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單元測試-第三單元1(含解析).docx
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三單元 單元測試(二)一、填空1.月球本身不發光,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態在不斷________,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________。 2.2007年,我國的“________”探月衛星發射升空,我們距離踏上月球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3.現代的人們對月相的稱呼是:初一時稱為________,十五時稱為________。 4.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________系,它的直徑大約有________光年。 5.按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第三顆是________,第五顆是________,第八顆是________。 二、判斷6.月球上最大的地貌特征是環形山,一般的高度為200多米。 () 7.月球引力大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 () 8.人們把看起來不動的星星分成群,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系。() 9.北極星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10.像太陽那樣,地球是不運動的。 () 11.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 () 12.我國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已經發射成功,費俊龍、聶海勝就是乘神舟六號到太空中去的。 () 13.美國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過程中不幸墜毀,造成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 14.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的恒星誕生,同時也有許多的恒星消亡。 () 15.恒星往往是靜止的,而行星則圍繞恒星運動。 () 三、選擇16.下列現象同時存在于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B.天空一片漆黑C.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看到17.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金星 B. 太陽 C. 月球 D. 北斗星18.發生日食時,太陽、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 A. 地球月球太陽 B. 地球太陽月球C. 月球地球太陽 D. 月球太陽一地球19.美國南北戰爭以前,大量的黑奴從南方逃向北方尋求自由。在夜間悄悄行走時,他們互相傳達:“朝著像飲水瓢的那個星座走。”這個星座是( )。 A. 大熊座 B. 小熊座 C. 獅子座 D. 人馬座20.下列有關星座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現代的星座是指天空中某些亮星連接而成的圖形 B. 中國古代把全天劃分為“四十八宿”C. 古代希臘人把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 D.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21.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兩個“近鄰”分別是( )。 A. 水星和火星 B. 金星和天王星 C. 金星和火星 D. 水星和金星22.日地相距約1.5億km,陽光照到杭州小朋友的臉上約需多長時間?( ) A. 幾乎不用時間,光1秒就到了 B. 8分鐘左右 C. 3分鐘左右23.有關星空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是東升西落的,星星是沒有東升西落現象的 B. 在上海和北京,同一時間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C. 牛郎星和織女星位于銀河的兩側,和地球的距離基本相同 D. 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沒有東升西落的現象的24.與銀河系相同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 A. 太陽系 B. 河外星系 C. 地月系25.目前人類已經觀測到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為( )。 A. 3萬光年 B. 10萬光年 C. 3.84萬光年 D. 150億光年26.下列有關地球、太陽與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太陽系屬于銀河系的一部分 B.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發光的恒星C. 地球繞日公轉形成四季更替 D. 人們已能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宇宙的邊緣27.太陽系中,位于地球公轉軌道內側的行星是( )。 A. 水星、金星 B. 木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水星、木星28.正確反映一次日全食過程各階段的順序的是( )。 A. B. C. D. 29.星空隨著地球四季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恒星的位置常年不變,這顆恒星是( )。 A. 天狼星 B. 大角星 C. 北極星 D. 心宿二30.宇航員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確的是( )。 A. 這里是無聲的世界,只有隕石的撞擊聲打破了月球的寂靜 B. 他們穿著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測器在月面上舉步維艱C. 閑暇時宇航員可以放放風箏輕松一下 D. 他們可以看到地球從月球地平線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31.關于黑洞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一個黑色的空洞 B. 密度小 C.