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15.塑料 教案.docx
15.塑料【教材分析】塑料已廣發應用于國民經濟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塑料有很多優點,塑料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可塑性和可調性。塑料雖有無數優點和廣泛用途,但是塑料會嚴重污染環境,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環保問題。塑料具有的雙重性,正是本課探討研究的關鍵問題和課文展開的核心樞紐。本課教學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自帶物品,交流對塑料特性的認識,比較塑料制品和其他材料制品的優缺點。教材列出四組物品:塑料尺和鋼尺、塑料袋和紙袋、塑料碗和瓷碗、塑料椅和木椅,使學生認識到塑料的優點是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性好。第二部分,用多種方法比較羊毛毛線與塑料繩,看一看外表,拉一拉結實程度,燒一燒有什么氣味,捻一捻灰燼有什么不同。學生不僅了解了羊毛和塑料的區別,也學會了生活中辨別羊毛產品的方法。第三部分,研討塑料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塑料的最大缺點就是不易分解,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教材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現了廢棄塑料對環境的危害,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我們可以為減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從而使學生樹立“從我做起,保護環境”【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經過一、二年級的科學學習,已經對科學有較濃的學習興趣,能夠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但對于對比觀察還不是特別熟悉,也不太擅長用辯證的眼光去評價事物。【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對塑料進行研究。2能夠運用語言、文字符號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進行交流。3知道塑料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體會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重點】知道塑料有很多優點,但也有缺點。【難點】愿意為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為保護環境作貢獻。【教學材料】教師材料:鋁勺、塑料勺、木筷、竹筷、鐵錘等,課件、視頻。學生材料: 塑料尺,鋼尺,塑料袋,紙袋, 塑料碗,瓷碗,木椅,塑料椅,羊毛毛線,塑料繩等。 【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讓我們先來說一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塑料制品?生:塑料杯,塑料盆,塑料玩具。2師:塑料制品可真的受人們歡迎啊!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塑料。3師:請同學們把從家中帶來的物品拿出來,小組在一起把它們分成兩類?(紙袋,塑料袋,塑料杯,玻璃杯,鋼尺,塑料尺等。)生:塑料和非塑料。4師: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就來一組一組研究這些塑料制品和非塑料制品,發現塑料的優點吧!設計意圖:從學生自身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分析初步感知塑料的優點,導入課題二、比較塑料制品與天然材料制品,探究塑料的特性,概括塑料具有的優點。(一),各小組根據自己所帶物品一組一組比較,探究塑料的特性。1小組活動:各組進行實物觀察、 比較、組內先說一說塑料制品的優點,之后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可以把優點演示給大家看,其他組同學可以補充。2師:請哪一小組來匯報一下塑料尺與木尺相比,塑料制品的優點。生:輕、透明等。3師:塑料尺與木尺相比,表現塑料優于木料的性質是透明、質量輕,價格便宜等。4師:請哪一小組來匯報一下塑料口袋與紙口袋相比,塑料制品的優點。生:牢固等。5師:塑料袋透明、價格便宜、牢固。6師:請哪一小組來匯報一下塑料碗與瓷碗相比,塑料制品的優點。生:輕、彈性好、不易破碎等。7師:強度高、耐腐蝕、不易破壞。8師:請哪一小組來匯報一下塑料凳與木椅相比,塑料制品的優點。生:輕便、可塑性強等。9師:塑料椅質量輕、價格便宜、容易獲得、環保。10總結概括下塑料的優點。師生在此基礎上,小結塑料的特點:質量輕、化學穩定性好、不會銹蝕、耐沖擊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絕緣性好、導熱性差、成本低等剛剛總結了塑料的許多優點,這些優點決定了塑料是一種常見的材料。目前,塑料用品已經被廣泛使用于人們的生活。設計意圖:在逐一對比下,讓學生總結塑料的優點,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歸納自己的發現,了解塑料的特點,鍛煉了學生觀察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11過渡:學習了塑料的特性,下面請同學們看兩張圖片?他們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12同學們能不能用多種方法來告訴老師哪一個是塑料繩?哪個是羊毛毛線嗎?(二)用多種方法辨別羊毛毛線和塑料繩1在這里根據學生回答得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分為物理的方法和化學的方法。(1)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毛線,難拉斷的為塑料繩。(2)化學方法:點燃,產生燒焦羽毛氣味、不易結球的為羊毛毛線,無燒焦羽毛氣味、易結球的為塑料繩。2小組活動,記錄,匯報結果。3師:下面我們請小組同學進行匯報。生1:看一看發現羊毛毛線相對于塑料繩表面粗糙,塑料繩表面有光澤,較平整。生2:拉一拉,看結實程度發現羊毛毛線用力拉會斷,不結實。塑料繩結實。生3:燒一燒聞燃燒后的氣味,羊毛毛線產生蛋白質燒焦(如羽毛,頭發等)的氣味。塑料繩燃燒沒有蛋白質燒焦(如羽毛,頭發等)的氣味。生4:捻一捻灰燼,羊毛毛線捻一捻灰燼呈粉末狀,塑料繩有硬塊。4總結:最后發現羊毛毛線和塑料繩有不同的特性。5師: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羊毛毛線和塑料的區別,也學會了生活中辨別羊毛產品的方法。6師:老師在網上買了件羊毛衫,同學們如何幫助老師來鑒別下真假?(學生討論各種方法,教師給于指導)7師:你學會了什么?生:了解了羊毛毛線和塑料的區別,學會了生活中辨別羊毛產品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用多種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進一步探究究塑料的特性,培養學生多角度去發現事物的特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三、認識白色污染1過渡:師:塑料有沒有缺點?生:有,難分解。2師:塑料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它的最大缺點,就是不易分解。它埋在土里幾百年也不會發生變化,這對環境極為有害。人們把廢塑料污染環境的現象稱作白色污染。3嘗試讓學生說說廢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學生邊說邊出示圖片)生1:塑料滿天飛,破壞我們美麗的自然景觀。生2:被動物誤食后會引起動物的死亡。生3:埋在土壤里,長期不腐爛,影響土壤的通透性,破壞土質,使植物生長減少百分之三十或更多。生4:如果焚燒廢塑料,產生的物質對動物危害更大,會使鳥和魚類出現畸形和死亡,導致人體多種疾病,是強致癌物。4師: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科學的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5學生認真觀看視頻科學的認識塑料制品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四、辯證地認識塑料,討論如何減少白色污染。1下面通過一個公益短片視頻來談談我們可以為減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生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生2: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生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2總結: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復使用沒有破損的塑料制品,如重復使用塑料袋等;(3)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4)回收各種廢棄的塑料3師:還有哪些減少“白色污染”的好方法?請寫一寫。4最后我們通過幾段視頻來了解人們為解決白色污染做了哪些努力。視頻播放回收利用舊塑料的例子“塑料公路”,“環保塑料袋的誕生”,“發現分解塑料的細菌”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對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設計意圖:通過辯證的認識塑料。從而樹立“從我做起,保護環境”的意識。這也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相結合的主題,鼓勵同學們為保護當地的資源和環境出謀劃策。【板書設計】15塑料優點: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性好等。缺點:不易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