學們,你們說,哪根手指最好看,哪根手指最有用?(學生自由發言。)3.導入課題:對于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的美丑和作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著名作家豐子愷先生寫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長的文章,題目就叫手指。(板書課題:手指)學生齊讀課題。4.簡介作者【出示課件3】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后改為子愷。豐子愷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豐子愷漫畫結集面世。5.談話過渡: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以學生熟悉的諺語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教學()分鐘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1)默讀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重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交流,解答遇到的不懂的詞語。2.指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3.互相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出示課件4】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4互相交流,并根據填空的內容,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出示課件5】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總寫)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寫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和性格。(分寫)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總寫) 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養成就是在平時的讀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默讀是語文教學最常用的基本形式,是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奠基的訓練。自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是學生閱讀能力最基礎的一項。有條理地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概括主要內容,可以兼顧理清文章脈絡,了解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從閱讀中學習寫作。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1.這一節課,我們通過初讀課文學習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并閱讀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結構。2.請同學們課下繼續閱讀課文,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和作用。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看拼音寫成語。m zh so yng hu w tng shng y shng( ) ( ) ( ) ( ) ( )nng ki lu s mio xio yng zn ch yu( ) ( ) ( ) ( )二、給下面的多音字組詞語。噴pn( )pn( ) 血xu( )xi( )薄bo( )b( ) 擰nng( )nng( )三、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簡單-( ) 舒服-( ) 薄弱-( ) 渺小-( )四、把詞語和相應的意思連起來。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附庸 形容氣勢宏大。養尊處優 單薄;不雄厚;不堅強。薄弱 指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五、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A.五個手指的特點 B.五個手指的特點 C.五個手指的特點和作用 【答案】一、拇指 瘙癢 穢物 燙傷 軋傷 擰開 螺絲 渺小 養尊處優二、噴水 噴香 血液 流血 薄被 薄弱 擰干 擰開三、復雜 難受 雄厚 龐大四、(1)堂皇:形容氣勢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氣勢。(2)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無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時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幾根手指。(3)養尊處優:指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文中形容中指處在眾手指簇擁呵護下的優裕環境。(4)薄弱:單薄;不雄厚;不堅強。形容事物在外界影響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壞或發生動搖的狀況。五、C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風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2.能由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聯想到生活中的人,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具準備 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分鐘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檢查,指名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學習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并閱讀了解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結構。這節課我們繼續閱讀課文,了解作家豐子愷筆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和作用。新課教學()分鐘二、品讀課文,認識手指,感悟寫法(一)品讀課文,認識手指。1.課文第一自然段說“它們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畫出描寫手指特點的語句。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出示課件3、4】大拇指特點: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人家有兩個關節,他只有一個。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食指特點:他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中指特點: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的幸福的幸福。無名指和小指特點: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于他們了。(二)再讀課文,感悟寫法。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級里的同學?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讀幾遍,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1)大拇指:他的性格是什么?(板書:大拇指最肯吃苦。)作者是怎樣介紹它的特點的?(指名多個學生發言。)【出示課件5】例如拉胡琴,人舒服后,感謝的是其他四指。采用擬人和排比的寫法,以舉例的方式寫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勞,讓人似乎看到了一個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無名英雄,再以對比的方式寫出了它踏實、忠誠卻不好大喜功。哪些詞語最能體現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勁”)指導朗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遣詞用語和擬人、排比的修辭妙處。