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初中同步練習及答案(第7單元課題1_燃燒和滅火).doc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課題1 燃燒和滅火5分鐘訓練1.燃燒是指________與________發生的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劇烈的________反應。思路解析:本題考查燃燒的概念,適合學生預習和預習后的自我測評。答案:可燃物氧氣發光發熱氧化2.滅火的原理:(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三個條件只需具備一個。思路解析:本題依據燃燒的條件設計滅火的原理。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隔絕氧氣(或空氣)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3.(1)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思路解析:要考慮藥品的價格、反應速率。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2)生產運輸使用貯存10分鐘訓練1.滅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種,下列滅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種滅火方法?并簡要說明與燃燒的哪個條件相對應。(1)廚房油鍋著火后用鍋蓋蓋上。(2)撲滅森林大火時設置隔離帶。(3)釜底抽薪。(4)撲滅油井大火時用炸藥在大火上方爆炸。(5)消防隊員用冷水澆滅燃著的可燃物。(6)將沙土鋪灑在燃燒的化學藥品上撲滅火焰。思路解析:本題考查滅火的三種基本方法:隔絕空氣降低溫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將可燃物撤離燃燒區。答案:(1)隔絕空氣(2)將可燃物撤離燃燒區(3)將可燃物撤離燃燒區(4)隔絕空氣(5)降低溫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6)隔絕空氣2.將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梗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B.火柴梗的著火點比火柴頭的高C.火柴梗潮濕,不易繼續燃燒 D.火柴梗接觸氧氣少思路解析:火柴豎直向上,火焰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減小,燃燒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氣,故易于熄滅。答案:D3.滅火時往可燃物上噴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A.隔絕空氣 B.降低溫度C.使水分解 D.使水變成水蒸氣以揮發思路解析:用水滅火,主要是水蒸發,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吸收大量熱量而使得火焰的溫度低于著火點而使火焰熄滅。答案:B4.冬天用煤火取暖時,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 D.碳氫化合物思路解析:煤氣如果不完全燃燒,容易大量殘留而導致煤氣(CO)中毒。答案:A5.在古代,人類就掌握了鉆木取火的方法,如圖所示。鉆木頭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使木頭燃燒起來。思路解析:“取火”就是讓易燃物燃燒,而燃燒必須達到木頭的著火點。故“鉆木取火”就是利用鉆與木頭摩擦產生的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木頭的著火點而使得木頭燃燒。答案:木頭與鉆之間的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使得木頭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著火點30分鐘訓練1.要將桌上燃著的酒精撲滅,宜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潑滅 B.投入冰塊冷卻降溫C.用扇子扇滅 D.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思路解析:酒精即使加入了水,仍然可以燃燒,比如日常生活中飲用的白酒,含30%65%的水分,仍能夠燃燒,所以不能用水來熄滅酒精燃燒的火災;投入冰塊可以降溫,但冰不是常備物品;酒精燃燒時如果用扇子扇會越燒越旺;濕布或沙子則可以有效隔絕空氣,達到滅火的目的。答案:D2.對山林發生的重大火災,下列方法適合的是(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樹枝、樹葉等可燃物B.組織人力從山下運水到山上滅火C.用棉被等蓋在大火上以隔絕空氣D.打119火警電話,等待用水滅火思路解析:山林大火一般需要制造隔離帶,使得大火與易燃物隔離,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答案:A3.下列因素與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無關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圍氧氣的濃度 D.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思路解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燃燒影響很小。而不同的物質,在相同條件下燃燒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燒而木材卻相對困難;周圍空氣的濃度對物質的燃燒有影響,如高原上空氣稀薄,燃料燃燒較緩慢;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的大小,影響物質的燃燒,如煤點燃比柴草困難,速度也慢。