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三第7單元試卷(試題內容:燃料及其利用).doc
密 封 線 線 內 不 得 答 題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初三化學第七單元試卷(試題內容:燃料及其利用)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溫馨提示:1、$ 認真審題,K 獨立思考,? 準確作答,J 體驗成功!B2、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Ca40。得分評卷人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生活中有許多發(fā)熱發(fā)光現(xiàn)象。通過化學學習,你認為發(fā)熱發(fā)光【 】A.一定是化學變化 B.一定是燃燒C.一定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D.通常是一種能量向另一種能量的轉化2、有一首贊美某種氣體的詩,“她營造了云霧繚繞的仙境,她軀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氣,她奮不顧身撲向烈火,她帶給大地勃勃生機”,詩中所贊美的氣體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稀有氣體3、燃燒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下列有關燃燒或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鈉可以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B.碳、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C.鍋里的油著火時可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D.用水可以滅火,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4、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空氣的凈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每組氣體中,三種氣體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SO2、N2、NO2 BCO2、CO、N2 CSO2、CO、NO2 DCO、H2、CH4 5、下圖是四位同學對某化學式意義的描述,他們描述的化學式是【 】表示一個分子表示一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表示一個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A、CO2 B、CH4 C、NH3 D、H2CO3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fā)生放熱現(xiàn)象 B.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C.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D.化學反應一般伴隨著能量變化7、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繼續(xù)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xù)燃燒 B.火柴梗接觸氧氣少C.火柴梗溫度不易達到著火點 D. 火柴梗著火點較高8、1854年5月30日,英國戰(zhàn)艦“歐羅巴”的船艙里裝滿了供戰(zhàn)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著火,整個戰(zhàn)艦瞬間變?yōu)榛鸷!t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草料艙沒有氧氣 C.草料發(fā)生緩慢氧化積累了大量的熱B.草料艙通風不好 D.草料溫度達到了草料的著火點9、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從燃燒的條件看,“火要虛”的實質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熱值 B.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 D.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10、管道煤氣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下列關于管道煤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管道煤氣泄露不會使人中毒B管道煤氣燃燒后的產(chǎn)物主要是H2O和CO2C管道煤氣燃燒時熱效率沒有燃煤高D管道煤氣有氣味,故H2和CO這兩種氣體也有氣味11、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反應產(chǎn)生的能量直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下列燃料電池比較適合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是【 】ACH4O2,燃料電池 BC2H5OHO2燃料電池CH2O2燃料電池 DCOO2燃料電池12、最近,新華社的一條消息披露:我國南海海底發(fā)現(xiàn)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帶。目前發(fā)現(xiàn)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總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體(CH4.nH2O)。請結合初中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燃冰能燃燒,說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發(fā)現(xiàn)為我國在新世紀使用高效新能源方面開辟了廣闊的前景C.可燃冰由四種元素組成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態(tài)水13、某氣體由H2、CO2、CO、CH4中的兩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了下面的實驗:將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有紅色固體生成;將氣體點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渾濁現(xiàn)象那么對該氣體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斷中,不合理的是【 】A. H2、CO B. CO、CH4 C. H2、CH4 D. CO2、CH414、我們吃到的味道鮮美的魚,是這樣烹飪出來的:將洗凈的魚煎過后,再加入少許食醋、料酒、生姜、蔥、食鹽等加熱。共熱時發(fā)生了許多化學反應。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與料酒中的乙醇(C2H5OH)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種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C.乙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1D.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化合物得分評卷人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6分)15、(5分)有六種氣體:氧氣;氫氣;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請選擇適當物質,用化學式填空:(1)在空氣所占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是 ;(2)可用來制汽水的是 ;(3)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無污染新型燃料的是 ;(4)在冶金工業(yè)用來還原金屬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屬的是 ;(5)充分燃燒時生成兩種氧化物的是 。