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版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六年級上冊教案.doc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六年級上學期中心小學六年級一班綜合實踐活動教案一年一度秋風勁,又是丹桂飄香時。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季節里,我們告別了愉快的暑期生活,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點。為更扎實搞好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特定計劃如下:一、班級情況分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較深的了解,有較強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個別比較優秀,個別比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二、指導思想: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級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欲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三、課程目標:1、通過活動,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2、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3、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四、課程實施措施:1.重感受 促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于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為了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交流作用,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2.學理論 明目標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系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于完善。五、教學進度安排:單 元內 容課 時單元一認識我自己5單元二小學生假日生活調查5單元三昆蟲世界探秘5單元四身邊的廣告5單元五走近志愿者5 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第一單元 人與自我 認識我自己教學目標:1.能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優點及不足,樹立自信心。2.能大方地與他人交流,大膽展示自己亮點,努力克服自身缺點。3.懂得成長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能關注這一過程并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長。第一課時 回憶童年一、談話導入。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背上書包,每一階段,都記錄著你的精彩。還記得小時候的樣子么?是調皮,還是文靜;是大膽,還是內向?二、描述自己1課前向爸爸媽媽問一問自己小時候的故事。2請生用一兩句話描述自己小時候的形象。(自己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3.課后把平時拍攝的照片整理出來,看看自己的變化,感受成長的奇妙。三、選擇研究主題,并說明選擇理由。1. 認識自己。2. 童年的友誼。3. 學生追星現象調查。4. 也可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四、全課總結。第二課時 認識我自己一、談話導入在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一個“我”的存在。那么,在你的眼里有個怎樣的自我?如何塑造一個精彩的自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能進一步關注自我,認識自我,更健康地成長。二、同伴之間展開討論,理清研究思路。1. 明確研究目標。2. 可以從哪些方面展開研究?3. 從哪幾個方面研究自己?(探究過程的展開應由淺入深,要有進度安排。)三、完善“認識我自己”研究方案。主題名稱: 研究時間: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小組成員與分工: 研究步驟: 研究成果: 四、完成準備工作。 五、全課總結。第三課時 我的自畫像一、導課。每天都會照鏡子,鏡中那個你是什么模樣?在內心深處,有個怎樣的自己?讓我們開始學著了解自己,先來畫一張“自畫像”吧!二、請生思考:應該從哪些方面認識自我?1.自己思考。2.全班交流。我的自畫像我的姓名:我的生日:我的身高:我的愛好:我的性格:我的本領:三、學生從以上方面給自己畫“自畫像”。四、全班交流。五、總結。給自己一個評價: 第四課時 他人眼中的我一、談話導課。我們已經給自己畫了一張“素描”,如果能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就能更全面地認識自己。二、提出問題。怎樣才能得到他人對自己的真實評價呢?(1)學生思考,全班交流。(2)小結:以誠懇的態度,真誠地與他人交流。(3)請生說說自己的打算:你準備怎么做?說說自己的打算。三、他人給你的評價。父母這樣說:同學這樣說:好朋友這樣說:老師這樣說:鄰居這樣說:四、綜合評價,認識自我。你的優點:你的不足:綜合評價自己:五、全課總結。 第五課時 展示我的優點一、談話導課。