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下冊語文 語文園地八 教學反思.docx
語文園地八 教學反思(一)優點:1.本練習的“學與用”加大了識詞認字分量。在學習中積累生字新詞,擴大了知識面。應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借助拼音自己識字詞。 2.本課積累了一些古詩學生做到了讀通、讀出韻味,讀出節奏。課外閱讀應該在大人的幫助下進行。不足之處:在課堂上,我缺乏“靜待花開”的耐心。進入練習分析之后,要讓學生從剛才的熱烈中投入另外一個冷靜思考的氛圍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課堂不能永遠熱鬧喧天,安靜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現有價值的思考結果,而作為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積極引導,還要有等待的耐性。(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學會游泳的基本理念。因此,對于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本設計重點運用了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經歷曲折是為了豐富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一、教學效果: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兩個版塊。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輕松快樂中發現探索,在自主實踐中積累運用。常說課堂要“以生為本”,可是,今天這堂課我似乎流于形式,教師導得太多,學生自主的太少。語文教學實質上是多元對話的過程,教師只是“對話”中的一員,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以什么樣的姿態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果。此外,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賞的微笑、一種期待的眼神、一陣真心的掌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朋友般的溫暖,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鞭策、鼓勵、激發、促進的作用。“親其師,信其道。”二、成功之處:本設計重點運用了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經歷曲折是為了豐富經驗,使學生能夠在反復嘗試中收獲探究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快樂。“我的發現”中三組動物分別是獸類、鳥禽類和昆蟲類,學生可結合插圖,觀察比較,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進行識字,了解漢字中偏旁表意的作用。日積月累是一首古詩畫雞;和大人一起讀小熊住山洞,讓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三、不足之處:有些忽視了成績偏下的學生。因為部分字詞他們無法區分。本想請會讀的學生帶讀這些詞語,但是由于時間關系,也就沒有讓學生跟讀了。在以后教學中,我應該多為這部分學生設計一些好的學習環節。四、改進措施: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同于其他學科,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心理學指出,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規律性的知識和循序地訓練,小學生要想真正獲取語文學習的方法,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那首先就要經歷一個“舉三反一”的過程,即通過反復地訓練,歸納掌握其中的規律。這些規律要通過學生自己反復地練習而獲得,且熟記于心,以形成自己的素養。然而,再經歷一個“舉一反三”的過程,總結規律,然后自己去發現或在老師引導下去拓展,最終形成學生的綜合能力,把語文的學習過程系統地展現出來。(三)語文園地八安排了5個版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圍繞著“衛生間”這一特定的生活場所編排了10個常用詞語,分成5組,認識8個生字。每組詞語的組合富有規律,前一個詞語表示日常生活用品,后一個詞語則表示其用途。這些詞語充滿生活氣息,借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意識。“我的發現”中三組動物分別是獸類、鳥禽類和昆蟲類,學生可結合插圖,觀察比較,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進行識字,了解漢字中偏旁表意的作用。“字詞句運用”采用圖文對照的形式呈現表示心情的詞語,要引導學生聯系自身體驗,理解詞語,進行說話和寫話的練習。“日積月累”編排的是古詩畫雞,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便于學生朗誦、積累。“和大人一起讀”的內容是小熊住山洞,要鼓勵學生主動邀請家長、老師一起閱讀,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一、教學效果“識字加油站”聯系生活認識9個詞語,并能根據生活經驗將詞語分類。引導學生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發現這些詞語的特點:左邊“牙刷、梳子、毛巾、香皂、臉盆”表示日常生活用品,右邊“刷牙、梳頭、擦手、洗澡、洗臉”表示用途。“我的發現”了解反犬旁、鳥字邊、蟲子旁所代表的意義,進一步感知偏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借助泡泡的提示,發現偏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建立字形與字義的聯系。如,反犬旁的字大多與獸類有關,鳥字邊的字大多與鳥類和禽類有關,蟲字旁的字大多與昆蟲有關。“字詞句運用”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并聯系生活和情感體驗,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日積月累”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古詩畫雞。“和大人一起讀”借助拼音,正確、流利的朗讀文章小熊住山洞,并和大人一起思考,結合生活經驗作出判斷。二、成功之處這節課主要是為了教給學生多種識字的學習方法,我通過舉例歸納和拓展,來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方法。將語文學習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文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1.在教學“我的發現”過程中,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發現語文漢字的特點,主動探究規律,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2.“字詞運用”的學習,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表情,增強語文學習的實用性。這節課,依然重視朗讀和背誦,扎實落實教學目標。三、不足之處1.“我的發現”環節,只帶領學生分析課本上的三個偏旁及其規律。未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2.“和大人一起讀”只學生和家長布置了課下任務,但是沒有進行詢問反饋。四、改進措施1.觀察圖畫說心情。說說她此時的心情,要先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小女孩臉上的表情,從而引出與圖相對應的“高興、生氣、害怕、難過”四個詞語。再引導學生說說這些心情還可以用哪些詞來表達。如,“快樂、開心”“發怒、發火”“驚慌、恐懼”“傷心、難受”。2.根據心情練說話,進行說話練習時,要注意這不是造句訓練,可以不受書中詞語的限制,只要能表現這四種心情的,都可以說。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說清楚。如,“我寫的字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心里很開心!”或者,“星期六,爸爸媽媽帶我去動物園玩。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逗得我哈哈大笑。”這兩個句子都是表示高興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