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6.沙漠里的植物 教案.doc
6沙漠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課聚焦沙漠環境,遵循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分三個部分依次展開教學內容。第一部分,觀察一些沙漠中生長的植物。教材出示了一組較為典型的沙漠植物的圖片,讓學生強化對沙漠植物的認識;下面列出的蘆薈和石蓮花是兩種不典型的沙漠植物,是為后續教學內容的展開做鋪墊。第二部分,以多漿植物中學生較容易見到的仙人掌和蘆薈為例,引導學生發現它們適應沙漠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征。這一部分以動手探究為主,分三個活動遞進式展開。活動一,找仙人掌的莖和葉,引導學生發現它的形態特征:莖綠色、覆蓋蠟質,葉退化為刺?;顒佣?,用勺子擠壓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的結構特征:內部含有大量水分。活動三,采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仙人掌(或蘆薈)儲水的秘密。第三部分,以駱駝刺和梭梭為例,介紹這類沙漠植物適應環境的結構特征:具有發達的根系。與第二部分的內容一起,為學生總結沙漠植物的共同特點打下基礎。【學情分析】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到植物的形態與其生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節課聚焦沙漠這一環境,但學生對沙漠植物知之甚少,因此,先介紹一些沙漠植物,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然后借助比較常見、形態特征比較明顯的仙人掌和蘆薈,通過觀察、擠水、和模擬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更易理解沙漠植物與其環境的聯系?!窘虒W目標】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制定四維目標??茖W知識:1能發現圖片中植物的形態特征,認識一些沙漠中的植物。2認識仙人掌的形態結構。3. 知道仙人掌和蘆薈能通過減少水分蒸發和儲水來適應沙漠環境。科學探究:1 能通過觀察仙人掌,找出它的莖和葉,并畫下來。2 將觀察、操作的結果與模擬實驗的現象建立聯系,發現仙人掌和蘆薈通過減少水分蒸發和儲水來適應沙漠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征。3 通過提取閱讀資料中的信息,知道駱駝刺和梭梭適應沙漠環境的結構特征:具有發達的根系。科學態度:1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方式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其中的樂趣。2能接納別人的觀點,樂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1了解一些植物適應沙漠環境的本領,體會沙漠環境下植物生存的不易,意識到要保護環境?!窘虒W重點】了解一些植物適應沙漠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征?!窘虒W難點】能將觀察、操作的結果與模擬實驗的現象建立聯系的,發現仙人掌和蘆薈通過減少水分蒸發和儲水來適應沙漠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視頻,仙人掌盆栽、仙人掌、蘆薈、放大鏡、托盤。學生材料:勺子?!窘虒W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1 師:植物能生長在哪些環境?(生:土里、水里、沙漠、森林.)2 (出示圖片)師:這些植物生長在哪里?(沙漠)3 師:很好,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沙漠里的植物。(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從植物的生長環境直接引出課題沙漠里的植物。二、認識沙漠里的植物1 師:沙漠的條件怎么樣?(生:缺水、炎熱、土地貧瘠、日照強烈、風大沙大.)2 師:你知道哪些沙漠植物?它們有什么特點?生:仙人掌,有很多刺,扎手/仙人掌切下來再種下去還可以成活(生命力頑強)3 (出示圖片)師:這些沙漠植物有什么特點呢?(點擊圖片超鏈接局部圖)(生:仙人掌:靠它很長的根活下來;有很多刺,刺是用來保護的自己的;梭梭草:細細的;像海藻;一節一節的;駱駝刺:能開花,有刺,尖尖的;沙棘:有黃色的小果子,葉子長長細細,尖尖的。)4 教師補充(出示圖片:寶石花、胡楊、沙柳、仙人球、蘆薈)(生:仙人掌和仙人球有什么不同?外形、花開的位置、結的果實不同)5 師:那這些植物要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肯定要有一些特殊的本領,誰來說一說?(生:仙人球的刺就是它的葉子,本來它的葉子是很大的,但因為生活在沙漠的環境里,沒有水分,它的葉子就慢慢變成了刺生:很多沙漠植物的都是細細,小小的,因為這樣消耗的水分更少。)6.師:這是寶石花和蘆薈的葉子,觀察一下和其他沙漠植物有什么不同?(胖胖的/比較厚)4 師:這些沙漠植物長得(各不相同),但它們都耐干燥,耐風沙,生命力頑強。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沙漠植物都能在極度干旱的環境下生存,像蘆薈、寶石花只能生活在半沙漠地區或沙漠邊緣。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讓學生初步認識沙漠中的植物適應環境的本領。三、觀察仙人掌1 (出示仙人掌圖片)師:我們今天就來觀察一下你們熟悉的仙人掌。2 師:仙人掌的莖和葉在哪?(學生指出,ppt標出莖和葉的位置)3 師:用什么方法觀察莖和葉?如果想觀察得更清楚呢?(生:放大鏡)4 師:使用放大鏡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觀察時放大鏡對準物體,調整好與物體的距離拿的時候握住鏡柄的位置。不能用手摸鏡片,否則會使觀察到的像變模糊。鏡片是玻璃,拿的時候輕拿輕放。不能用放大鏡對準著太陽或其他光源觀察(注意安全!)5 師:觀察仙人掌時還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注意事項:小心仙人掌的刺,不能用手摸!