在你的身上, 一定有不少閃光點, 或是出眾的才藝, 或是良好的人緣, 或是超群的口才現在就展示一下吧!二、選擇展示方式。我的優點是:我認為合適的展示方式是:我想在什么時間, 什么場合展示:三、小結。通過此項活動, 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 第六課時 正視我的不足一、談話導入。有句諺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面對不足,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和改進,使自己更好地成長。二、小組交流。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各自不足之處,找出共同的不足。交流造成共同不足的原因三、進行一次采訪。采訪時間:采訪地點:采訪主題:被采訪人:采訪內容小記:采訪后的思考:四、尋找克服不足的途徑。五、閱讀小資料:“怎樣克服懶惰”。六、課后上網查詢:克服不足的途徑。第七課時 暢想未來的我一 談話導課同學們,你對自己存什么期望和設想?借這個機會,來暢想規劃一下吧!二 自己暢想:我的外貌我的學習我的生活三 交流和同學們交流,分享美好理想帶來的快樂!四 閱讀“小資料”勵志名言。五 全課總結。第八課時 制作成長檔案一 談話導課。二 制作成長檔案:1. 討論:成長檔案應包括哪些內容?2. 制作成長檔案袋注意的地方: 成長材料要收全。 分類要清晰。 編號及目錄。三 相互傳閱成長檔案。四 評價成長檔案。五 全課總結。第九課時 總結與反思一 談話導課:經過以上的活動,我們從體驗和學習中有了新的收獲,掌握了新知識,能力也得到了鍛煉。現在就做一個總結和評價吧!二 交流與展示1. 展示活動中收集的資料。2. 以“名人的成長足跡”為主題,舉辦一場故事會。3. 交流展示學生的成長檔案。三 評價總結。完成“認識我自己”研究過程評價表。四 全課總結。第二單元 校外生活小學生假日生活調查教學目標:1.從“現象”、“原因”、“結果”等方面對小學生假日生活情況進行分析。2.通過問卷調查,采訪等途徑收集信息,并能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與分布。3.了解積極健康的校外生活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日活動。教學重點:目標1第一課時一 導入:我們的生活充實而快樂,不僅有課堂上緊張的學習,校園里與老師、同學的親密相處,還有假日里的輕松歡娛、校外社會的豐富多彩。讓我們享受假日里的快樂,讓我們走出校門,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這節課開始,讓我們一起來關注學生校外生活。研究準備:二 研究準備:1. 長長的暑假你是怎么度過的?你在校外參加了哪些活動?我思考的問題: 2. 分組交流、探討。3. 確定研究主題。三 小結。第二課時一 導課。二 研究實施:1. 研究活動應如何入手?2.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制定詳細的方案有助于活動的有效開展。組內討論,理清研究思路。3. 分組回報。三小結。第三課時一 導入。二 制定研究方案:a. 分組討論b. 匯報。三 全班交流,有補充意義嗎?四 閱讀p16:方法引導五 小結。第四課時一 導入:二 調查資料:1. 統計小學生假日有哪些?(可指導學生一張假日統計表)2. 分組討論,了解小學生假日生活是如何度過的?3. 交流,分享我的“假日生活”。 回憶自己最近的一個休息日,進行“假日生活素描”。 和同學們分享彼此的假日生活,通過交流,分析我們班上的假日生活情況。三 小結。第五課時一 導入:二 探討,研究:1.了解我們身邊同學假日生活情況后,讓我們擴大范圍,去了解更多同學假日生活情況。2.讀一讀:P18方法引導:什么是調查問卷?3.小組討論并設計問卷中的問題。4.提示:在設計調查問卷時,要寫上前言,以便被調查對象了解調查的目標。最后,可寫上感謝、祝福的結語。5.制作調查問卷。三小結。第六課時一 導入。二 整理問卷。1. 整理收集到的問卷,去除部分無效的問卷;對問題結果進行分類統計,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形成簡單的問卷分析報告。2. 分析報告。3. 分析假日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對信息的匯報,我們對同學們的假日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你覺得同學們的假日生活有哪些不理想的地方嗎?4. 我認為同學們的假日生活存在這些問題: 5. 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假日生活不夠理想?三 小結。第七課時一 談話導課:通過調查,一方面讓我們了解了同學們假日生活快樂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假日生活的苦惱,怎樣才能讓假日更充實,更有意思呢?我們來聽聽大家的意見。二 分組討論三 提倡科學的假日生活方式:1. 嘗試制定一份假日生活計劃。2. 提倡合理建議,取得各方關注和支持。四 總結與反思:1. 交流與展示。2. 評價與總結。第三單元 人與自然、昆蟲世界探秘教學目標:1、提高科學觀察及分析比較的能力。2、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和整理資料的方法,學會存留并使用地過程性資料。3、學會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4、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做好研究準備,激發研究興趣。2、 選擇研究主題,通過對昆蟲世界的探索,引發學生對大自然的關注,了解一些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及方法。教學重點、難點:目標2教學過程:一、 導課二、 研究準備:1、 請生說大自然中最感興趣的現象。(參考表格)2、 圍繞該自然現象,學生提高問題。三、 選擇研究主題:1、 出示3個主題供大家參考。 昆蟲世界探秘。 認識“地震”。 動物生存之三十六計。2、確定研究主題。四、課后小結,布置作業。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走進昆蟲的世界,了解這有趣和神秘的生命。