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我喜愛的植物栽培技術教學設計(全國通用).doc
我喜愛的植物栽培技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了解我喜愛的植物的生長環境、繁殖方法,以及家庭種植植物所需要的各種小型工具、肥料等。 2、初步掌握種植的基本技法:播種法和移栽法,學會簡單的種植方法,培養學生簡單的生產勞動技術。 3、教育學生做事要按照一定順序,要認真、細心。培養學生對種植的興趣和耐心。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從而教育學生要珍惜勞動成果。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術。 【教學難點】播種后的管理。 【教學準備】雞蛋殼,菜籽、棉花、水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教師出示在蛋殼中播種成長出來的豆苗請學生觀看。 引導:你們誰知道豆苗的生長和什么有關系? 學生自由發言:陽光、空氣、水、溫度等。 引導:你們知道這些豆苗是通過什么繁殖出來的嗎?(種子) 那你還知道哪些繁殖方式? 學生自由發言:葡萄靠莖繁殖;小麥靠種子繁殖;土豆靠莖繁殖; 大家知道的還真不少呢?植物的根、莖、葉、種子都可以用來繁殖,不同的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二、自主學習方法 引導:傳統農業中,植物被大面積種植在田地里。而我們的學習場地是在課堂、校園,所以只能進行簡單的種植。在簡單的種植中我們都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學生自由發言:(學生介紹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師進行個別補充) 引導:了解了簡單的種植工具,下面我們來學習簡單的種植技法:播種法和移栽法。分小組研討具體的操作方法并進行重點總結。 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討。 引導:剛才大家研討的都很認真,不知道方法總結得怎么樣,誰愿意把你們的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代表介紹:(估計)1、播種的方法分為點播法、條播法和撒播法三種。撒播 多用于小粒種子。撒播要均勻,但不可過密。撒播后,用篩過的細土覆蓋,以埋住種子為宜。此法由于播種量大,因此所生苗也多,過于擁擠易造成徒長或發生病蟲害。盆播時多用此法。條播 在苗床上按一定距離開溝,溝底宜平,溝內播種,覆土鎮壓。由于行間大,日光充足,幼苗生長健壯。但在一定面積中,其幼苗數不及撒播法長出的幼苗多。此法多用于淺箱及溫床中的播種。點(穴)播 多用于大粒種子。先將苗床整好,開穴,每穴播種若干粒,待出苗后根據需要確定苗數。一般每穴播種粒,發芽后留株生長健壯者,其余各株可移到他處或拔除。點播法是苗與苗之間有距離,此法日光照射及空氣流通最為充分,幼苗生長也最健壯。 2、 移栽法就是將育好的幼苗分別移到不同的地方,給它換個環境生長。 3、 介紹種植美味蔬菜和種植朝天椒的具體方法 三、學生實踐 引導:你知道有哪些菜籽可以用上述方法進行嗎?(白菜籽、蘿卜籽、生菜籽、香菜籽、朝天椒籽) 自主選擇一種種植方法進行練習,拿回家仔細管理,下節課將自己的成果帶來展示。學生實踐,教師強調要注意安全。 四、拓展延伸 引導:你們知道植物從哪兒吸收水分和營養嗎?(土壤中;營養液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種植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你知道哪些新的種植技術嗎?(無土栽培和植物的“克隆”技術)你能對這些新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嗎?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補充:無土栽培是當今世界上發展很快的一門學科,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來栽培作物的方法,當前主要用于蔬菜、花卉和樹木育苗。 植物克隆技術是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吸收國內外植物克隆技術精華而成,它是利用植物的莖葉或一個細胞在短短的幾天內克隆出一個與母體完全相同的植物,且不含任何病毒(病害蟲害)后代絕不變異。植物克隆不受任何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影響,一年四季均可克隆農作物、果樹、花卉、蔬菜、苗木、藥材等,與傳統的靠種子、扦插、分株、育苗等復雜的勞作程序相比,節約種量、降低成本、豐產增益、成本僅是傳統1/30。效益可增加50倍以上,該技術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調整產業結構、治理沙漠、綠化環境最有效的手段。廣泛應用于農業、園林、綠化、果樹等領域。 五、總結并布置作業 認真管理自己種植的植物,還可以寫一些觀察日記。 板書設計: 我喜愛的植物栽培技術 播種法:點(穴)播法、條播法、撒播法 移栽法:育苗、移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