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D. 黑洞即黑子32.直徑比太陽大數十倍、亮度比太陽大得多的紅色恒星是( )。 A. 超新星 B. 紅巨星 C. 白矮星 D. 黑洞33.唐白居易的暮江吟,前兩句寫夕陽西沉時的江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后兩句是夜幕降臨后的夜景:“可憐九月 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詩中橫線處應是( )兩字。 A. 初三 B. 十五 C. 二十34.產生月相變化的原因是( )。 a月球是一個球體;b月球本身不發光c月球繞地球運動;d月球相對太陽位置的變化A. ab B. bc C. cd D. ad四、讀圖35.讀“北半球月相變化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出現下弦月月相時,月球運行到________處位置。 (2)A處月相名稱是________,農歷日期為________。 (3)月球由A處出發,經過8、C、D,然后又回到A處所需要的時問約為________。 (4)當月球處在A、B、C、D四個不同位置,可能發生日食的是________,可能發生月食的是________。 (5)根據觀察活動,畫出相應日期的月相圖。初一: 初八: 十五: 二十三: 36.認識星座:(1)圖中A所在的星座是________。 (2)在圖中標上北極星。 (3)說明一下。你是怎樣找到北極星的? 37.實驗下面是某班同學為探究月球環形山的成因而做的模擬實驗,請你做出分析。先將沙坑弄平整,然后將鉛球用力拋向沙坑,觀察沙坑的變化。 (1)這個模擬實驗中,同學們想要驗證的假設是( )。 A. 環形山可能是由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跡B. 環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噴發形成的C. 環形山可能是由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跡(2)實驗中有鉛球和沙坑分別代表了什么?________。 (3)實驗發現鉛球撞擊沙坑后留下了一個凹形的坑。這個實驗能得出什么結論? ________ (4)張老師最后想了一個新方法做這個實驗:他從教學樓四樓的走廊上,把鉛球拋向沙坑。張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38.附加題: 從地球上看金星也有與月球類似的相位變化,只是因為它與地球距離很遠,人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某同學用天文儀器觀察到金星的“滿月月相”。這時,它所在的位置是下圖中的(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 1.【答案】變化;月相 【解析】【解答】月球本身不發光,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態在不斷變化,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分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2.【答案】嫦娥1號 【解析】【解答】2007年,我國的“嫦娥1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分析】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并發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號主要用于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嫦娥一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3.【答案】新月;滿月 【解析】【解答】現代的人們對月相的稱呼是:初一時稱為新月,十五時稱為滿月。【分析】初一時稱為新月或者朔,初七、初八時稱為上弦月,十五時稱為滿月,二十三時稱為下弦月。4.【答案】銀河;10萬 【解析】【解答】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分析】太陽系和眾多的恒星一起組成的一個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2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5.【答案】地球;木星;海王星 【解析】【解答】按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第三顆是地球,第五顆是木星,第八顆是海王星。【分析】太陽系里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二、判斷 6.【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月球上最大的地貌特征是環形山,一般的高度為200多米。【分析】由于月球上面沒有空氣,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后留下的痕跡,就形成了環形山。7.【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月球引力大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分析】月球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物體和人在月球上會漂浮。8.【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人們把看起來不動的星星分成群,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分析】自從古代以來,人類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與他們神話中的人物或器具聯系起來,稱之為星座。星座幾乎是所有文明中確定天空方位的手段,在航海領域應用頗廣。對星座的劃分完全是人為的,不同的文明對于其劃分和命名都不盡相同。星座一直沒有統一規定的精確邊界,直到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了統一繁雜的星座劃分,用精確的邊界把天空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使天空每一顆恒星都屬于某一特定星座。9.【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北極星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但是不是天空中最亮的星。【分析】如果不考慮行星,天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如果考慮行星的,金星是最亮的。10.