2、 明確研究主題,并實施研究,制定研究方案。教學重點:制訂研究方案教學過程:一、 導課二、 學習新識1、師:昆蟲世界值得我們探索和研究的內容很多很多,但我們不可能一一涉足,想一想,我們可以側重研究哪些問題?昆蟲的生長過程。昆蟲與植物有什么關系?是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會唱歌?哪些昆蟲是資源昆蟲?2、討論交流,確定感興趣的問題。3、制定研究方案。(參照課本表格)4、論證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自我提問式。全班討論式方案答辨式。三、 課堂小結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 外出觀察,尋找昆蟲的蹤跡,提高科學觀察的能力。2、 了解昆蟲的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課。二、 外出觀察,尋找昆蟲的蹤跡。三、 網絡搜索,了解昆蟲相關知識。1、 網絡搜索信息記錄表。2、 昆蟲知識交流會。3、 制作昆蟲檔案。四、課堂小結。第四課時教學目標:1、 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2、 學寫觀察日記。3、 了解昆蟲的作用。教學過程:一、 導課。二、 昆蟲的作用。1、 采訪一下科學課老師昆蟲與植物的關聯。2、 昆蟲對人類的貢獻。3、 沒有昆蟲的世界將會怎樣。三、 活動小結。第五課時教學目標:1、 通過舉辦昆蟲圖片展,把自己知道的昆蟲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2、 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一、 導課。二、 項目策劃,舉辦昆蟲圖片展。1、“昆蟲圖片展”策劃書。2、總結與反思。交流與展示。評價與反思。三、 課堂小結第四單元 社會生活身邊的廣告教學目標:1.學會從各種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2.學會運用多種方法收集相關信息的資料。3.能設計公益廣告,培養社會責任感。第一課時一、導課。二、研究準備:1.交流社會現象。2.討論參考主題。三、實施過程。確定主題身邊的廣告制定方案四、課堂總結。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找找身邊的廣告。2.了解廣告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教學過程:一、談話導課。二、找找身邊的廣告。1.觀察記錄表。2.印象最深的廣告詞。三、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四、課堂小結。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 了解廣告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學會從各種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2. 從廣告中反思社會現象,培養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了解廣告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學會從各種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廣告長期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它自身的優點,同時也肯定存在一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廣告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二、 研究過程:1. 討論廣告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優點是:舉例說明:存在問題:舉例說明:小組成員的觀點是:2. 隨機采訪,聽大家的看法。采訪提綱采訪時間:采訪地點:采訪對象:合作伙伴:擬提問題:采訪記錄:3. 采訪結束,信息匯總。同學這么說:老師、家長這么說:社會人士這么說:4歸納別人的觀點,融合自己的想法,概括出結論:廣告的優點:廣告的缺點:4. 面對廣告存在的問題,你有哪些看法?三、課堂總結第四課時教學目標1. 學習設計公益廣告,培養創作能力。2. 綜合運用語文,數學知識整理相關的資料。3. 培養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的品德。教學重難點學習設計公益廣告,培養創作能力。教學過程一、 導課二、 設計公益廣告1. 你準備從哪些途徑了解呢?2. 通過了解,你知道了什么3. 交流收集到的一些精彩的公益廣告語:4. 認真分析收集到的廣告語,談感受。針對生活中的某一現象,設計一兩條公益廣告語。公益廣告設計表針對現象廣告語設計5. 班內交流自己設計的公益廣告,集體評價。三、課堂小結。第五課時教學目標1. 總結反思活動過程,培養社會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2. 培養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的品德。教學過程:一、 匯報與交流匯報的內容采用的形式匯報人二、 評價與反思。三、 收獲和體會你認為做的比較好的方面是今后,在這方面做的更好遇到的問題有1 策劃方面2 與人合作方面3 其他方面第五單元 人與社會 走近志愿者學習目標:了解與志愿者相關的知識;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服務能力;嘗試策劃一次志愿者服務活動;在參與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培養奉獻精神,體驗服務他的快樂。參考主題(1) 走近志愿者 (2)我是網絡志愿者(3)我愛綠色地球實踐方式:設計活動方案;開展專題講座;實地調查;社會宣傳。方法引導:如何組織“知識競賽”活動;怎樣評價自己學科整合:與語文,思品與社會等學科融合。