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三第1單元試卷(試題內容:走進世界).doc
密 封 線 線 內 不 得 答 題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卷(試題內容:走進化學世界)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溫馨提示:$ 認真審題,K 獨立思考,? 準確作答,J 體驗成功!B得分評卷人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課題屬于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是 【 】A.我國即將發射的“嫦娥二號”探月衛星軌道的計算B.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與生產C.“神舟”八、九、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空間站雛形)的對接D.兒童“手足口病”傳播途徑的調查2、2010年1月,中國社科院經考察后確認,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為曹操之墓。以下隨墓出土的文物,它們在加工、制取的過程中一定與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A.石枕 B.陶瓷 C.鐵甲 D.青銅帶鉤3、用托盤天平稱量5.2 g藥品時,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移,這時則應【 】.增加砝碼 .添加藥品 .調節平衡螺母.減少藥品4、有一次上課時,小明覺得很悶、呼吸不暢。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多的緣故,應該用石灰水來檢驗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多的緣故”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實驗驗證 B.提出假設 C.觀察現象 D.做出結論5、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時,如果沒有說明液體藥品的用量時,應取12 mL.實驗時,用剩的藥品要放回到原試劑瓶中,以免浪費.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要傾斜與桌面大約成45度角.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應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7、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規范正確的是【 】A.用手拿著試管,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 B.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C.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D.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別的試劑8、將少量碳酸鈉粉末放入試管中,可用【 】A.鑷子 B.藥匙或紙槽 C.膠頭滴管 D.坩堝鉗9、實驗桌上因酒精燈打翻而著火時,最便捷的撲滅方法是【 】A.用滅火器撲滅 B.用泥沙撲滅 C.用濕抹布蓋滅D.用水沖滅10、將燃著的火柴分別插入如右圖所示的甲、乙兩個集氣瓶中,出現的現象是 【 】甲O2乙CO2A .甲熄滅、乙變旺B. 甲變旺、乙熄滅C. 甲、乙都變旺D. 甲、乙都熄滅11、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傾倒液體 B.檢查裝置氣密性 C.點燃酒精燈 D.加熱試管中液體12、把一根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裝有人呼出的氣體和普通空氣的集氣瓶內,觀察到木條在盛有空氣的集氣瓶內燃燒更旺,由此說明【 】A.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小C.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比空氣中大 D.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13、某同學在科普書上看到,淀粉遇碘會變為藍色。他在做此家庭小實驗時,向熱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發現并未變藍色。面對此“異常”現象,他不應該采取的做法是【 】A.認為自己做錯了,繼續做其它實驗 B.查找相關資料,探究原因C.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D.向老師請教14、實驗結束后,下列儀器的放置方法正確的是【 】A B C D得分評卷人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7小題,共26分)15.(5分)把某種金屬用小刀輕輕切下一小塊放入盛水的燒杯中,觀察到該金屬能與水劇烈反應,并放出熱,本身熔化成銀白色的小圓球,浮在水面上,根據以上敘述推斷:(1)該金屬的物理性質有:硬度 ;熔點 ;密度 ;顏色 。(2)該金屬的化學性質有 。16、(8分)結合下圖所示儀器,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1)用容積為15 mL的試管盛液體加熱時,最多可盛液體 mL,加熱過程中,試管夾應夾持在試管的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用它取用一種試劑后,未經 不可再吸取別的液體,使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橡膠膠帽朝上。(3)向試管內裝入碳酸鈉粉末時,為避免藥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試管 ,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紙槽小心地送至試管 ,然后使試管慢慢直立。(4)在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及實驗完畢洗滌試管時,有多種不當的操作會引起試管破裂,請列舉兩種 、 。17、(3分)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中,在觀察和描述現象時,一般可分為點燃前、燃著時和熄滅后三個階段進行。請你把觀察到的現象填入下表(每空現象至少寫兩點)。