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第1課時)導學案.doc
課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第一課時)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一、學習目標:1.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初步學會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jié)論。3.能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體會到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zhì)的性質(zhì)、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xiàn)象等。【課前知識積累】1.化學是一門以為基礎的科學,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情境導入】展示蠟燭:讓學生觀察-點燃蠟燭,分小組完整的觀察蠟燭燃燒的現(xiàn)象-蠟燭熄滅后又有什么現(xiàn)象?對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點燃前:燃燒時:熄滅時:二、自主探究:探究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閱讀】課本P1113,對蠟燭燃燒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將問題歸納,分組選擇探究 -實驗驗證并完成實驗報告。【交流與思考】1.通過實驗,比較蠟燭各層火焰的溫度高低。2.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是什么?探究活動(或?qū)嶒灒﹫蟾嫘彰?合作者 班級 日期探究活動(或?qū)嶒灒┟Q探究活動(或?qū)嶒灒┠康挠闷罚ㄈ鐑x器、藥品等)步驟和方法現(xiàn)象分析結(jié)論問題和建議3.蠟燭燃燒后生成物是什么?【展示提升】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你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哪些特點?(1)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小結(jié)】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實驗探究有哪些步驟?【我的收獲】三、自我測評(1-5為必做,6為選做,7為思考)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A、空氣 B、水蒸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2. 有關蠟燭性質(zhì)和實驗現(xiàn)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蠟燭燃燒的同時伴有熔化過程。C、用火柴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色火焰,放熱并產(chǎn)生白煙。3. 小軍同學在做家庭小實驗時向熱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發(fā)現(xiàn)未變藍色。面對“異常”現(xiàn)象,他不應該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師請教 B查找相關資料,探究原因 C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D認為自己做錯了,4. 某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 )A建立假設 B收集證據(jù) C設計實驗 D做出結(jié)論5. 點燃蠟燭,可以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層。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觀察并比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燒的情況:部分被燒得最焦,說明火焰溫度最高。6.點燃一支蠟燭,把一個冷碟子放在蠟燭火焰的上方(如下圖所示),過一會兒后,在冷碟子的底部會收集到新制的炭黑。這個實驗說明了( ) A由于氧氣不足蠟燭不完全燃燒而生成了炭黑B揮發(fā)的蠟燭遇冷后凝結(jié)而成炭黑C蠟燭的燃燒可以不需要氧氣參與D蠟燭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燒后生成了碳單質(zhì)7、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提出問題】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什么?【猜想假設】白煙是燃燒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白煙是石蠟整齊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設計實驗】(1)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填序號),但是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原因是(2)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水霧出現(xiàn),說明白煙不是,假設不成立。(3)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是為假設提供了證據(jù)。同時可排除假設,因為。【得出結(jié)論】蠟燭剛熄滅時產(chǎn)生的白煙是 。【作業(yè)布置】P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