積極參與社會志愿者活動,在參與中學習,體驗奉獻的快樂。主題目標:從主題內容出發,遵循以上設計理念,我確定了如下活動目標: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感悟志愿者的服務精神,懂得關愛他人、友愛他人、幫助他人,并付諸實踐。學生課前準備:1搜集身邊典型的志愿者及感人事跡。2調查我們周圍需要幫助的人或事并完成調查統計表。第一課時活動一:感知志愿行為這一活動安排了以下3個環節:1.錄像導入 在觸動人心的歌曲愛心飛翔的音樂中播放愛心天使趙小婷的專題片,引出今天主題班會的關鍵詞志愿者。在聲與畫的結合中,帶給學生視覺的沖擊力,更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2.圖片拓展 利用大量的圖片如志愿者在奧運會、世博會、汶川、玉樹大地震中辛勤服務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知,進一步走進志愿者,深入了解志愿者及他們無私奉獻的品質。3.知識滲透:讓學生交流、思辨:志愿者身上都有哪些閃光的東西?教師及時提煉:志愿者有一個共同的品質:無私奉獻,不圖回報;“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志愿服務響亮的口號。(設計意圖:活動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畫面再現身邊志愿者的形象,引發學生對志愿者的關注,了解志愿服務的內涵,喚醒學生內心的情感,讓學生的心靈產生愿望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我們身邊最需要幫助的人。)第二課時活動二: 體驗志愿工作這一活動中,我主要通過以下兩個環節達成目標:1.走近志愿者 模仿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請出如皋“愛心郵路”代表來到班會現場與學生交流。在真情互動中,激發學生對志愿者的崇敬,對志愿者的向往。2.角色體驗 有了上一環節的鋪墊,學生心中早已泛起漣漪:如果我也能當回志愿者,該是多么自豪啊!此時,創設情境:人們期盼已久的新文峰大世界終于開業了,商場中人流如潮。面對新環境,人們肯定有許多的不熟悉。小組展開討論:作為志愿者,我們可以為顧客提供哪些服務?在此基礎上進行情景模擬,教師參與活動,相機采訪。最后在配樂詩中提升總結:或許我們沒有光芒四射的無窮力量,或許我們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我們心中有愛。我們相信愛,我們發現愛,我們堅持愛,我們就是愛的傳播者。第三課時活動三:建立志愿分隊這一活動是本節課的高潮,也是檢測本課活動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依據。這部分我做了如下安排:1.問卷調查 各組分發統計表,根據課前收集的信息填寫個人志愿加入的小分隊。根據填寫情況,使各分隊成員相對集中。科普志愿小分隊環保志愿小分隊交通志愿小分隊社區服務志愿小分隊2.部署計劃 每組確定一名組長,組織討論本分隊的活動安排,給分隊起一個響亮的名字。3.建隊宣誓 拉橫幅,各小隊匯報分隊名字及志愿口號。在世博會志愿者主題曲世界的歌聲中讓學生在“我是小小志愿者”橫幅上簽名。最后大屏幕顯示志愿服務的標志和志愿誓詞:我是小小志愿者,我謹記志愿者精神,服務他人,回報社會!在莊嚴有力的誓詞中結束本節主題班會。課堂延伸主題班會結束后,組織班級志愿小分隊按照深入社會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如低碳生活的宣傳,科學知識的普及,公共設施的美化活動等,在社會實踐中讓愛傳遞,讓志愿服務進行到底。第1單元: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自救一、活動目標 1、認知和技能:(1)通過活動學習食品、人體、藥品、疾病等知識,學習衛生保健知識,學會對水、火、電、刀具、煤氣的正確使用,提高對意外傷害的自救自護能力,學會自我調整情緒,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2)培養學生收集相關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和應用能力。2、過程和方法(1)通過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采訪、匯報交流促進兒童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使學生學會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2)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學生機智勇敢的品質,遇事冷靜沉著的心理品質。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1、活動時間:2課時2、活動過程(1) 談話導入,確立總課題。(2) 教師以凝重的語調講述暑假一位學生溺水死亡的事情,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慘事件?使學生意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從而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學會自我保護”。(3) 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從學校大部分學生騎自行車、乘公交車和校車的實際出發,從最接近學生的安全隱患出發引導學生討論,產生以下子課題,并討論確定研究內容。A飲食安全:調查綠色食品的有關知識,以及中毒的處理。B交通安全:了解交通常識,知道怎樣正確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和出租車。C用電安全:了解電的有關知識,觸電的危害性和方法,學習一些觸電救護的基本技能。D預防傳染病:認識傳染病,預防傳染病,以及怎樣用藥。 E危急關頭的安全:搜集相關案例,提高警惕性,掌握下列幾種情況的自救自護措施:小偷撬門扭鎖你獨自在家,遇到敲詐勒索和暴力傷害,看見偷竊行為和行騙行為。