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中單元檢測試題:6.碳和碳的氧化物.doc
檢測知能升級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1.下列關于金剛石、石墨、C60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們都是電的良導體B.石墨質軟,可作鉛筆芯C.C60是一種新型的單質D.金剛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2.中華炭雕(主要成分是木炭)是一種集觀賞與空氣凈化于一體的工藝品,關于它的說法錯誤的是( )A.炭雕擺設要遠離火種B.炭雕藝術品可以長久保存C.炭雕是輕質透明的固體D.炭雕能吸附室內有害氣體3.當前人們已經認識到無節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紛紛提倡“國家應低碳發展經濟,個人應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盡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拆除低效率的小型燃煤發電廠C.積極研究開發氫氣燃料 D.拒絕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質4.下列對一氧化碳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C.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分子的不斷運動,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彌漫5.把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CO2氣體中,石蕊試紙不變色。將CO2氣體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劑的水中,溶液變紅色。再將該溶液敞口加熱一段時間,發現溶液的紅色褪去,冷卻到原溫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變紅色。上述實驗現象不能說明的是( )A.CO2能和水發生化學反應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熱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減弱D.CO2具有酸性6.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7.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性質:顏色;密度;溶解性;可燃性;能否與水反應,必須考慮的是( )A B C D8.利用如圖所示裝置,能完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是( )A用制取氧氣B用制取二氧化碳C用制取氧氣D用制取二氧化碳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4小題)9.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質。(1)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碳原子的核電荷數是______________。(2)碳的單質有多種,具有下列結構的碳單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_______(填選項號)。(3)上海世博會體現的“低碳”亮點主要降低了___________氣體的排放。10.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旨在傳遞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眾環保意識。該主題倡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1)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二氧化碳在生活、生產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日常生活中做滅火劑,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和___________的性質。工業上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純堿。請寫出檢驗純堿中CO3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生成氧氣,請寫出實驗室中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將NH4NO3固體加入到水中攪拌,觀察到兩側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試管內氣體的壓強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使得玻璃管內液面上升。(2)NH4NO3固體溶于水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熱量。(3)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能力隨溫度________而增強。12.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物質,其中A為黑色固體。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1)A的化學式為________,B的化學式為________。(2)若C為難溶性鈣鹽,寫出由E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所示的所有轉化的化學反應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反應。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13.如圖是實驗室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C中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D中觀察到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它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用裝置E來收集二氧化碳時,二氧化碳應從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1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結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b_______。(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上圖字母),可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上圖字母)。(4)該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探究物質性質。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_______(填字母)。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當打開K2、關閉K1時,可以利用、裝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15.鈣是維持人體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右圖所示為某種補鈣劑“鈣爾奇”說明書的一部分。取1片鈣爾奇,放入盛有10 g稀鹽酸的燒杯中,其中碳酸鈣跟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他成分與鹽酸不反應)。燒杯內物質質量變為11.34 g。試計算:(1)每片鈣爾奇中含碳酸鈣的質量。(2)服用這種補鈣劑,每人每天攝入鈣元素的質量。(3)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解析1.