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例題精講:第5單元 課題3利用方程式的簡單計算.doc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答案:(1)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成正比例(2)設未知量(3)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4)列出比例式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理論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基本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設未知量。一般情況下,求什么就設什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包括相對質量、已知量、未知量。根據化學方程式把與解題有關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計算出來,標在相應化學式的下面,把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待求未知量寫在相應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的下面。列比例式求解。簡明寫出答案。回顧檢查。辨誤區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注意事項設未知量時不帶單位;只找已知和未知的關系,列式時,單位要統一,單位要帶入計算過程;化學方程式一定要書寫正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一定要計算準確。當已知量是體積或混合物的質量時,該如何處理?應先將體積換算成質量,不純物質,量換算成純凈物質量,因為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相關量通常是質量,而且是純凈物的質量,不包括未參加反應的質量。【例1】計算18 kg水分解生成氫氣的質量是多少?解:(1)設未知量:設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設(2)寫出化學方程式:2H2O2H2O2寫(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2H2O2H2O22182218 kgx標(4)列比例式求解:列x2 kg算(5)簡寫出答案:答:18 kg水分解生成氫氣的質量是2 kg答(6)回顧檢查:方程式是否正確;已知量和未知量間的關系是否正確;單位是否正確;數值大小是否合理;有效數字是否正確。在實際運算過程中,還可以再簡化些。2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已知反應物的質量,可求生成物的質量。【例21】實驗室中可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7.9 g高錳酸鉀受熱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氣多少克?解析:已知量是反應物高錳酸鉀的質量,未知量是生成物氧氣的質量。首先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根據高錳酸鉀和氧氣的質量關系(質量比為定值),可列比例式求解。解題時還要規范解題步驟,計算過程中要帶單位進行計算。答案:解:設制得氧氣的質量為x。2KMnO4K2MnO4MnO2O2316 327.9 g x解得,x0.8 g答:可制得氧氣0.8 g。(2)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已知生成物的質量,可求反應物的質量。【例22】工業上電解氧化鋁制取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如果加工一個鋁鍋需要鋁1 kg,至少需要電解多少氧化鋁才能制成這個鋁鍋?解析:認真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本題的已知量是生成物鋁的質量,待求量是反應物氧化鋁的質量,解題時要規范解題步驟,計算過程中要帶單位進行計算。答案:解:設至少電解氧化鋁的質量為x。2Al2O34Al3O2204 108x 1 kg解得,x1.9 kg答:至少需要電解氧化鋁1.9 kg。3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常見題型(1)求反應物、生成物間質量比。質量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化學計量數之后的乘積之比。(2)已知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或幾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解題依據是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間的質量比為一定值。只要知道方程式中一種物質的質量,其他物質的質量均可求出。(3)含有體積、密度與質量換算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若已知物質(氣體)的體積,應先根據質量密度體積,將體積換算成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求其他物質質量。若求物質(氣體)的體積,應先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質量,再根據體積,求出物質(氣體)的體積。(4)含雜質(雜質不參加反應)的計算。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純凈物間的質量關系,若遇到不純物時,應先把不純物的質量換算成純凈物的質量,再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物質的純度(質量分數)100%當已知量是混合物質量時,有時需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利用反應前后物質質量差,求生成氣體的質量。生成氣體質量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后剩余物質的質量。【例31】(實際應用題) 6.2 g紅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消耗標準狀況下的空氣多少升?(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為1.43 g/L)答案:解:設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為x,消耗氧氣的質量y。由4P5O22P2O5124 160 2846.2 g y x列比例關系式并計算:,x14.2 g。,y8 g。氧氣的體積為5.6 L。標準狀況下,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空氣的體積為26.67 L。答:生成五氧化二磷14.2 g,消耗標準狀況下的空氣26.67 L。【例32】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5 g加熱到反應完全,稱量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為10.2 g。求:(1)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2)剩余固體中有何物質,各為多少克?解析:15 g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質量,試管內剩余的10.2 g固體,包括生成的氯化鉀和催化劑二氧化錳的質量,也是混合物質量,均不能直接代入化學方程式計算。應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氧氣的質量,再將氧氣質量作為已知量,求其他各量。答案:解:反應生成的氧氣質量為15 g10.2 g4.8 g。設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4.8 g245x964.8 gx12.25 g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12.25 g/15 g100%81.7%。剩余固體中有生成的氯化鉀和催化劑二氧化錳,其中二氧化錳質量為15 g12.25 g2.75 g,氯化鉀質量為10.2 g2.75 g7.45 g。4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1)差量法是根據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題方法。(2)在解題過程中,可以把 “差量”看成是化學方程式中的一種特殊產物,該差量的大小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具體的解題步驟為:根據化學方程式分析反應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響質量變化的因素);找出差量與已知量、未知量間的關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對應成比例,單位要一致)。(3)求解。【例4】(創新題)將8.4 g表面有氧化銅的粗銅絲在加熱條件下與足量的氫氣充分反應后得到8.0 g銅。試求參加反應的氫氣及反應后生成銅的質量。解析:答案:解:設參加反應的H2及反應后生成Cu的質量分別為x、y。CuOH2CuH2O固體減輕80 2 64 16x y 0.4 g216x0.4 g,x0.05 g;6416y0.4 g,y1.6 g。答: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0.05 g,反應后生成銅的質量為1.6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