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7《早餐的學問》 遼師大版-7.doc
早餐的學問教學設計知識目標:通過上網查找人體所需營養的資料,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探究,了解早餐營養的相關知識。能力目標:通過上網搜索早餐的相關資料,掌握網絡搜索引摯的使用及信息的合理篩選;能利用搜索到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小組合作合作探究,設計制作一周早餐安排表。情感目標:通過合理安排自己的早餐,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教學重點難點:1、上網搜索及信息的合理篩選使用。2、資料的分析整理,制定早餐營養標準。教材分析:教學主線是圍繞“怎樣合理安排早餐”這個主線,通過“人體需要哪些營養”、“各種早餐食品的營養比較”、“安排自己一周的早餐”這3個環節步步遞進來幫助學生了解早餐營養及如何安排早餐等知識。我通過對學情的調查研究,將第二環節“各種早餐食品的營養比較”調整為“制定營養早餐的標準”,使學生在獲取和組織信息的活動過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和素養,培養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在本堂課中完成“設計一周的早餐”這一任務,由這個大的任務分解成“人體需要哪些營養”、“ 制定營養早餐的標準”、“ 安排自己一周的早餐”的3個小任務。問題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為制定營養早餐的標準,結合網上獲得的信息和生活中的經驗進行探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1、師:同學們,早餐是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攝取了足夠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平時你的早餐吃什么,你覺得怎樣吃有營養,跟大家交流一下。2、學生交流平時吃早餐的經驗。3、看來吃早餐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事情,一下子還真不能完全說清楚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早餐的學問。4、出示課題:早餐的學問(板書)二、新授(一)調查人體需要的營養及常見食物中的來源1、合作完成填寫黑板上的人體需要的營養及食物來源表(1)板書出示:人體需要的營養及食物來源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主 要 作 用食 物 來 源(填寫常見的幾種食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脂肪維生素 礦物質水(2)全體學生自擬關鍵詞,上網查詢資料,填寫表格。2、比一比關鍵詞:(1) 師:“上網搜索,關鍵字非常重要,它將直接影響我們信息搜索的結果,使用好的關鍵詞,能幫我們既快速又準確找到想要的信息”(2)學生出示關鍵詞:蛋白質的來源 碳水化合物來源 (3)比較各個關鍵詞的優劣:比較找到的信息數量,比較信息的準確性,(二)調查學生平時早餐情況。1、師:老師想先來調查一下同學們平時早餐都吃些什么呢?2、生回答:粥、雞蛋、面條、餃子、餛飩、牛奶、豆漿、面包、油條3、生回答:有時一次吃一種早餐,有時候一次吃兩種以上早餐。4、將學生回答的內容挑選常用的項目板書在黑板上。(三)討論“早餐怎樣吃更合理”1、師:通過對大家早餐情況的了解,發現每個同學的早餐吃的都不一樣。有的同學家里每天為他準備了多種早餐,有的同學吃的比較單一,經常在上學路邊買兩個饅頭作為早餐,對付一下就算了。那么,早餐吃什么更有營養呢,每天的早餐怎樣組合更合理呢?2、分4人小組討論營養早餐的標準。(1)借助上網查詢資料,各小組從互聯網上下載有關營養早餐的評價。(2)小組內成員組織討論,制定幾條營養早餐的評價標準。(3)全班交流各小組的情況,匯總制定一個營養早餐的評價標準。要求:制定的標準要簡明扼要,不能太長。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辯論,合理引用網絡資源擺事實講道理。教師補充:“科學家指出:早餐能量分配最佳比例是:12%左右來自蛋白質,28%左右來自脂肪,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三、課堂作業(一)設計一周的早餐安排要求:早餐安排要符合我們日常食用的習慣。把早餐安排得既豐富又有營養。在word中完成一張表格,并適當美化。(二)出示表格范例:日 期早 餐 內 容星 期 一星 期 二星 期 三星 期 四星 期 五星 期 六星 期 日(三)交流學生作品1、每一小組請一位同學上前,將自己設計的一周早餐安排表展示給全體同學。生簡單介紹這樣安排早餐的理由。2、全體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對同學設計的一周早餐安排表的看法,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份早餐安排表,說說理由。四、小結:(一)師:“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本領,跟大家分享一下。”學生上前交流自己學習所得。教學反思:本課內容來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為自己設計一周的早餐,學生興趣濃厚,都希望自己大展身手。圍繞“早餐營養”這一中心和出發點,是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知識的一次整合。互聯網的應用在本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支持學生主動的探究。互聯網海量的信息,快速的搜索引擎,使得孩子們學習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探討營養早餐標準時有了一個功能強大的“圖書館”。在教學時間有限的40分鐘當中,信息量往往顯得過于龐大而且雜亂無章,老師沒有具體可行的操作要求,沒有很好地組織學生分工合作,學生探究常常不夠到位,僅僅流于研究的形式。比如在“人體所需營養”問題這一環節,營養成分很多,對學生來說都是生硬的專業術語,還未及時的到理解就馬上轉向營養標準的制定。教師應當在這里降低難度,有些說不清楚的專業術語點到為止。在學生研究人體所需營養成分時提出具體要求,對內容進行適當的簡化,以便讓學生的主動探究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在制定早餐的標準時,學生將搜索到的材料疊加起來就算好了。說明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較弱,只知道搜索,不知道從搜索到的信息中挑選有用的信息重新組合。同時也說明老師的引導不夠,老師在布置制定早餐營養標準時,必須要提出確實可行的要求,比如,制定的標準符合學生早餐的實際情況;每一條標準說一個方面的問題,不可以重復講同一個問題;標準不要太長,不超過6條;每一條標準字數建議在20左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