【解析】選A。金剛石、石墨、C60雖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其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其中,石墨具有導電性,但金剛石、C60不導電;金剛石硬度很大,而石墨則質軟,故A不正確;B、D正確;C中,C60中只含有碳元素,故其為單質。2.【解析】選C。木炭是黑色固體,不是輕質透明的固體。3.【解析】選D。倡導低碳生活,是指減少CO2的排放,而不是拒絕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質。4.【解析】選C。因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水發生反應,故即使室內放水,也不能防止煤氣中毒。最好的方法應是保持房間的通風。5.【解析】選D。把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石蕊試紙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使石蕊指示劑變紅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并生成一種酸性物質,當加熱該溶液時,紅色逐漸褪去,說明酸性逐漸減弱。6.【解析】選C。焦炭把鐵從鐵的氧化物中還原出來,表明焦炭具有還原性,鐵的氧化物具有氧化性。 7.【解析】選D。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時,可以根據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大小關系,確定是用向上排空氣法還是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也可以根據氣體的水溶性及能否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確定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故選D。8.【解析】選C。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若用加熱氯酸鉀法,可選用做發生裝置,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則可以選用做發生裝置;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和不易溶于水的性質,可選用或裝置收集,故A不正確、C正確;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或收集,B、D不正確。9.【解析】(1)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值為質子數即核電荷數;(2)金剛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構成,C60由分子構成;(3)“低碳”生活指工作生活中要減少CO2的排放,養成節能環保的好習慣。答案:(1)6 (2)C (3)CO2(或二氧化碳)10.【解析】(1)CO2可以用來滅火,除因其密度比空氣大外,還因為它不燃燒,一般也不支持燃燒;檢驗碳酸根離子時,常利用含有碳酸根離子的物質與酸溶液反應,生成CO2,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2)實驗室制取O2時,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常溫下反應,也可以利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答案不惟一,合理正確即可。答案:(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取少量純堿,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稀鹽酸,若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證明含有CO32-(2)2H2O22H2O+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1.【解析】兩側玻璃管中液面都比燒杯內水面高,說明兩試管內的氣壓均減?。挥深}意知,當向燒杯內的水中加入NH4NO3固體后,試管內的氣壓均減小,裝有活性炭一側液面上升得高說明此時活性炭能吸收更多的氣體,而NH4NO3固體溶于水使水的溫度降低,說明活性炭吸附氣體的能力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強。答案:(1)減小 (2)吸收 (3)降低12.【解析】因A為黑色固體,能與氧氣反應生成兩種不同物質,故A為C,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CO還能和氧氣反應,故B為CO,E為CO2,C為難溶性鈣鹽,則C為CaCO3,D為H2CO3。C轉化為CO和CO2為化合反應。答案:(1)C CO (2)CO2+H2O=H2CO3 (3)置換13.【解析】(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裝置A中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CO2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它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所以在生活中可用于滅火;(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進入集氣瓶后會沉在瓶的底部,所以應從c端通入,才能將瓶中空氣排出。答案:(1)長頸漏斗 CaCO3+2HCl=CaCl2+CO2+H2O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滅火 (3)c端14.【解析】(1)讀圖可知a為酒精燈,b為錐形瓶。(2)雙氧水為液體、二氧化錳為固體且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B;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3)制取氨氣的反應物為兩種固體且需要加熱,因此發生裝置選A。(4) 打開K1、關閉K2時,裝置的收集方法為向下排空氣法,因此可用來收集氫氣。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看不到現象,可向燒杯中加紫色石蕊試液,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利用這一現象驗證二氧化碳與水確實發生了反應。答案:(1)酒精燈 錐形瓶 (2)B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3)A (4)b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試液15.【解析】本題屬于商標信息分析題。由題意知,1片鈣爾奇的質量為2.0 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出一片鈣爾奇與鹽酸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 g+10 g11.34 g=0.66 g;據此,可以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1片鈣爾奇中碳酸鈣的質量和10 g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因每人每天服用兩片鈣爾奇,故可以根據其中所含碳酸鈣的質量,求出攝入的鈣元素的質量。解:(1)設每片鈣爾奇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 g+10 g-11.34 g=0.66 gCaCO3+2HCl=CaCl2+CO2+H2O100 73 44x y 0.66 g10044=x0.66 g 7344=y0.66 gx=1.5 g y=1.095 g(2)每片鈣爾奇中鈣元素的質量為:1.5 g100%=0.6 g根據“一日2次,每次1片”可知,每人每天攝入的鈣元素的質量為:0.6 g2=1.2 g(3)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95 g/10 g100%=10.95%答:略。答案:(1)1.5 g (2)1.2 g (3)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