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中同步練習及答案(第5單元課題1_質量守恒定律).doc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5分鐘訓練1. ____________的反應物的____________一定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____________,這個規律叫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的相對質量___________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相對質量____________。答案: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質量總和總和總和2.在化學反應前后,因為原子的種類____________,原子的數目____________,所以宏觀表現出: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答案:沒有改變沒有增減3.為使書寫的化學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學方程式兩邊的化學式的前面配上適當的____________,使化學方程式等號兩邊各種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相同,這個過程叫配平。答案:質量守恒化學計量數種類數目4.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蠟的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答案:CHO10分鐘訓練1.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共20克,在點燃的條件下,讓它們充分反應后,生成9克水,則原混合氣體中含有氫氣的質量可能是( )A8克 B.12克 C11克 D無法確定思路解析:生成9克水,則最少需要O2 8克,因為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共20克,所以H2為(208)克=12克。同理,生成9克水,則最少需要H2 1克,那么O2的質量應為19克。答案:B2.Y2+2=4XY中方框里應填寫的化學式為( )AX2Y2 BX2Y CX3Y4 DXY2思路解析:根據兩邊原子種類不變,方框中肯定有X。根據原子數目不變,左邊Y原子數為2,而右邊Y為4,因此方框內定有Y原子。又綜合方框前的化學計量數“2”分析,應選B項。答案:B3.在X+2O2CO2+2H2O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X的化學式為(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思路解析:從微觀上看,質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學反應中都成立是因為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它來解此題。依據質量守恒定律,X分子與O2分子中的原子種類和數目一定與CO2和H2O中的相同。在生成物中共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4個氧原子,反應物中2個氧分子有4個氧原子,所以推斷出:在1個X分子中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而沒有氧原子,X的化學式為CH4。答案:A4.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是因為( )A.反應后物質的種類沒有變化B反應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C反應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變化D反應后分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變化思路解析: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變化,因此,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答案:C30分鐘訓練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正確理解是( )A參加反應的各種物質的質量不變B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不變C化學反應前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D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思路解析:質量守恒定律是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即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無數實驗證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這就是質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確。C中“化學反應前的各物質”不一定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故不正確。答案:D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學式用A、B可表示____________。思路解析:質量守恒的本質是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種數保持不變。答案:AB3.已知A+B=C+D反應中,生成物C與D質量比為13,若反應物A與B在反應中共耗2.4g,則生成C____________g。思路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A與B在反應中共消耗2.4 g ,生成物C與D的總質量也為2.4 g,又知生成物C與D質量比為13,則生成C的質量為0.6 g。答案:0.64.已知A+2B=C+D中,將A、B兩種物質各10 g混合加熱,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應,則A與B反應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4 g C和8 g D,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總和為12 g。又知A 10 g完全反應,所以參加反應的B為2 g ,則A與B反應的質量比為51。答案:515.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M、N、X、Y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物質MNXY反應前質量/g8111810反應后質量/g83342下列能正確表示容器中化學變化的表達式是( )A.X+Y=M+N B.X+Y=NC.N=M+X+Y D.X+Y+M=N思路解析: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及化學反應類型。在反應前后M質量沒變,可視為催化劑,X減少14 g,Y減少8 g,均為反應物,N增加22 g,應為生成物,反應表達式為X+YN,屬化合反應。答案:B6.在化學反應A+B=2C+D中,10 g A物質恰好與10 g B物質完全反應,若生成D物質8 g,則生成C物質為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根據反應前后質量守恒,可以得到:mC=(mA+mB)mD=10 g+10 g8 g=12 g。答案:12 g7.某物質發生完全燃燒反應,反應式為:CxHyOz+(x+-)O2 xCO2+H2O若1個分子的CxHyOz與3個O2分子完全燃燒,生成了2個分子的CO2和3個分子的H2O,則x、y、z值分別為( )A2,3,4 B.2,6,1 C.1,3,2 D.1,2,3思路解析:x=2,=3,則y=6,用排除法選B。或列式x+-=3,解得z=1。答案:B8.將A、B、C三種物質各10克,加熱進行化合反應生成D(其中B是催化劑),當A已完全反應后,測得生成的D為16克。反應后的混合物中B與C的質量比為( )A51 B52 C53 D41思路解析:A + CD由于D為16克,A為10克,所以參加反應的C為6克,C余4克。B是催化劑,所以反應后的混合物中B與C的質量比為:104=52。答案:B9.一定質量的鎂和碳酸鎂混合物,經高溫煅燒,直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發現反應前后總質量不變,求原混合物中鎂粉的質量分數。思路解析:這里包括兩個反應:2Mg+O22MgOMgCO3MgO+CO2對于鎂粉來說,生成物質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應氧氣的質量。對于碳酸鎂來說,生成物質量減少了,減少部分是CO2的質量,且增加量等于減少量,這樣不難計算。同學們不妨動手試試。答案:4410.用10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前測得MnO2占混合物總質量的25%,反應一段時間后,又測得MnO2占30%。求:此時分解的KClO3的質量是多少?制得的氧氣的質量是多少?思路解析:反應前:MnO2的質量為:100克25%=25克KClO3的質量為:100克25克=75克反應后:混合物的質量為:25克30%=83.3克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00克83.3克=16.7克設已分解的KClO3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16.7克x=42.6克答案:分解的KClO3的質量為42.6克,制得氧氣16.7克。1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6 g鎂和8 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14 g氧化鎂。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么?如不正確,請加以改正。解答:在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之間是按照一定的質量比相互作用的。因此,質量守恒定律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應物的質量的簡單加和,而應是按一定的質量比進行反應的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所以本題簡單地用:6 g+ 8 g=14 g的計算方法就得出生成物氧化鎂的質量,是錯誤的。可以用以下方法求出氧化鎂的質量:解:2Mg+O22MgO2243268由于,所以氧氣過量。設6 g鎂能與氧氣反應的質量為x。2Mg+O22MgO48 326 g x,x=4 g生成氧化鎂的質量:6 g + 4 g=10 g。所以上述說法可以這樣改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6 g鎂和4 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后,可以生成10 g氧化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