F運動安全:了解在運動中身體的哪些部位容易受傷和受傷時的應急措施。G網絡安全:研究使用聊天工具時的安全,小學生進網吧和游戲房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絕網友的非分要求。H心理健康:搜集一些調整情緒最終獲得成功的人物故事和書籍。(4)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A、學生根據一定的要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B、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以及調查形式。(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5)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A、小組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提建議C、教師指導評價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6)教師進行實踐活動的培訓。A、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B、準備一些必要的設備:比如攝像機、錄音筆、理論資料等。C、進行調查前的培訓指導,學習采訪記錄技巧、如何制作幻燈片、如何設計問卷調查、填寫表格紀錄、如何完成成果的反映形式。第二階段 課題實施階段1、活動時間:課外12周2、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采訪有關人員,也可個人實踐。3、活動過程(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采訪活動:按預定的方案走訪超市、蔬菜基地,采訪派出所、體育館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有關人員,錄音、拍照、攝像、采訪,做好調查記錄,寫好研究日記、感悟等。(2)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電視影像資源和校本材料生活指導用書等,獲得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階段性的資料整理和交流。第三階段 課題總結階段1、活動時間: 23課時2、活動過程(1)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2)指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進行反思。(3)完成結題報告,指導老師幫助修訂后定稿。(4)討論課題展示內容、形式。(5)分小組準備課題展示內容,做好展示時的人員分工。第四階段 課題成果展示階段1、活動時間:課內 1課時2、活動過程:(1)教師小結前階段小課題研究情況導入新課。(2)各小組匯報,分享成果。飲食安全交流形式剪貼文集:圖文結合介紹綠色食品的概念、標志。綠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并經過權威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的營養類食品。標志由三部分組成:上訪的太陽,下方的葉片,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征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思為保護。A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綠色底色為白色,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采訪錄音:天然食品是綠色食品嗎?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一樣嗎?請聽我們小組對申港東枝蔬菜基地負責人的采訪錄音。表演小品:以一小孩吃了隔夜的食物引起中毒為緣由,處理方法先是喝些溫開水,盡量將吃進去的東西吐掉,接著打120呼救電話,電話中要告知誰受傷,受傷程度,居住的具體位置。交通安全匯報形式 知識競賽:要求把基本的交通知識、交通安全法的有關知識,設計成一道道判斷選擇題,以搶答必答的形式進行。觀看錄像:把拍攝到的學生幾種不良行走、騎自行車和乘車行為給同學們觀看,請學生辨析交流形式 知識講座:把電和觸電的有關知識,以及對人體的傷害由一名學生扮演成小博士向同學們進行介紹。 課件演示:把拍攝到的一些不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的畫面和供電局的關于觸電防護宣傳版面制作成課件向同學們演示。 模擬演習:一是如何換燈泡,二是用仿真橡皮人進行觸電救護。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不能用手接觸燈口內的金屬片,不能用濕手巾擦拭燈泡。有人觸電不能貿然伸手去拉中電者,應該迅速切斷電源,或者用木棍等挑開電線,然后打110或119等急救電話。運動安全匯報形式圖畫講解:出示人體關節圖,了解運動中身體的哪些部位容易受傷觀看錄像:在運動中,常常會有一些意外發生,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請聽一聽體育館的幾位教練是怎么說,又是怎么做的?錄像內容主要有:當我們身體的這些部位出現扭傷挫傷怎么辦;在運動中一不小心被硬物擦傷劃傷扎傷仿生流血不止怎么辦;游泳時耳朵進水或小蟲鉆進耳朵、飛入眼睛時該怎么處置? 預防傳染病匯報形式 課件演示: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發病癥狀,預防措施(可以吃食一份小組同學制定的健身計劃。 模擬用藥:首先出示氨基糖苷類、大環內脂類、氯霉素類、奎諾酮類四大類藥品,告訴學生不能夠用,一是氨基糖苷類;二是大環內脂類;三是氯霉素類;四是奎諾酮類藥。接著拿出再林顆粒沖劑,宣讀說明書,請學生算算一個80斤重的學生一頓吃幾包。 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