16、(6分)在汽車內燃機中,汽油氣化后與空氣混合,進入汽缸,引擎用電火花點燃,燃燒使汽缸內溫度升高,氣體體積急劇膨脹,產(chǎn)生壓力推動活塞,形成動力,燃燒時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通過尾氣排入大氣。現(xiàn)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請回答:(1)寫出辛烷完全燃燒時的化學方程 。(2)辛烷若燃燒不完全,會產(chǎn)生 氣體,該氣體易與人體血液中的 結合,使人體組織的供氧受到影響。(3)汽車尾氣主要是含鉛(Pb)污染和含有CO、SO2、NO等有害氣體的污染。鉛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劑“四乙基鉛”造成的。我國已明令規(guī)定禁止出售含鉛汽油。治理尾氣中有毒氣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叫做“催化轉化器”(內含鉑、鈀合金作催化劑)的凈化裝置。它的特點是使CO與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汽油添加劑“四乙基鉛”是一種化合物,其分子由一個鉛原子和四個(C2H5)原子團構成,“四基乙鉛”的化學式為 。寫出CO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為控制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17、(4分)分別用最簡單的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區(qū)別酒精和水:(1)物理方法 ;(2)化學方法 。18、(6分)據(jù)媒體報道:一輛行駛在某鄉(xiāng)村102 國道上運送鎂粉的罐車起火,消防隊員采取了覆蓋沙土的方法將火撲滅。看到這篇報道某同學產(chǎn)生疑問:消防隊員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于是他查閱了相關資料,得到如下信息:鎂遇熱水反應產(chǎn)生氫氧化鎂和氫氣;燃燒的鎂可以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繼續(xù)劇烈燃燒生成白色的氧化鎂和黑色的炭。請你利用已學知識和查閱信息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覆蓋沙土滅火的原理是 。(2)解釋鎂粉著火不能用水滅火的原因 。(3)寫出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由鎂可以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的事實,你對燃燒、滅火有什么新的認識:燃燒 、滅火 。19、(5分)某同學為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他查閱資料得知:白磷著火點為40 ,紅磷著火點為240 ,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會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與水反應。他按圖A圖、B所示裝置進行對比實驗:白磷熱水(80)白磷紅磷氧氣薄銅片圖A 圖B 圖C(1)用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chǎn)生白煙:銅片上的紅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再用圖B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不通氧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通氧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根據(jù)上述實驗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2)根據(jù)燃燒的條件選擇填空:用扇子扇爐火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蠟燭的燭火一扇就立即熄滅,原因是 (以上均填序號)。A.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B.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溫度未降到著火點以下;C.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3)圖A與圖B所示實驗相比,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是 。(4)為探究實驗后溶液的性質,在圖B燒杯中滴入幾滴石蕊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五氧化二磷與水反應所得溶液呈 。(填“酸性”、“堿性”)【繼續(xù)回答下列問題,你可以獲得獎勵分數(shù),最多獎勵4分,但化學總分不得超過60分】(5)我們曾做過一個實驗:向盛放有一高一低兩支燃著的蠟燭的燒杯中倒入二氧化碳,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下層的蠟燭比上層的蠟燭先熄滅。但如果將玻璃杯倒扣在兩支燃著的蠟燭上(如上圖C),蠟燭熄滅情況將如何?請?zhí)岢瞿愕牟孪耄δ愕牟孪脒M行合理解釋(提示:由于實驗條件不同,使用玻璃杯的形狀可能不同,如細長型、粗矮型等)。 。 。得分評卷人三、計算題(本大題共6分)20、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反應前反應后實驗數(shù)據(jù)燒杯和稀鹽酸的質量石灰石樣品的質量燒杯及剩余物的質量150 克12克157.6克(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求該石灰石中含CaCO3的質量分數(shù)。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BDCBDCADBCBDB二、填空題點燃15、. N2; . CO2; . H2; . H2、CO; . CH4。催化劑16、.2C8H18+25O2 16CO2+18H2O .CO、血紅蛋白。 . Pb(C2H5)4 、 2CO+2NO 2CO2+N2。.改進發(fā)動機燃燒方式、使用催化轉化裝置、使用無鉛汽油、使用其它清潔能源。17、.物理方法: 聞氣味,無氣味味的是水,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 ;.化學方法: 點燃,能燃燒的是酒精,不能燃燒的是水 。18、.隔絕空氣(或氧氣) 點燃.鎂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氣,氫氣能夠燃燒,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易發(fā)生爆炸。. 2Mg+CO2 2MgO+C .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等;有些物質著火(如鎂等)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滅火等。19、.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或氧氣),且溫度達到著火點。.AB、 C .圖B .酸性。.上層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后熄滅。解釋: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但由于熱脹冷縮,蠟燭燃燒生成的熱的二氧化碳氣體體積變大,密度變得比空氣的小,會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蠟燭先熄滅。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解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蠟燭燃燒生成熱的二氧化碳,在擴散過程中冷卻后,會在玻璃杯中由下向上聚集,使下方的蠟燭先熄滅。三、計算題20、. 4.4克; . 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