(也可以把文中的“他”替換成“我”,把自己想象成大拇指,用大拇指的語氣再讀課文。)(2)食指:食指的性格是什么?(板書:食指能干機敏)作者是怎樣介紹他的特點的?(指名多個學生發言。)【出示課件6】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終是他主干的。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擬人、排比的寫法,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于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征。哪些詞語最能體現他的特點?(“全”“都” “最多”“必須”)啟發學生借助自己寫字時的感受互相交流食指的重要性。指導朗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遣詞用語和擬人、排比的修辭妙處。(也可以把文中的“他”替換成“我”,把自己想象成食指,用食指的語氣再讀課文。)(3)中指:中指的性格是什么?(板書:食指養尊處優)作者是怎樣介紹他的特點的?(指名多個學生發言。)【出示課件7】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他只在旁略為扶襯而已。“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的幸福。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并不出力。”描述了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美”的姿態,“養尊處優”的性格。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哪些詞語最能體現他的特點?(“曲線優美”“養尊處優”)啟發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寫觀察自己的中指,感受中指的特點。指導朗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遣詞用語和擬人、排比的修辭妙處。(也可以把文中的“他”替換成“我”,把自己想象成中指,用中指的語氣再讀課文。)(4)無名指和小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性格是什么?(板書:能力薄弱)作者是怎樣介紹他們的特點的?(指名多個學生發言。)【出示課件8】無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遇到工作他們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作者運用設問的句式,強調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是優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美的。啟發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寫,做一些動作,觀察自己的無名指和小指指,感受他們的特點。指導朗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譴詞用語和擬人、排比的修辭妙處。(也可以把文中的“他”替換成“我”,把自己想象成中指,用中指的語氣再讀課文。)()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三、首尾結合,讀文明理1.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自己了解到什么?(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2.作者從“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1)自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感悟其中的道理。(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并小結。【出示課件9】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板書:團結就是力量)引導學生理解文本要表達的內容,為準確深刻地體會作者要傳達出來的情感與思想做好了鋪墊。學生有選擇的權利,老師課堂就是要讓學生選自己所愛,展自己所長。用各具個性的方式參與語文學習。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1.豐子愷先生在散文中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 美丑之分了”。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 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2.作業:小練筆,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啟發,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寫出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對話;標點符號的爭論;文具的爭吵等。)課堂總結使學生又一遍回顧了課文主要內容,明確了中心,升華了感情。板書內容大拇指最能吃苦食指能干機敏手指 團結就是力量中指養尊處優無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課堂作業新設計一、看拼音寫詞語。ni ku min mo mio xio xing shu f yng( ) ( ) ( ) ( ) ( )i zng mo xin ch y xingmo tnghung( ) ( ) ( ) ( )二、讀一讀,把加點的詞語換成別的詞語,意思不變。1. 水要噴出來,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重東西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 )( )2.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于他們了。( )3.除了這等享樂的風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們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三、我讀懂了課文重點句子的意思。1.食指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1)這句話運用了 的手法。對比 擬人 夸張(2)突出食指 、 的外形特點。2.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句以手指的全體 人的全體,闡明“ ”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答案】一、紐扣 面貌 渺小 享受 附庸 愛憎 冒險 差異 相貌堂皇二、1.用力 使勁 2.秀美 3.體面三、1.(1) (2)突出食指直落、強硬的外形特點。2.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教學反思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揭示課題后,首先,讓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課文,找出概括文章內容的句子,在理解大意的同時也了解了本文“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然后再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具體寫五個手指的姿態和性格的段落,抓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接著理清文章的思路,給文章分段。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主、合作、討論等形式,體會五根手指的特點,讓學生說出五根手指的特點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在理解五個手指的姿態和性格特點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語言幽默風趣,體會其寫作特點。最后再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拓展環節,通過小練筆的形式讓學生學以致用,寫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寫作方式。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體會寫作方法時力度還不夠,今后要加以改進;課堂氣氛仍不夠熱烈,學生發言略顯拘謹。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激勵,留給學生能夠充分的表現空間。