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三制)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案2.《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docx
2.太陽和影子教學設計田明【教材分析】太陽和影子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三年級下冊太陽和影子單元的第二課時。本課內(nèi)容以“旗桿的影子”為切入點,通過觀察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和長度的變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而分析,認識到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并了解其意義和有關(guān)作用,發(fā)展提高學生觀察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科學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教材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在前一節(jié)課影子的學習基礎上以 “早晨,旗桿的影子在西邊;傍晚,旗桿的影子在東邊”為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為什么呢?”指向?qū)氡敬螌W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教科書還呈現(xiàn)了材料包中的材料:手表、長卷尺、手電筒、橡皮泥等,目的是提示學生課前做好材料的準備,為課堂探究打好基礎。第二部分活動過程,包括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讓學生實地對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進行觀察,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觀察、測量實際觀測數(shù)據(jù),然后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比較整理,通過分析、比較,得出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第二個活動,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模擬實驗探究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知。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教材呈現(xiàn)了“一個月中,每隔幾天,在同一時刻觀測同一固定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有什么變化”的活動指向,讓學生在學習了一天中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后,通過中長期觀測活動,進一步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本課通過由最初自然現(xiàn)象的淺層次觀察到較深層次的現(xiàn)象科學實驗模擬觀察分析這一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生活現(xiàn)象與科學知識的密切聯(lián)系,到在體驗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激發(fā)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動力?!緦W生分析】觀察太陽和影子的變化并分析變化規(guī)律,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譬如知道利用太陽的位置可以辨別方向,了解影子的形成與太陽有關(guān)這些對于后面探究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作為三年級小學生對觀察學習活動也是充滿了學習的興趣,能夠進行合作學習并在教師指導下懂得合作的重要意義。但科學方法的學習方面仍要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同時學生從現(xiàn)象到理性思考的分析還需教師的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象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以及對事物聯(lián)系的分析能力?!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知道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2.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茖W探究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通過觀察和測量,描述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對陽光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茖W、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局?難 點】1.知道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2.了解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酒鞑臏蕚洹繉W生準備:提前觀察身邊物體白天中影子的變化,搜集相關(guān)資料;記錄單。教師準備:相關(guān)圖片和視頻資料、課件;手表、長卷尺、手電筒、橡皮泥等【教學過程】PPT 2出示一、導入新課教師與學生交流:“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教師出示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睂W生猜謎。教師出示謎底:“影子”教師提問:“什么時候能看到影子?對于影子你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睂W生自由回答。“晴天的時候?qū)W校操場邊的大樹有影子?!?、“籃球架、足球架也有影子?!钡龋處熢趯W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簡單小結(jié)“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太陽和影子真是一對好兄弟,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呢?”PPT 3出示引入新課太陽和影子,板書課題。二、探究活動1.教師指導學生交流“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長度有什么變化?”學習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師:“同學們,你們認為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長度有什么變化?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到操場上測量旗桿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記錄表?,F(xiàn)在能說一說你們的觀察和記錄情況嗎?”學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幫助學生交流歸納觀察發(fā)現(xiàn)。PPT 4出示課前觀察的校園內(nèi)旗桿(足球架)在陽光下影子的方向與長度觀察記錄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觀察記錄表時間(每隔10分鐘)太陽位置變化物體( 旗桿 )影子變化12:36南偏西長度7.40米方向(位置)北偏東12:46向 西 移長度7.55米方向(位置)向東移40 厘米12:56繼續(xù)向 西 移長度7.61米方向(位置)向東移 53 厘米時間(每隔10分鐘)太陽位置變化物體( 足球架 )影子變化12:40南偏西長度1.53米方向(位置)北偏東12:50向 西 移長度1.56米方向(位置)向東移10 厘米13:00繼續(xù)向 西 移長度1.61米方向(位置)向東移11厘米各組匯報。根據(jù)剛才各組的匯報情況,同學們能說一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生1:我們組發(fā)現(xiàn),太陽向西移動,旗桿影子向東移動,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東移動。生2:我們發(fā)現(xiàn)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是相反的。生3:我們發(fā)現(xiàn),太陽在旗桿的后邊,影子在旗桿的前邊。師:前?后?這樣說也可以。能不能換個說法呢?生4:太陽在旗桿的南邊,影子在旗桿的北邊。師:真好,你很會表達。也就是說,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剛才大家討論的都是影子的方向,影子的長度有什么變化嗎?生1: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太陽向西移動,旗桿影子越來越長,足球架的影子也是越來越長。生2:我們組也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師:同學們都很會觀察,上面同學們的記錄表只是在中午左右半個多小時之內(nèi)的測量。那么大家可以聯(lián)系一下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早晨或傍晚的時候影子和中午相比較,什么時候長一些,什么時候短一些?生3:我認為一天中,物體影子早晨長,傍晚也長,中午最短。生4:我認為物體的影子從早晨到中午越來越短,從中午到晚上又越來越長。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學習活動:“把鉛筆用橡皮泥固定在紙板上,測量隨著時間的變化,鉛筆的影子在陽光下方向、長度的變化。”師: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同學們都很棒,能夠有這么細心的發(fā)現(xiàn),猜想也很有道理。那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咱們設計一個實驗來進行一個驗證可以嗎?教師指導學生制定方案。學生分組討論,模擬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設計方案。師:下面請把你們設計的方案給大家匯報一下。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方案。其他各組互相補充、完善。出示課件PPT 5、6出示,教師對學生進行溫馨提示:(1)用橡皮泥把鉛筆豎直固定在紙上,將手電筒平放在桌子上;(2)距離鉛筆大約10cm左右,打開手電筒,讓光線照在鉛筆上,觀察影子的方向、長短;(3)拿起手電筒,模仿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沿弧形軌跡自東向西移動,始終保持手電筒與鉛筆大約10厘米的距離,手電筒每移動一點距離,注意停留一下,觀察鉛筆影子的方向、長短,并將影子描繪下來;(4)保持這樣的觀察方法,直至手電筒為圍繞鉛筆正好轉(zhuǎn)半圈;(5)重復做幾次,下一次做的時候描繪影子時可更換不同顏色的彩筆,以免混淆。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指導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提問:“哪個小組能夠匯報一下你們的實驗結(jié)果以及發(fā)現(xiàn)?!睂W生匯報:“我們把手電筒按照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變化規(guī)律自東向西移動,發(fā)現(xiàn)從早晨到中午,影子越來越短,從中午到晚上,影子越來越長。影子的方向和太陽運行的方向是相反的?!钡?。學生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互相補充,互相完善。PPT7出示教師在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小結(jié):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較長,中午影子比較短?!比W以致用教師指導學生說一說收獲。教師:“影子方向與太陽位置有什么關(guān)系?!薄ⅰ拔覀兊纳铍x不開太陽,我們怎樣利用太陽位置的變化來推測時間?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呢?”學生自由談論。PPT8出示課件展示: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四、拓展活動教師提出問題:“一個月中,每隔幾天,在同一時刻觀察同一固定物體的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有什么變化?” PPT9出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延伸課后學習活動。四、板書設計太陽和影子時間 我們的模擬實驗旗桿的影子 方向 手電筒太陽長短 鉛筆旗桿手電筒的移動軌跡【記錄表】時間物體太陽位置影子位置影子長短其他發(fā)現(xiàn)8:0010:0012:0014: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