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教案.doc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2)、能從微觀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學反應里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動手實驗,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研究化學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生的假設,并用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驗證,使學生會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2)、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教學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教學難點】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應用:【教學方法】提出問題進行假設設計方案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理解應用【儀器和藥品】儀器:托盤天平、錐形瓶、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石棉網、氣球、燒杯、小試管、鑷子、坩堝鉗等 藥品:白磷、鐵釘、CuSO4溶液、鹽酸、碳酸鈉、鎂帶等【教學過程】創設問題情景: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如磷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P+O2P2O5;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蠟燭漸漸變短,石蠟+O2CO2+H2O。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個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反應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之間可能有哪幾種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問題,請大家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大膽地作出自己的假設。學生作出假設:假設1、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大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假設2、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小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假設3、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探究】通過什么方式可以驗證你的假設呢?下面請大家結合教材90頁的活動與探究討論一下如何設計這兩個實驗。學生:匯報實驗方案【活動與探究】方案一: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方案二: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注意事項:1、稱量時天平應注意調平。2、白磷燃燒時,錐形瓶底部應預先裝一部分沙子。3、白磷燃燒這個實驗中不用橡皮塞而改用氣球套在錐形瓶口,連同白磷一起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待白磷燃燒時移開酒精燈,此時不要用手拿錐形瓶。4、在鐵與硫酸銅反應這個實驗中,鐵釘在放入硫酸銅溶液之前要用砂紙打磨干凈。 實驗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實驗現象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氣球先膨脹后縮小,天平平衡鐵釘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天平平衡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相等分析P+O2P2O5質量總和=質量總和Fe+CuSO4Cu+FeSO4質量總和=質量總和結論: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相等的。一、質量守恒定律1、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注意:“各物質”指所有反應物與生成物;“總和”包括各種狀態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參加”意味著不包括反應物中過量的那部分物質的質量;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變化,但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過渡: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呢?我們在通過下面的實驗來驗證一下質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確。實驗51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現象描述:產生大量氣泡,天平指針向右偏。分析: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逸散到了空氣中,所以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小于反應物的質量。追問:如果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結果會怎樣?實驗52鎂帶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現象描述: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大量的白煙,生成物的質量小于反應物的質量。學生討論: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這與質量守恒定律想違背嗎?分析:鎂帶燃燒時產生的大量白煙是生成物氧化鎂,一部分逸散到了空氣中,逸散的MgO的質量大于參與反應的氧氣的質量。3、質量守恒的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練習1、解釋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變化(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小,因此這個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你認可這種說法嗎?為什么?2、用質量差確定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1)在A+B=C+D的反應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和10克D,則B的質量_____克。(2)在A+B=C的反應中,足量B與W克A完全反應后,生成12克C,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___克3、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組成元素酒精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據這一事實,推斷出酒精中肯定會有什么元素?可能會有什么元素?一定有的元素: 可能有的元素: 【板書設計】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一、質量守恒定律一、質量守恒定律1. 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 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存在3個不變,即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第二課時復習提問1小測驗:用符號表達出下列化學反應(由兩名學生板演,為講課作準備)。(1)碳在氧氣中燃燒 (2)磷在氧氣中燃燒 (3)電解水(4)過氧化氫分解 (5)加熱高錳酸鉀2口答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質量守恒的原因。學生回答1(1)C+O2CO2 (2)P+O2P2O5 (3)H2OH2+O2(4)H2O2H2O+O2 (5)KMnO4K2MnO4+MnO2+O22質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因為在化學反應前后存在三個不變,即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所以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思考剛才同學們上黑板表示的5個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回答遵守。(因為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沒有改變)不遵守。(因為原子的數目發生了變化)引入新課前面我們學過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學式來表示,今天我們又知道化學反應可以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學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意義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化學方程式的知識。二、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表示出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如:C+O2CO2反應物為C和O2,生成物為CO2,反應條件為“點燃”。表示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粒子個數比;.表示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如:C + O2 CO2粒子個數比 1 : 1 : 1質量比 12 :162 : 12+16212 :32 : 44即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3、化學方程式的三種讀法:讀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粒子個數比;.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如:、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每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討論從物質種類、質量和反應條件等方面考慮,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能提供給你哪些信息?1粗銅絲表面的氧化銅與氫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CuO+H2Cu+H2O2金屬鎂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和銅。Mg+CuOMgO+Cu學生討論回答(盡量鼓勵學生多回答一些信息,只要從這兩個化學方程式能得到的都對)第1個反應:1銅絲表面的氧化銅可以用氫氣除去。2這個反應需在加熱的條件下方能進行。3根據前面知識,通入氫氣前必須檢驗氫氣的純度。4每80份質量的CuO與2份質量的H2反應可生成64份質量的Cu與18份質量的水。5利用這個反應可制取銅。第2個反應:1Mg與CuO在加熱的條件下可以生成MgO和Cu。2每24份質量的Mg與80份質量的CuO反應可生成40份質量的MgO和54份質量的Cu。3用Mg可以制取Cu。4Mg、H2都能與CuO反應得到金屬Cu。5利用CuO來制取Cu時,可以選擇Mg,也可以選擇H2。上本試著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MnO2 1H2O2H2+O222H2O2 2H2O+O2 34P+5O22P2O5板書設計二、化學方程式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表示出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表示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粒子個數比;.表示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3、化學方程式的三種讀法:讀出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粒子個數比;.讀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如:、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每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