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單元檢測題(5).doc
學校: 班級: 姓名: 學號: 線訂裝九年級化學單元檢測題(三)(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K:39 Cl:35.5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2、化合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質種類沒有改變 B、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C、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沒有改變 D、分子的數目沒有改變3、下圖是某個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模擬圖。則實際參與反應的和兩種粒子個數 比為 ( )A1:1 B1:2C2:1 D4:34、 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gA與B完全反應后,生成8.8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A、4:9 B、8:11 C、10:11 D、31:445、鎂帶在耐高溫的密閉容器中(內含空氣)加熱,能正確反映容器內有關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 )6、下列化學反應可用右圖表示的是 ( )AH2CO3 CO2+H2OB2H2SO3 + O2 =2H2SO4C2HClO 光照 2 H Cl+O2DCaCO3 高溫 CaO+CO27、如圖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某化學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C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了改變D兩種反應物均為化合物8、摩托羅拉公司研發了一種由甲醇為原料的新型手機電池,其容量為鋰電池的10倍,可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其電池反應原理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其中X的化學式為 ( )AO2 BCO CCO2 DH23乙甲 甲丙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9、如右下圖所示:2個甲分子反應生成1個丙分子和3個乙分子。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B. 參加反應的甲物質屬于化合物 C. 該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 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個乙分子中含有2個A原子10、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關于該化合物的組成描述正確的是( )A、該物質只含有C、H元素 B該物質中C、H元素質量比為12:1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O D、該物質分子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 二、選擇與填充(每小題選對給2分,填充正確給1分,共15分)11、在一切化學反應前后,下列各項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A、原子的數目 B、分子的數目 C、物質的種類 D____________________12、10g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在一密閉容器中點燃后共生成9g水,則密閉容器中氫氣和氧氣( )A、1:8B、2:8C、9:1D、__________ 13、在一只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物質XYZQ反應前質量/g82405反應后質量/g待測24823A、參加反應X、Z的質量比為1:5B、Y、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1:9C、反應后X的質量為0D、_____________14、興趣小組一次實驗過程當中,把純凈物A稍稍加熱就分解成NH3、H2O和CO2,根據這一實驗事實能得出的結論是( )A、A由三種元素組成B、A是化合物C、A中含有水D、__________15、對于反應“S+O2點燃S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點燃的條件下,硫和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硫B硫加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C參加反應的硫與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比為1:1D 三、填空與說明題(每空1分,化學方程式及計算每空2分,共32分)16. (16分)寫出或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寫出反應類型(1)水通電 ( )反應;(2)鐵在氧氣中燃燒 ( )反應;(3)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 ( )反應;(4)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加熱生成紅色的銅和水。(5) C2H2 + O2 點 燃 CO2 + H2O(2分)(6) Fe2O3 + H2 Fe + H2O(2分)(7)并請你分析:在上述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一定不會改變的是 。物質的種類 元素的種類 原子的種類 分子的種類 分子的數目 原子的數目17、右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其中“”和“”表示兩種不同原子。(1)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2) 虛線框內應填的微觀圖示是 (選填A、B、C、D),你推斷的依據是 。(3)寫出符合該微觀示意圖的一個具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8、(8分)(1)已知反應:3A + 2B=2C + D,其中A、B兩物質完全反應時的質量比為34。若生成C和D共140 g,則該反應消耗B的質量為 克。