答案:B4.(經典回放)氫氣是未來的理想能源。根據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氫氣性質分析,在氫能源的開發利用中,需解決的課題有( )A.尋找豐富的制氫原料 B.探索廉價的制氫方法C.開發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 D.研究氫氣燃燒后產物的處理技術思路解析:氫氣作為新能源,具有十分明顯的優點。制取H2的原料為水,來源廣泛;產熱量高;生成產物為水,不污染空氣。但氫能源現階段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開發和利用,其關鍵原因是:一沒有找到廉價的開發方法;二沒有獲得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因此,攻破這兩道技術難關,是今后開發氫能源的重要課題。答案:BC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可燃物遇到氧氣不一定燃燒 B.緩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C.自燃不一定有緩慢氧化引起 D.劇烈燃燒不一定引起爆炸思路解析: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和達到著火點,如果沒達到著火點,即使與氧氣充分接觸也不能燃燒;緩慢氧化只有使熱量的積累達到著火點才能燃燒;自燃一定由緩慢氧化產生的熱量使得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導致的;劇烈燃燒比爆炸緩慢,爆炸在瞬間完成。答案:C6.下列變化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白磷自燃 B.硫磺燃燒 C.火藥爆炸 D.鐵絲燃燒思路解析:白磷自燃是由于白磷在空氣中緩慢氧化使溫度升高到白磷的著火點。答案:A7.在太空的國際空間站劃燃火柴,火柴過一會兒會熄滅,原因是( )A.氧氣不夠 B.空間站溫度太低C.在失重情況下,空氣不流通 D.達不到著火點思路解析:太空中由于處于失重狀態,空氣不流通,導致火柴周圍的空氣中氧氣耗盡后缺乏氧氣而熄滅。答案:C8.下列物質中允許旅客帶上列車的是( )A.酒精 B.白糖 C.橡膠水 D.白磷思路解析:白酒、橡膠水和白磷都是易燃品,可能產生火災而嚴禁帶上火車;白糖則是安全的。答案:B9.你能說出下列成語所包含的科學道理嗎?(1)鉆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煽風點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火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杯水車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本題結合成語典故,主要考查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查。答案:(1)“鉆木取火”就是利用鉆與木頭摩擦產生的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木頭的著火點而使得木頭燃燒。(2)燃燒離不開空氣,“煽風”則可以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燃燒更劇烈。(3)水的蒸發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火焰溫度迅速降低至著火點以下,導致火焰熄滅。(4)對于燃燒旺盛的一車薪草來說,一杯水(很少的水)是無法使之熄滅的,因為燃燒產生的熱烈多,難以使它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5)從鍋底下撤掉薪柴,使得火焰熄滅,即采用隔離易燃物的方式,使燃燒停止。10.寫出下圖煤爐里燃燒過程中發生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C在煤爐中與O2反應,不管是完全或不完全燃燒均放出熱。若碳被氧化成CO或CO2被碳還原為CO后再燃燒放出的熱量會更大。書寫時若寫出CO2與C的反應方程式,即CO2+C2CO,則錯誤,原因是該反應發生時要吸收熱量。答案:(1)C+O2CO2(2)2C+O22CO(3)2CO+O22CO211.(經典回放)面粉加工廠的車間里若懸浮著較多的面粉粉塵,遇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下面是模擬粉塵爆炸的一個實驗:如右圖,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金屬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氣,不久,便會聽到“砰”的一聲,爆炸的氣浪將金屬筒上的塑料蓋掀起。試問:(1)在上述實驗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情況下,不會發生爆炸的是 (填序號) _____________。金屬筒不加蓋時 蠟燭沒有點燃時 塑料筒中裝的是煤粉時(3)面粉廠為了避免爆炸事故發生,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 (寫出一種即可)。思路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模擬粉塵爆炸實驗的有關知識。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且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得就越劇烈,放出的熱量就越多。因此,在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同時還要求保持通風透氣。答案:(1)使面粉充滿整個金屬筒,與空氣混合均勻(2)(3)嚴禁煙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