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下冊語文 語文園地三 教學反思.doc
語文園地三 教學反思(一)優點:1.本次交際學習了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根據口訣及查字典的步驟,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查字典。2.本課積累了一些李白寫的詩歌,學生做到了讀通、讀出韻味,讀出節奏。不足之處:查字典應該在實踐中講解方法,邊查邊說才好,否則只是紙上談兵。(二)一、教學效果:第一版塊“查字典”。這一部分由查字典的三個步驟、音序查字法口訣和練習三個部分組成。教材在安排上先讓學生讀懂查字典的三步要求,借助范字“廚”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讓學生熟記音序查字法口訣,在此基礎上運用方法學會自己查找生字。教材編排循序漸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并教會學生養成在學習中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第二版塊“日積月累”。這一部分是一首古詩李白的贈汪倫,整首古詩標注拼音,有助于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正確。教材還配有一幅李白和汪倫在岸邊告別的插圖,學習中可以借助課文插圖,大致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并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指導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恰當的停頓,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第三版塊“和大人一起讀”。胖乎乎的小手中的蘭蘭替爸爸拿拖鞋,給媽媽洗手絹,幫姥姥撓癢癢,短文小中見大,充滿著家庭的溫馨,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這個版塊重在創設閱讀的環境和氛圍,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感受閱讀的樂趣。二、成功之處: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總結布置課后作業,以小組的形式,選擇畫畫、辦專題手抄報、攝影、寫進習作里等等。這一教學環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能讓學生把秋天的快樂留在自己的回憶里,寫在自己的成長中,同時讓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會了創新,得到了發展。實現了一種能力的遷移。教師是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力軍,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遵循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宗旨,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設計把學生從小課堂帶進大課堂中,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讓課堂具有彈性。讓學生親自去感悟、體驗,使學生在大課堂中真實地感受到處都有秋天的快樂。這節課,由于給予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得到鍛煉。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在愉快、寬松、和諧的氛圍進行中,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充滿智慧的挑戰里,煥發了生命的活力。三、不足之處:課后感到諸多不足。對文本的挖掘和解讀還不夠深,導課、引課還不夠順暢。課堂教學過于拘緊、緊張。對學生放手學習和合作學習做得還不夠,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重視不夠。四、改進措施:1.注重對文本的挖掘,深入研究文本;2.多向資深教師學習,使教學過程流暢自然;3.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本單元語文園地安排了3個版塊的內容。第一版塊“查字典”。這一部分由查字典的三個步驟、音序查字法口訣和練習三個部分組成。教材在安排上先讓學生讀懂查字典的三步要求,借助范字“廚”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讓學生熟記音序查字法口訣,在此基礎上運用方法學會自己查找生字。教材編排循序漸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并教會學生養成在學習中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第二版塊“日積月累”。這一部分是一首古詩,李白的贈汪倫,整首古詩標注拼音,有助于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正確。教材還配有一幅李白和汪倫在岸邊告別的插圖,學習中可以借助課文插圖,大致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并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指導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恰當的停頓,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第三版塊“和大人一起讀”。胖乎乎的小手中的蘭蘭替爸爸拿拖鞋,給媽媽洗手絹,幫姥姥撓癢癢,短文小中見大,充滿著家庭的溫馨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這個版塊重在創設閱讀的環境和氛圍,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感受閱讀的樂趣。 一、 教學效果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得到了以下效果:1.游戲導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漢語拼音字母表是音序查字的基礎,本課學習中應引導學生復習鞏固字母表。在課前開展各種趣味小游戲,字母表背誦比賽、在音序表中快速找字母比賽,讓學生對26個字母的讀音和字形有充分的掌握。2.借助插圖,體會作者情感。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朗讀古詩,爭取讀正確,讀出節奏。利用多媒體看關于本首古詩插圖。反復朗讀,大致體會古詩意思。3.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體驗親子閱讀的愉快。知道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二、成功之處1.在這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一個全新的內容就是查字典,我簡單地介紹了字典的結構和查字典的三種方法,并重點地講解了音序查字法,通過學生帶領著大家一起查字典,讓學生熟悉查字典的流程和方法,并進行課堂練習,學生在實踐中更加熟練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2.本課通過學習贈汪倫這首詩,加深了我們對李白的了解。我讓學生自由討論古詩的意象,讓學生充分理解友人分別時的場景,體會朋友之間即將分別的依依不舍之情。熟讀并背誦古詩,也是我們這一節課的目標,也落實在了課堂上。三、不足之處1.查字典環節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夠,未能抓住學生喜歡游戲性學習的特征。2.學習靜夜思這首詩時只讓學生多讀,借助圖片理解詩句。但是未能發揮老師泛讀的作用,“贈、汪、乘、行、聲、情”等后鼻音字沒有幫助孩子正音。四、改進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1.指導學生快速翻閱字典正文頁碼的方法。比如,先根據頁碼數字的大小來進行大致判斷,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翻頁(一頁一頁地翻或者一疊一疊地翻)。2.安排學生喜歡的游戲、闖關、查老師同學的姓等不同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快樂練習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