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綜合活動實踐教案-家鄉特產知多少 教學設計(全國通用).doc
課題名稱家鄉特產知多少選題背景分析: 特產是指一個地方特有的產品,也指一個地方的著名產品。特產是一個地方文化、經濟的縮影,也是對外的窗口。因此,家鄉本溪特產無疑是一種宣傳家鄉的有效途徑。本課不僅要使學生知道本溪特產,知道特產與我們家鄉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聯系,還要讓學生會向別人介紹家鄉的特產,把愛家鄉落實到行動上。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廣泛收集家鄉特產的資料,鍛煉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探索的精神。 2、提高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加強學生語文、數學、美育、勞動、社會、生活等學科的融合,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拓展。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示小組活動成果。活動重難點: 通過學生廣泛收集家鄉特產的資料,鍛煉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探索的精神。 活動過程及指導策略: 環節一:直入課題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家鄉,激發熱愛自己家鄉的熱情,為后續活動創設情境。 教師活動: 本溪,遼東圣地,這里山青水秀,風光綺麗、人杰地靈。本溪特產更是以其品種豐富、風味獨特而遠近聞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溪特產,共同品味家鄉特產。 學生活動:欣賞感受。 時間分配:三分鐘 環節二:介紹特產 設計意圖:讓學生走進生活,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家鄉特產的宣傳資料,整合教材。讓學生在角色演繹中、親身體驗中,學以致用。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激發愛家鄉的情感。通過學生廣泛收集家鄉特產的資料,介紹家鄉特產,鍛煉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探索的精神。 教師活動: 1、請同學們觀看視頻“中國本溪”。 2、師: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自由組成合作小組,選擇一兩種自己喜愛的家鄉特產進行調查研究,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大家準備得怎么樣? 學生活動:(各小組舉牌,分別介紹研究的內容。) 第一類:礦物特產: 礦石、鋼鐵、遼硯 第二類:農林特產: 家鄉美食特產品鑒會 a. 農產品特產:大米 小米 b.堅果特產:榛子、松子 c.山野菜特產:刺龍芽、薇菜、婆婆丁、蕨菜、猴子腿、大葉芹、貓爪子、莧菜、大耳貓、刺五加等 d.食用菌特產:木耳 大腿蘑、滑子菇、松子蘑、榛蘑、灰蘑等。 e.藥用動植物特產:林下參 細辛 五味子 林蛙 第三類:手工藝品特產 類本溪特色工藝品核桃制品 第四類:加工制品特產 a. 桓仁冰酒 鐵剎山老窖 龍山泉啤酒(三種酒的自述,帶頭飾)b. “木蘭花奶制品 雙花食品 長寬豬蹄” 第五類:講特產故事: 抗聯煎餅 桓仁人參的傳說 時間分配:15分鐘 c. 環節三: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合作,凸顯實踐活動課的主旨。 教師活動:對所了解的家鄉特產進行產品深加工。 學生活動:各小組成員課前選出本組要加工的產品,合作進行。 時間分配:10分鐘 環節四: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向外界介紹家鄉的特產,把愛家鄉落實到行動上。 教師活動:廣告語設計要求。 學生活動:學生展示產品的同時,表述廣告語。 時間分配:10分鐘 環節五:小結 同學們對家鄉的特產進行了介紹,各小組研究的內容各有重點,收集的資料方式也很多,介紹也是各有千秋。通過大家的介紹我們對自己的家鄉又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們家鄉有了這些特別的你們,家鄉特產有了你們對它特別的愛,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更新的南康特產走出江西,邁向全國,走向世界。最后,老師用一句本溪特有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學習“本是萬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本本分分做人,點點滴滴做事”。好好做人,好好學習。為建設家鄉本溪做出自己的貢獻。(板書“本”字) 時間分配:2分鐘。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本節課我采用學生自評和同伴互評的多元化評價標準:在自評方面,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非常感興趣,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在知識和學習方法上也得到了收獲。在互評方面,學生課堂發言積極踴躍,合作意識強,探索精神也凸顯出來。 教學反思: 本課家鄉特產知多少是五年級教學內容,由于學生生活圈小,社會活動能力弱,對家鄉特產不甚了解,從課前的調查問卷來看,90%的學生只知道家鄉兩三種特產,更聯想不到家鄉經濟效益。孩子們由于所處家庭環境不同,對家鄉特產了解不甚全面,因此我用實物羅列,感悟家鄉特產與家鄉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家鄉美食特產品鑒會”環節設計提升了孩子的情感體驗,是本課設計的一大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課堂教學生活化、活動化。小組互動,各組參觀,解說員解說,自己觀賞等多種形式,互相補充,互相合作,橫向的,縱向的,使他們發現和了解了更多的家鄉特產,從而發出感嘆,原來我們的家鄉有那么多特產,我們的家鄉是多么的可愛。 廣告語的設計,巧妙合理。學生帶著自豪的情感向全世界介紹了自己家鄉的特產,看看他們的表情,聽著他們的語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師的幸福。本課教學中學生們被深深地感染了,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家鄉的富饒、家鄉的可愛,從而激發了他們愛家鄉的情感。 縱觀本節課,缺憾之處仍存,如:由于學生學習時間緊,經濟條件、地理環境等條件限制,家鄉特產展銷廳并不十分豐富,幸好我在備課前考慮到了這一點,把我所帶物品補充給學生。 總之,本節課我努力挖掘學生資源,讓學生走進生活,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家鄉特產的宣傳資料,整合教材。讓學生在角色演繹中、親身體驗中,學以致用。在活動中,學習知識,激發愛家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