【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地球是運動的。【分析】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東自轉,同時也在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11.【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初一。【分析】日食是由于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形成的一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農歷初一;月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12.【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我國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已經發射成功,費俊龍、聶海勝就是乘神舟六號到太空中去的。【分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13.【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美國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過程中不幸墜毀,造成機組人員全部遇難。【分析】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飛機,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在進行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面的一個O形環失效,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并且在升空后73秒時,爆炸解體墜毀。機上的7名宇航員都在該次意外中喪生。14.【答案】正確 【解析】【解答】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的恒星誕生,同時也有許多的恒星消亡。【分析】恒星在不斷的輸出能量,所以恒星會消亡,同時新的恒星又在不斷誕生。15.【答案】錯誤 【解析】【解答】恒星也是在運動的。【分析】運動是相對的,靜止并不是絕對的。我們以不同的物質作為參考,就會看見不同的狀態。三、選擇 16.【答案】A 【解析】【解答】同時存在于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現象是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故答案為A。【分析】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陽和月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就發生了月食。17.【答案】B 【解析】【解答】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故答案為B。【分析】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中的地球以及其他類地行星、巨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行。18.【答案】A 【解析】【解答】發生日食時,地球月球太陽在同一直線上。故答案為:A。【分析】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19.【答案】A 【解析】【解答】像飲水瓢的那個星座是大熊座。故答案為:A。【分析】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可以指示方位。20.【答案】D 【解析】【解答】A、人們為了便于辨認星星,把看起來不動的星星分成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其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并給它們命名,這些人為劃分的區域就稱為星座。所以A不符合題意。B、中國古代把全天劃分為“二十八宿”,所以B不符合題意。C、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了統一繁雜的星座劃分,用精確的邊界把天空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所以C不符合題意。D、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所以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對星座的劃分完全是人為的,不同的文明對于其劃分和命名都不盡相同。星座一直沒有統一規定的精確邊界,直到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了統一繁雜的星座劃分,用精確的邊界把天空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使天空每一顆恒星都屬于某一特定星座。21.【答案】C 【解析】【解答】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兩個“近鄰”分別是金星和火星。故答案為:C。【分析】太陽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2.【答案】B 【解析】【解答】日地相距約1.5億km,陽光照到杭州小朋友的臉上約需8分鐘左右。故答案為:B。【分析】光傳播的速度為每秒鐘30萬千米,時間=路程速度=15000萬Km30萬Km/s=500s,即約為8分鐘左右。23.【答案】D 【解析】【解答】A、太陽是東升西落的,星星是也有東升西落現象的,所以A不符合題意。B、在上海和北京,由于地理位置不一樣,因此同一時間里看到的星空是不一樣的,所以B不符合題意。C、牛郎星和織女星位于銀河的兩側,和地球的距離不相同,所以C不符合題意。D、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變的,因襲沒有東升西落的現象的,所以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由于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星空是不同的。24.【答案】B 【解析】【解答】與銀河系相同級別的天體系統是河外星系。故答案為:B。【分析】宇宙由銀河系和河外星系組成;銀河系由太陽系和恒星集團組成;太陽系由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組成。25.【答案】A 【解析】【解答】目前人類已經觀測到太陽與銀河系的中心相距約為3萬光年。故答案為:A。