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練習題)附答案.doc
3.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練習題)一、填空題1.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 的儀器。2.我們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個簡單的日晷,幫助我們找到 的規律。3.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 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 。4.太陽最高時影子最 ,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 。二、選擇題1.傍晚,小明看到操場上的一棵大樹在陽光下的影子是朝向( )的。A.西方 B.南方 C.東方2.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變化規律是( )。A.長-短-長 B.短-長-短 C.長-短-短3.關于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太陽位置最高時物體的影子最短 B.物體影子的長短與太陽位置的高低無關C.太陽位置最低時物體的影子最長4.古代人用日晷來計時,其原理是( )A.物體的影子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B.物體的影子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C.物體的影子永遠不會消失5.陽光下旗桿的影子長5米,過一會再測量,影子變長了,這種現象發生在( )A.上午 B.中午 C.下午6.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總是出現在( )的一面。A.迎光 B.背光 C.側光三、判斷題1.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時分最長。 ( )2.太陽初升時,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朝向東方的。( )3.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沒有規律可循。( )4.除了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來確定方向,我們還可以用指南針來確定方向。( )5.制作簡易的日晷,需要在一個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準方向。( )四、簡答題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什么規律?五、觀察實驗題。某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在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們及時記錄下了影子的長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測量時,他們發現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們測量的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表。請仔細閱讀,并回答下面的問題。測量時間(次數)123456789影長(厘米)125100775740254057771. 該小組是在一天中的9:30開始測量的,由上面的數據表我們能推測出,該小組是在_________結束測量的。2. 由上面的數據表可以推測,如果進行第10次測量,這時竹竿影子的長度大約為_________厘米。3. 由上面的數據表可知,從第1次測量到第6次測量這段時間里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的長度逐漸_________。參考答案:一、1.時間 2.影子 3.太陽位置 相反 4.短 長二、1.C 2.A 3. B 4.A 5.A 6.B三、四、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影子在向東方移動。同時,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長,中午影子最短。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是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的,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正午)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長;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中午最短,下午影子逐漸由短變長。五、1. 13:302.100(答案不唯一)根據中午前后影子的變化長度相近這一規律,第10次(14:00)測量應該與第2次(10:00)測量的影子長度相近。3.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