備課素材【教材分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感受課文中風趣的語言,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感受課文中風趣的語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作者介紹】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后,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并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1924年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1925年創辦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圣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后,率全家逃難。解放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種,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多種,另有學術論著和翻譯作品多部,對我國的藝術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豐子愷最負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語言狀物繪形,表現視覺色彩。他寫散文,總是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題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質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在樸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而引起共鳴。豐子愷的散文,在中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辭緣緣堂緣緣堂再筆告緣緣堂在天之靈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護生畫集(共9部)等。白鵝被編入初中一年級、四年級課文、竹影被編入初中一年級課文,手指被編為初中、小學課程。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由于是同輩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時候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五個手指的故事一天,五個手指頭聚在一起討論誰的本領大。大拇指首先站起來趾高氣揚地說“這個問題很簡單,當然是我的本領最大,要不怎么我排在第一呢?”食指不干了,急忙說:“我最了不起,人們不論干什么,都是用我來指指點點的,哪兒有你們什么事?”中指沒等二拇指說完,連忙站起來分辯說“快看快看,伸直五個手指頭,比比誰最高。”無名指、小指也不甘示弱,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與他們爭論。他們的爭吵聲被角落里的花皮球聽見了,花皮球給他們提了個建議:看誰能拿動它,誰就最有功勞。五個手指頭互相看了看,都覺得這個建議可行,于是他們各個摩拳擦掌,挨個試,可他們誰都沒能拿起來。花皮球又提了一個建議:如果你們五個手指頭一起來拿,會是怎么樣?五個手指頭齊上陣,果然輕輕一拿就拿起來了。五個手指頭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好意思的笑了。他們終于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五個手指的故事“唉!又忙碌了一天,簡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個懶腰,有氣無力地說。“難道我就不累嗎?”大拇指的這句話被不服氣的食指給聽到了,“我的腰都累彎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這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小主人玲靈的手指在談話!它們的對話,被高個兒的中指,纖細的無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聽到了,于是五兄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唉!”大拇指又嘆了一口氣,說道,“要數最累的,那這冠軍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學習壓力大,作業繁多,每次小主人寫作業,我倆都要用力地捏住筆頭,跟著小主人不同的作業和要求旋轉,有時是中文漢字,有時是英文字母,有時是數學符號,有時是美術風景把我們倆轉得頭暈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幾個小時。瞧,我倆原先圓凸凸的表面,都被壓扁了。”“還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夠正確,總喜歡把你壓在我的臉上,害得我都快喘不過氣了。”食指氣憤地補充道。“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寫字,我必須弓著腰同你們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撐筆桿,看,這兒都磨掉了一大塊肉。還不止呢,我還要經常忍受著燒傷的痛苦。”中指禁不住叫了一聲,“有一次,要將燃燒過的試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須等到試管不燙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則會使試管破裂,但主人總是迫不及待地就習慣性地伸出最長的我去觸碰那試管壁,在碰到的一剎那,我的整個身體都像被烙鐵烙了一樣,有一種很疼痛的燒灼感!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非常可怕呢!”說著,中指竟嗚嗚地哭了起來。無名指坐了起來,幫食指擦干眼淚,接著說道:“咱們都是同病相憐啊!”“嘿,無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掛的是什么啊,還挺耀眼的。”小拇指看著無名指上的圓圈問。“唉,別提了,它可差點要了我的命。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節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這個戒指送給她。小主人戴上它后,視它如珍寶,每天撫摸著這個戒指,然后就是一陣幸福地發呆。可是這個戒指,從此以后,像個鐵環一樣套著我,讓我動彈不得,呼吸也變得很困難。這枚戒指對我來說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時,我有些上氣不接下氣,可是昨天,小主人為了清洗它,不顧我的感受,硬是把它從我身上扯出。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還未說完,無名指哽咽了。“咱們的命真是太苦了!”大家紛紛說。“可是不管怎么說你們都有顯示自己身手的機會,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從來不用我,我覺得自己好沒用啊。”小指傷心地說。四兄弟安慰它:“你別這樣想,平日里似乎沒有你獨擋一面的時候,但我們幫助小主人搬東西,提書包,擰毛巾,少了你,那可費力極了!況且如果少了你,人們只有4個手指,那是多么別扭、多么難看呀!”小拇指沒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屋子里一下變得寂靜了。朦朧的月光透過窗子,憐憫地輕撫著五兄弟的臉,兄弟5人伸展著疲憊的身軀,慢慢地進入了夢鄉。明天也許還會有著更多、更新的任務等待著它們呢(作者:王凡 選自:福州日報)豐子愷的文章楊柳因為我的畫中多楊柳,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為有人說我喜歡楊柳,我似覺自己真與楊柳有緣。但我也曾問心,為什么喜歡楊柳?到底與楊柳樹有什么深緣?其答案了不可得。原來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馬湖上,看見人們在湖邊種柳,我向他們討了一小株,種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給這屋取名為“小楊柳屋”,因此常取見慣的楊柳為畫材,因此就有人說我喜歡楊柳,因此我自己似覺與楊柳有緣。假如當時人們在湖邊種荊棘,也許我會給屋取名為“小荊棘屋”,而專畫荊棘,成為與荊棘有緣,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楊柳結緣,就不說上面的話,而可以附會種種的理由上去。或者說我愛它的鵝黃嫩綠,或者說我愛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說我愛它像小蠻的腰,或者說我愛它是陶淵明的宅邊所種,或者還可引援“客舍青青”的詩,“樹猶如此”的話,以及“王恭之貌”“張緒之神”等種種古典來,作為自己愛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個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也許我曾經對人說過“我愛楊柳”的話。但這話也是隨緣的。仿佛我偶然買一雙黑襪穿在腳上,逢人問我“為什么穿黑襪”時,就對他說“我喜歡穿黑襪”一樣。實際,我向來對于花木無所愛好;即有之,亦無所執著。