【分析】銀河系的全部結構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五部分組成.太陽位于銀盤的邊緣,距銀心約2.3萬光年,在銀道面以北約26光年。26.【答案】D 【解析】【解答】宇宙是沒有邊緣的,所以人們不能觀測到宇宙的邊緣。故答案為D。【分析】宇宙是運動變化的,膨脹的,所以宇宙是無限的。27.【答案】A 【解析】【解答】太陽系中,位于地球公轉軌道內側的行星是水星和金星。故答案為:A。【分析】太陽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運行軌道由內依次往外。28.【答案】B 【解析】【解答】日食發生在初一,月亮繞地球逆時針運動,所以太陽的東面就被“吃了”,即圖,在往東運動,吃得更多,即為圖,接著月亮運動到西邊去了。太陽東邊就慢慢出來,即圖,再往西邊運動,即為圖。故答案為:B。【分析】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月球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所以東邊的太陽先被吃掉,接著運動,東邊的太陽露出來,西邊的被吃掉。29.【答案】C 【解析】【解答】星空隨著地球四季變化而發生變化,有一顆恒星的位置常年不變,這顆恒星是北極星。故答案為C。【分析】北極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離北天極很近,差不多正對著地軸,從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幾乎不變,可以靠它來辨別方向。30.【答案】D 【解析】【解答】A、月球上沒有空氣,聲音不能傳播,不會聽到隕石的撞擊聲,所以A不符合題意。B、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宇航服不會是沉重的,也不會在月球上舉步維艱,所以B不符合題意。C、月球上沒有空氣,不可以放風箏,所以C不符合人題意。D、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因此他們可以看到地球從月球地平線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所以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月球上面沒有空氣,聲音不能直接傳播,與空氣有關的活動不能進行。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物體在月球上會飄起來。光在真空中可以傳播。31.【答案】C 【解析】【解答】A、黑洞是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超高密度天體,并不是一個黑色的空洞,所以A不符合題意。B、黑洞的密度非常大,所以B不符合題意。C、黑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C符合題意。D、黑洞不是黑子,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這個天區范圍之內不可見。32.【答案】B 【解析】【解答】直徑比太陽大數十倍、亮度比太陽大得多的紅色恒星是紅巨星。故答案為:B。【分析】紅巨星是恒星燃燒到后期所經歷的一個較短的不穩定階段,之所以被稱為紅巨星是因為看起來的顏色是紅的,體積又很巨大的緣故。質量是太陽的9倍到太陽的40倍,直徑是太陽的10倍至太陽的500倍。33.【答案】A 【解析】【解答】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故答案為A。【分析】“月似弓”說明月亮的形狀像弓箭,只能看見一小部分。十五是滿月,可以看到整個月亮,二十可以看見一大部分月亮。34.【答案】B 【解析】【解答】月球本身不發光和月球繞地球運動 ,是產生月相變化原因。故答案為B。【分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四、讀圖 35.【答案】(1)D(2)朔月;初一(3)一個月(4)A;C(5) 【解析】【解答】1、當出現下弦月月相時,月球運行到D處。2、A處是朔月,為農歷初一。3、月球由A處出發,經過8、C、D,然后又回到A處所需要的時間約為一個月。4、A處可能發生日食,C處可能月食。5、農歷初一是朔日,這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所以全黑。農歷初八是上弦月,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西面的一半可以看到。農歷十五是滿月,全部都可以看見。農歷二十三是下弦月,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東面的一半可以看到。【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月球的運動方向是從A到B再到C再到D最后回到A,A處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為農歷初一,容易出現日食;B處為上玄月,農歷處八;C處為滿月,農歷十五,容易出現月食;D處為下玄月,農歷二十三;最后回到A處,經過一個月的時間。36.【答案】(1)獅子座(2)(3)北斗七星勺口前端兩顆星延長5倍. 【解析】【解答】1、圖A所在的星座是獅子座。2、北極星是北斗七星勺柄最亮的那顆。3、北斗七星勺口前端兩顆星延長5倍。【分析】北極星可以幫助大家在夜間辨認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兩顆星的連線延長,在大約相當于這兩顆星距離的5倍處,有一顆比較亮的星,那就是北極星。37.【答案】(1)A(2)隕石,隕石撞擊后的痕跡(3)在用鉛球模擬隕石撞擊月球表面后,沙坑中留的痕跡較像現實中的環形山.可以有推論環形山可能是這樣形成的(4)增加撞擊力度,與真實情況更為接近 【解析】【解答】1、先將沙坑弄平整,然后將鉛球用力拋向沙坑,是在模擬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所以同學們想要驗證的假設是環形山可能是由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跡,故選A。2、實驗中鉛球代表隕石,沙坑代表隕石撞擊后的痕跡。3、可以得出:在用鉛球模擬隕石撞擊月球表面后,沙坑中留的痕跡較像現實中的環形山.可以有推論環形山可能是這樣形成的。4、從教學樓四樓的走廊上,把鉛球拋向沙坑,可以增加撞擊力度,與真實情況更為接近。【分析】有關環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認的觀點是撞擊說,這種觀點認為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后留下的痕跡。因此同學們利用鉛球代表隕石,沙坑代表隕石撞擊后的痕跡,可以模擬驗證撞擊說。38.【答案】A 【解析】【解答】某同學用天文儀器觀察到金星的“滿月月相”。這時,它所在的位置是在A點。【分析】金星的“滿月月相”是金星轉到地球的另一面,這時太陽在地球和金星的中間,金星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