探究步驟對現象的觀察和描述點燃前燃著時熄滅后 18、(4分)化學實驗必須嚴格按規定操作,否則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或人身傷害。請填寫下列錯誤的操作,或錯誤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錯誤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管口對著人 .用合格的量簡量取5 mL液體,實際只有4.9 mL。.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用合格的托盤天平稱取5.2克固體,實際只有4.8克。紅墨水空氣石灰水青蛙19、(2分)某同學為研究動物的呼吸作用。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紅墨水向左移動,實驗結束后用燃著的木條放到瓶中,發現燃著木條火焰熄滅。說明動物呼吸時吸進 氣體,呼出 氣體。20、(2分)干涸深井和久未開啟菜窖底部存有大量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的地方會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進入這些地方前,先要進行“燈火實驗”,原理是 ,如果燈火燃燒不旺或熄滅,說明 含量較大,進入這些地方則不安全。21、(2分)托盤天平稱量一未知質量的燒杯。現用“”表示向托盤上增加砝碼,用“” 表示從托盤上減少砝碼,請使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稱量過程,并在下圖中用“ ”表示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已知燒杯的實際質量為36.8 g)012345678910砝碼/克502020105取用得分評卷人三、簡答與實驗探究(本大題共6分)22、(6分)小明同學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究,請你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1)設計實驗證明空氣中含有水 。(2)設計實驗證明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 。(3)為了比較人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向盛滿呼出氣體的集氣瓶內滴入數滴澄清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振蕩,他接下來應選擇的對比實驗是 。A.在盛滿空氣的集氣瓶內滴入相同滴數的石灰水,敞口放置;B.在盛滿空氣的集氣瓶內滴入相同滴數的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振蕩。(4)請幫助小明填寫關于酒精燃燒探究的實驗報告: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把一只干燥的冷燒杯罩在酒精燈上,觀察到燒林內壁出現水霧說明酒精燃燒時生成了 用手觸摸上一步驟中的燒杯底部,感覺 說明酒精燃燒時有熱量放出用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發現燒杯內壁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 附加題:(根據回答內容不同酌情加分獎勵,最多獎勵4分,總分不超過60分)23、科學探究是同學們進行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它主要包含下面這幾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得出結論等。請閱讀下面內容,針對金屬鎂進行有關探究。鎂和鐵、銅、鋁一樣,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金屬,金屬鎂可用于制造航天材料、各式各樣的合金等,一些煙花和照明彈里也含有鎂粉。(1)提出你想探究的有關鎂的問題。(至少2個) 。(2)假設鎂有什么性質(至少2個)?假設的依據是什么?。(3)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一個假設。要求寫出實驗方法、預期的現象、結論。你的假設實驗方法預期的現象與結論參考答案(試題內容:走進化學世界)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ADBDBCBCBCBAD二、填空題15、 小;低;比水小;銀白色。 能與水反應。16、 5mL、中上部; 膠頭滴管、洗滌; 橫放、底部; 試管外壁有水;或未均勻預熱就集中加熱;或加熱后未等試管冷卻就放入試管中洗滌等。17、點燃前:顏色為白色,狀態為固態,用指甲可以劃出痕跡(質軟),放在水中浮在水面(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燃著火柴接近蠟燭熔化(熔點低)等。燃著時:火焰分層,用木棒測試發現接觸外焰部分木棒變黑。用干燥燒杯罩在火焰上,發現燒杯內壁有水珠。用內壁涂有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發現燒杯內壁石灰水渾濁。用玻璃片壓住火焰,發現玻璃片上附著黑色固體。熄滅后:剛熄滅時有白煙產生。立即點燃白煙蠟燭又重新燃燒。18、.對人造成燙傷或腐蝕。.讀數時俯視刻度。.引起燃燒或爆炸。.稱量物與砝碼的位置放顛倒。19、氧氣、二氧化碳20、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21、砝碼、游碼使用情況。(其它合理答案也可)012345678910砝碼/克502020105取用情況 三、簡答、探究題22、.取一些冰塊放入一只干燥的燒杯中,一會兒發現燒杯外壁有水滴出現。.將盛有半杯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澄清石灰水水面出現一薄層白色固體。.B。.水。發熱(或發燙)。二氧化碳。23、答案不唯一,以下答案僅供參考.純鎂的顏色,鎂帶能否導電傳熱,鎂帶能否燃燒等。.鎂帶有銀白色金屬光澤(鐵和鋁都具有銀白色光澤)、鎂帶能導電(鐵和鋁都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鎂帶可能具有可燃性(因為一些煙花和照明彈里也含有鎂粉) .實驗驗證:實驗步驟實 驗 現 象解釋或結論取一小段鎂帶用砂紙打磨表面,觀察鎂帶表面呈銀白色鎂具有銀白色光澤用小電珠、干電池、導線、電極連接成導電裝置,將兩個電極分別與鎂帶的兩端連接小電珠發亮鎂具有導電性用坩堝鉗夾取一小段鎂帶在酒精燈上點燃鎂帶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鎂具有可燃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