這是因為我生長窮鄉,只見桑麻、禾黍、煙片、棉花、小麥、大豆,不曾親近過萬花如繡的園林。只在幾本舊書里看見過“紫薇”“紅杏”“芍藥”“牡丹”等美麗的名稱,但難得親近這等名稱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沒有見過,只因見時它們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這便是曾對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書出名的紅杏,曾傍美人醉臥的芍藥,或者象征富貴的牡丹。我覺得它們也只是植物中的幾種,不過少見而名貴些,實在也沒有什么特別可愛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詩詞中那樣地受人稱贊,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據那樣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覺詩詞中所贊嘆的名花是另外一種,不是我現在所看見的這種植物。我也曾偶游富麗的花園,但終于不曾見過十足地配稱“萬花如繡”的景象。假如我現在要贊美一種植物,我仍是要贊美楊柳。但這與前緣無關,只是我這幾天的所感,一時興到,隨便談談,也不會像信仰宗教或崇拜主義地畢生皈依它。為的是昨日天氣佳,埋頭寫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邊的長椅子里去坐了一會。看見湖岸的楊柳樹上,好像掛著幾萬串嫩綠的珠子,在溫暖的春風中飄來飄去,飄出許多彎度微微的線來,覺得這一種植物實在美麗可愛,非贊它一下不可。聽人說,這種植物是最賤的。剪一根枝條來插在地上,它也會活起來,后來變成一株大楊柳樹。它不需要高貴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陽光、泥土和水,便會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強健而美麗。牡丹花要吃豬肚腸,葡萄藤要吃肉湯,許多花木要吃豆餅;但楊柳樹不要吃人家的東西,因此人們說它是“賤”的。大概“貴”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貴”。吃得很多很好而沒有用處,只供觀賞的,似乎更貴。例如牡丹比葡萄貴,是為了牡丹吃了豬肚腸只供觀賞,而葡萄吃了肉湯有結果的原故。楊柳不要吃人的東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賤”的。我贊楊柳美麗,但其美與牡丹不同,與別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楊柳的主要的美點,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發展的,紅杏能長到“出墻”,古木能長到“參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見枝葉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記了下面的根,覺得其樣子可惡;你們是靠它養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絕不理睬它呢?你們的生命建設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貪圖自己的光榮,而絕不回顧處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經被斫,而上面的花葉還是欣欣向榮,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惡而又可憐!楊柳沒有這般可惡可憐的樣子:它不是不會向上生長。它長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長得高,越垂得低。千萬條陌頭細柳,條條不忘記根本,常常俯首顧著下面,時時借了春風之力,向處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親吻。好像一群活潑的孩子環繞著他們的慈母而游戲,但時時依傍到慈母的身邊去,或者撲進慈母的懷里去,使人看了覺得非常可愛。楊柳樹也有高出墻頭的,但我不嫌它高,為了它高而能下,為了它高而不忘本。自古以來,詩文常以楊柳為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為“柳條春”。我以為這并非僅為楊柳當春抽條的原故,實因其樹有一種特殊的姿態,與和平美麗的春光十分調和的原故。這種姿態的特點,便是“下垂”。不然,當春發芽的樹木不知凡幾,何以專讓柳條作春的主人呢?只為別的樹木都憑仗了東君的勢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記了自己的根本,其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楊。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邊上的楊柳而一時興起的感想。但我所贊美的不僅是西湖上的楊柳。在這幾天的春光之下,鄉村處處的楊柳都有這般可贊美的姿態。西湖似乎太高貴了,反而不適于栽植這種“賤”的垂楊呢。課后作業基礎積累大鞏固一、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讀音。1.星期天閑著無聊伸出手掌欣賞自己的手指,我發現大拇(m mu)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食指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u yo)窕(tio zho),他的工作比大拇指復雜(zh z);無名指和小指能力最薄(b bo)弱,他們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rng yng)。二、比一比,組詞語。拇( ) 瘙( ) 穢( ) 湯( )母( ) 搔( ) 歲( ) 燙( )扭( ) 享( ) 曾( ) 康( )紐( ) 哼( ) 憎( ) 庸( )閱讀能力大提升三、課文整體梳理:按照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填空。手指是 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 。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 和 。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 ,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 、 之分了”。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 等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四、重點段落品析。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的幸福。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并不出力。他因為身體最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為扶襯而已。1.“屏障”的意思是 ,在這里,“屏障”是指 。2.“養尊處優”的意思是 。聯系文段,中指養尊處優,體現在 。3.文中說中指“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并不出力”,表現在哪里?4.這段話運用了 的手法,以精妙之筆勾勒出中指 的姿態和 的特點。思維創新大拓展五、我們每人都有五官,有一個相聲曾經講了五官爭功的故事。你有興趣寫寫它的故事嗎?請你以五官的為題,編一則寓言故事。參考答案:一、1.m yo tio z b yng二、拇指 母親;瘙癢 搔癢;污穢 年歲;湯水 燙傷;扭動 紐扣;享受 哼哼;曾經 憎恨;健康 附庸三、手指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排比、設問、比喻、擬人等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四、1. 泛指遮蔽、阻擋之物。 無名指、食指2. 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條件優裕的環境中。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3.他因為身體啊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為扶襯而已。4.這段話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精妙之筆勾勒出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五、示例:五官的爭論一天夜晚,一輪明月高掛天空,星星正頑皮地眨著眼睛,張望著美好的人間。可愛的小青蛙爬到了荷葉上“呱呱”地唱起了歌,鳥媽媽正摟著自己的寶寶做夢呢!小主人明明也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他身上的五官爭吵了起來。眼睛挺著胸脯說:“你們別爭了,如果小主人要看清楚什么東西,哪一回不用我呀?要是我不干了,小主人怎么能夠看見東西呢?所以,我的功勞最大!”“小主人如果要聽美妙的音樂,哪一次不找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