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下冊語文 語文園地七 教學反思.doc
語文園地七 教學反思(一)成功之處:1.本練習的加大了識詞、寫字在教學中的分量。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做到心中有數,整體上感知漢字的形體,教師范寫,學生臨摹學會半包圍字的寫法。2.本課積累了一些詞語、名言佳句,學生做到了讀通、讀出韻味,學會背誦。不足之處:練習應該盡量放手給學生去做,教師適當地點撥一下就好了,而不是老師領著講和做。(二)圍繞主題“認準目標、執著追求”,語文園地七中安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讀”五個版塊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認識生字,由部件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區別四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能準確選擇組詞填空。了解8個詞語的意思,會使用詞語造句,培養想象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正確、美觀地書寫“床、左、居、包”四個生字,掌握半包圍結構漢字的書寫規則,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名言,積累名言。和大人一起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悟空打妖怪。一、教學反思1.以學習伙伴為主線,突顯了合作交流。孫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從結構特點和節奏感這兩方面做重點和孩子們一起讀詩,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相關畫面,展開合理想象,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表演誦讀。學生們很快就能隨著節奏把兒歌生動地誦讀下來,快樂學習,完成積累。一篇關于西游記故事的兒歌,通過朗讀,讓學生找到每一句兒歌結尾與下句句首的內容一致的結構特點,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方法記憶兒歌內容,體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2.以教師優勢設亮點,優化了教學流程。教學中,我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和簡筆畫基本功優勢,以生動的語言邊講邊板畫故事情境,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幫助學生概述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日積月累的熱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以拓展延伸為鏈接,構建了開放課堂。教者立足文本的同時,注重挖掘課內和課外的知識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閱讀興趣;最后是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成語故事。這樣適度的拓展,構建了開放的課堂,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二、成功之處:以感受理解運用為模式,強化了“雙基”教學。語文園地是“雙基”訓練的主要陣地,每個版塊的教學我依照“感受理解運用”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訓練,確有實效。例如成語的日積月累,我先是讓學生讀中正音,感知成語;然后是讓學生自主發現成語的規律,帶著表情感情地讀成語,幫助學生大致了解四組成語的意思;緊接著讓學生練習背誦,積累成語;左后是學以致用,運用成語填空練習。這樣的教學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大綱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三、不足之處:缺少學生動手動筆的機會。四、改進措施:1.幫助學生揭示規律,拓展學習途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寫字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書寫筆順和間架結構的特點,發現規律,觸類旁通,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2積累的古詩和課堂古詩學習要求不同,積累的古詩只要求朗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對照插圖,自己發揮想象,詩意稍作了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誦讀興趣,擴大閱讀積累。讓語文園地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三)語文園地七安排了5個版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是通過“加加、減一減”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字詞句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第項“比一比,填一填”,是讓學生區分形近字的練習;第二項“從下面詞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說幾句話”,在打開學生想象力,訓練發散思維的同時,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書寫提示”,通過書寫“床、左、居、包”4個字,了解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的筆順書寫規則。“日積月累”,是讓學生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學生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體會故事的情趣,鞏固學過的字詞。一、教學效果“識字加油站”采用同伴合作的方法,讀兩組漢字。并引導學生發現識記的生字都是優熟字通過“加一加”或“減一減”的辦法得來的。在識字交流中,引導學生表達要完整。“字詞句運用”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的方法,區別形近字。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學習用上幾個詞語說幾句話。“書寫提示”學生認讀并觀察要寫的生字。引導學生發現生字在結構上的異同之處都是半包圍結構,“床、左、居”是左上包圍結構,“包”是右上包圍結構。在復習生字筆順中,借助教材中小伙伴的話,讓學生掌握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的筆順書寫規則。并拓展左下包圍的字,讓學生發現左下包圍的字“先內后外”的書寫規則。“日積月累”朗讀關于學習的名言,初步培養勤學好問的意識。“和大人一起讀”運用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使得孩子在活潑、生動的閱讀活動中,感受兒歌的趣味。二、成功之處1.“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兒歌孫悟空打妖怪,所以我采用一種游戲的形式,設計了孫悟空這個角色與同學們一同學習,把課本上的五個版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興趣。在教學中,我將重點放在朗讀書寫和理解文本內容上,讓學生充分地朗讀文本,通過不斷的朗讀,逐步理解文本的含義。2.在指導學生朗讀中,第一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步讀懂意思,第三步就是讀出趣味。課堂環節緊緊相扣,增加孫悟空這個形象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認知特點。播放童謠,也使學生能在長短句交錯的節奏里讀出故事的無限樂趣。三、不足之處“書寫提示”環節,雖然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但是沒有進行展示評價。四、改進措施本園地中,“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可以創設“與孫悟空起快樂闖關”的情景開展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第一關:會識字(識字加油站)。第二關:會辨字(比一比,填一填)第三關:會說話(從下面詞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說幾句話)第四關:會寫字(書寫指導)第五關:會背誦(日積月累)闖關勝利:和大人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在闖關活動中,教師結合教學情況,運用多媒體等手段,適時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