(再次強調安全問題)6 指導記錄單的填寫。(注意觀察仙人掌的表面和刺,畫出仙人掌的莖和葉)7 學生分組實驗(仙人掌盆栽、放大鏡、記錄單)8 學生匯報(投屏展示記錄單)生:莖上面的皮是綠色的,上面有很多刺,刺是黃色的,尖尖的。師:這些尖尖的刺是?(葉子)師:還有補充的嗎?生:仙人掌的莖的扁扁的,比較寬。師:伸出手,看一下像什么?(手掌),這種形狀稱為掌狀。除了我們觀察到的,仙人掌的莖還有什么形狀?(柱狀)生:表面看起來滑滑的;師:莖的表面覆蓋的這層很光滑的是蠟層,不透水。師:莖的表面上除了蠟層、葉刺,還能觀察到什么?生:上面有細細的毛,看上去毛茸茸的。9 師:我們觀察到仙人掌的表面很光滑,有蠟層、葉刺和毛,它的葉子是針狀的,莖是掌狀的。(出示仙人掌的局部放大圖)設計意圖:通過感官和借助工具觀察,讓學生直觀感知,仙人掌的外形特征。四、擠壓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1 師:剛才我們觀察到仙人掌的莖(出示圖片),我們再來看一種常見的沙漠植物(蘆薈)的葉子,它們兩個有什么相同點?生:都是綠色的/都鼓鼓的。2 師:為什么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都長得這么肥厚(鼓鼓的)?學生猜測:里面有空氣/有水3 師:你要怎么研究,驗證你的猜想?生:拿刀切開觀察/用手壓/用榨汁機試一試4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拔掉刺的仙人掌、去皮的蘆薈、勺子和盤子,你們可以試著用勺子擠壓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5 示范實驗方法:把剝皮的的蘆薈和仙人掌分別放在盤子中央,大拇指按在勺子上,其余四指握住勺子柄,用力往下按壓,直至沒有東西流出。6 做這個實驗要注意什么?注意事項:小心刺,注意安全!整個實驗都要在盤中進行分工合作,不爭不搶。認真填寫記錄單。試驗完成,把材料放回原位,整理好衛生。7 指導記錄單填寫8 學生分組實驗9 師:仙人掌和蘆薈擠壓前和擠壓后是怎樣?你發現了什么?10 學生匯報擠壓前很厚/鼓鼓的。從切開的側面看過去是透明的;擠壓后有汁/液體/水流出;擠出來蘆薈的液體是黃色的;擠壓出來的東西有點像果凍,粘粘的。11 師:仙人掌和蘆薈擠壓后流出這么多汁,說明什么?(它們里面含有很多水分) 12 師: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比較肥厚,能夠存儲大量水分,以幫助它們適應干旱的沙漠環境。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讓學生直觀認識到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形態上的共同特點,再通過擠壓實驗,讓他們意識到這個結構的儲水作用,最后將兩者建立聯系。五、探究仙人掌儲水的秘密1. 師:仙人掌能在極度缺水環境下生存,除了與它的莖能儲水以外,還可能跟他們的什么結構有關?6 學生猜測:葉子是針狀的、莖的表面有蠟層能減少水的蒸發。(植物的蒸騰作用)7 師:那要怎么驗證你們的猜想呢?(實驗)我們的實驗材料有濕巾、不透水的蠟紙、水分測試儀,怎么做?生:把濕巾卷起來模擬仙人掌的針狀葉;表面用蠟紙包住,模擬仙人掌表面的蠟層。2 師:那你們怎么知道仙人掌這樣的結構到底有沒有減少水的蒸發?3 生:還可以再拿1張相同的濕巾放在旁邊和前面的對比,看誰比較濕。4 師:平鋪的濕巾模擬的是什么?(生:普通的/葉子寬大的葉片)5 師:除了這些還要注意什么嗎?(三張濕巾放在相同的地方、間隔相同的時間觀察濕巾的干濕情況)6 師:可是因為這個實驗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出結果,我們課堂上來不及完成。所以,老師提前錄好實驗視頻,大家仔細觀察。7 播放模擬實驗視頻。8 師: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9 師:卷起來而且包上蠟紙的濕巾剩余水分最多,平鋪的濕巾最干,說明仙人掌的針狀葉和蠟層能減少仙人掌體內的水分蒸發,以適應干旱的沙漠環境。10 師: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自己試一試,看看和視頻的現象是不是一樣,做好記錄。設計意圖:通過模擬實驗,在動手操作中,形象直觀地認識到仙人掌的針狀葉和表面蠟層能有效減少體內水分地蒸發,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五、了解沙漠植物的根1閱讀資料(駱駝刺和梭梭草的根)2. 師:從資料中你能獲取什么信息?(生:駱駝刺和梭梭草都有發達的根系;它們的根可以伸得很深很遠)3,師:還記得根的作用是什么嗎?(吸收水分)5 師:它們的根系這么強大,扎得深且遠,這對他們在沙漠中生存具有什么意義?生:可以從土地里吸收更多的水分。6 拓展視頻:胡楊的根系(圖片超鏈接本地視頻)4. 師:我們這節課認識了這么多形態個異的沙漠里的植物,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5. 師:為了適應沙漠炎熱干旱的環境,沙漠的的植物往往擁有強大的根系,為了能吸收盡量多的水,而且有自己的儲水結構,葉片比較細小、表面有蠟質盡量減少水分蒸發,這些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本領。它們就像這片沙漠的守護者,點點綠色閃爍的是生命的光芒,為了阻止荒漠化,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也要努力,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希望有一天,漫漫黃沙能被一片青蔥所覆蓋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豐富學生的感受,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總結形態不同的沙漠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打下基礎。【板書設計】6沙漠里的植物肥厚的莖/葉:儲水 適應 沙漠植物 針狀葉/蠟層:減少水分蒸發 干旱環境強大的根系:吸收更多的水分 【課后反思】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植物與環境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