(2)在化學反應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32和102,則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如果制取Z 102g,則需要Y物質 g。(3)根據化學方程式A+2NaOH=B+H2O推斷,B、A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差 。19、 有些汽車安裝了安全氣囊,氣囊中裝有“疊氮化鈉”(NaN3)等固體粉末。一旦汽車發生強烈的意外碰撞,傳感器將激活特定的電路放電,疊氮化鈉迅速分解生成鈉并放出氮氣(N2),使安全氣囊打開,起到保護作用。此后氣體通過氣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氣囊收縮。(1)寫出疊氮化鈉在放電條件下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安全氣囊中選用疊氮化鈉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四、實驗與探究題(共4題,共23分)20(5分)對知識的“類比類推”是學習化學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下列四個化學反應: C+O2 CO2 2CO+O22CO2CH4+2O22H2O+CO2 C2H5OH+3O23H2O+2CO2(1)、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和都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上述四個反應在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三個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分別是 , 。(3)、化學反應2NaHCO3 Na2CO3+H2O+CO2 與上述四個反應也有相似處,你認為相似之處是 。21(5分)汽車行駛過程中,在氣缸內發生反應的產物有CO、CO2、NO、NO2、SO2等氣體。通常情況下,一氧化氮(NO)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略大,難溶于水,NO有毒,易與O2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氣體。(1)根據上述內容,屬描述NO物理性質的是_____ _______;(2)寫出NO與O2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 。(3)NO與C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一種是空氣含量最多的氣體,另一種是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寫出NO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2、(8分)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學各做了一個實驗。(1)甲同學用實驗測定的數據有:木炭和坩堝的總質量m g;其燃燒后灰燼和坩堝的總質量為n g。 m和n的關系為:m _______________ n(填“”或“”或“=”)。(2)乙同學用實驗測定的數據有:光亮的鐵釘的質量為x g;其生銹后的質量為y g。 x和y的關系為:x _______________ y(填“”或“”或“=”)。(3)丙同學實驗測定的數據有:鐵、硫酸銅溶液和燒杯的總質量為a g;其反應后的混合物和燒杯的總質量為b g。a與b的關系為:a _______ b(填“”或“”或“=”)。(4)通過對三個實驗的分析,你認為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判定參加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總質量和生成物總質量是否相等。堿石灰蠟燭23、(5分)如圖所示,將蠟燭和裝有堿石灰(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調平的天平左盤,往右盤加砝碼至天平平衡。點燃蠟燭,使燃燒產物全部被堿石灰吸收。砝碼 蠟燭燃燒過程中,天平的(填“左”或“右”)盤_______逐漸下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五、計算題(本題有2道小題,共10分)24、上海世博會上,100輛燃料電池觀光車活躍在園區,它們靠氫氣與氧氣反應提供能量,并實現了零排放。若燃燒2kg氫氣,需要氧氣多少千克?25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取一定質量的該樣品與1 g二氧化錳混合,其總質量為6 g。依次加熱該混合物t1、t2、t3、t4時間后,分別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記錄的有關數據如下表(樣品中的雜質不參與化學反應)加熱時間t1t2t3t4剩余固體質量g4.244.164.084.08試計算:(1)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氧氣的總質量為_______________。(2)樣品氯酸鉀純度是多少?參考答案:1-5、B、C、C、C、D、6-10、C、A、A、C、D11、A、元素種類 12、B、1:913、C、參加反應的X、Y質量比為1:414、 B、A由四種元素組成15、A、參加反應的硫與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質量比為1:216、2H2O 2H2+O2 (分解反應) 3Fe+2O2 Fe3O4 (化合反應)2H2O2 2H2O+O2 (分解反應) H2+CuO Cu+H2O 2,5,4,2 (6)1,3,2,3(7)、2、3、617、分解 D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會發生改變 2H2O 2H2+O218、 80 27,5462 19、(1)、2NaN3(或放電)2Na+3N2 (2)產生氮氣速率快且氮氣性質穩定20、化合 都有氧氣參與都要經過點燃才能發生反應都生成CO2氣體(3)、生成物中都有CO2氣體21、(1)NO的密度比空氣略大,難溶于水,(2)、2NO+O2=2NO2(3)2NO+2CO=2CO2+N222、 = =23、(1)、左(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反應物是蠟燭和空氣中的氧氣,生成物全部被堿石灰吸收,而原來的平衡左邊是蠟燭和堿石灰,沒包含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所以左盤會下沉24、16kg25、(1) 1.92g (2) 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