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溶解度教學案(第1,2課時).doc
課題2溶解度(第1課時)教學案班級:初三( )姓名: 學科:化學 課型:新授 編者: 審核:備課組 【學習目標】1、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2、知道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 3、能初步區分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跟溶液濃、稀這兩組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不同。【學習重點】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學習難點】學會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區分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跟溶液濃、稀這兩組概念。【學習過程】一、復習(檢查自我,我沉著!)1、下列物質屬于溶液的是( )A.礦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餾水2、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只能有一種溶質 B無色澄清液體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體能作溶質 D外界條件不變時,食鹽溶液中食鹽會從水中分離出來。3、下列物質加入水中,吸收熱量的是( )A硝酸銨 B.氫氧化鈉 C.濃硫酸 D.生石灰4、取少量湯進行品嘗就可知道整鍋湯鹽味如何,是因為溶液具有_________(填一條性質)。5、洗滌劑能洗滌油污是因為洗滌劑 ,汽油能洗滌油污是因為汽油 。 二、先學(充實自我,我自強!)(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1、學生實驗:向50 mL 的小燒杯中加入10mL蒸餾水,進行如下實驗(每次實驗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將現象和結論填入表格中。實驗序號123步驟向水中先加半藥匙氯化鈉再加2藥匙氯化鈉再加入10mL蒸餾水現象結論2、知識架構: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二)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1、學生實驗:向50 mL 的小燒杯中加入10mL蒸餾水,進行如下實驗(實驗1-4,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將現象和結論填入表格中。實驗序號12345步驟向水中先加半藥匙硝酸鉀再加2藥匙硝酸鉀加熱再加2藥匙硝酸鉀冷卻現象結論2、閱讀書本第35頁了解海水曬鹽的原理。3、知識架構: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1、引導學生分析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概念的注意點:(1)只有指明“ ”和“ ”,“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2)飽和溶液只是對于 溶質而言的,對于 溶質可能是不飽和溶液。2、教師實驗:常溫下,將2克氯化鈉加入10克水中,將0.1克熟石灰加入10克水中。現象:2克氯化鈉在10克水中 溶解,溶液較 但形成的是 溶液;0.1克熟石灰在10克水中 溶解,溶液很 ,但是形成的是 溶液。結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 必然的聯系,不過對于同一種溶質的溶液來說,在 下,飽和溶液溶液比不飽和溶液 。四、鞏固(測試自我,我細心!)1、下列哪些方法能使20時的100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 )A加入硝酸鉀晶體 B蒸發水分 C降低溫度 D加入水2、能證明某KCl溶液在20時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的方法是( )A.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少量水,結果溶液變稀;B取少量該溶液,降溫到10時,有晶體析出;C.取少量該溶液升溫,無晶體析出;D.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體,晶體不再溶解。3.蒸發食鹽水中的 或往溶液中加入 都能使不飽和食鹽水變成飽和食鹽水;往飽和食鹽水中加入 可使其變成不飽和食鹽水。4.在一定溫度下,向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鉀固體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 ,該溶液仍然是 ;如果加入的是少量的水,攪拌后,則溶質的質量 ,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質量 ,該溶液是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含溶質較多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B有固體溶質與溶液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該固體溶質的飽和溶液C在飽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溶質都不能溶解D在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中再加入這種溶質,溶液質量隨之增大【學(教)后記】課題2溶解度(第2課時)教學案班級:初三( )姓名: 學科:化學 課型:新授 編者: 審核:備課組 【學習目標】1、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2、了解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3、學會繪制并初步使用溶解度曲線。【學習重點】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學習難點】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學習過程】一、復習(檢查自我,我沉著!)1、20時,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KNO3固體,充分攪拌后過濾,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如下表所示。試分析下列四組溶液哪些是飽和溶液( )哪些是不飽和溶液( )選項ABCD加入KNO3質量(g)5 g15 g316 g35 g所得溶液質量(g)105 g115 g1316 g1316 g2、欲將某溫度下的KNO3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加入KNO3晶體B加水 C降低溫度 D恒溫蒸發水分3、證明某硝酸鉀溶液是20時的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二、先學(充實自我,我自強!)(三)固體溶解度的概念1、討論:在前面的活動與探究中,所用的水均為10 mL,其中溶解NaCl與KNO3的質量是否相同?2、知識架構:固體溶解度:在 下,某固態物質在 克溶劑中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 。(四)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20時) ( ) ( ) ( ) ( )0.01g 1g 10g 溶解度(五)溶解度曲線1、教師簡單介紹方法,學生結合表9-1分組繪制NaCl、KNO3的溶解度曲線,教師巡回指導,然后展示交流,分享快樂,結合學生繪制的溶解度曲線及教材中圖9-12,分組討論書本37頁的討論題,進行成果交流。2、知識架構:溶解度曲線:以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畫出的表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意義:(1)通過溶解度曲線可判斷某物質在一定 下的溶解度。(2)通過溶解度曲線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 或 溶解度的大小。(3)溶解度曲線反映出物質的溶解度隨 的變化規律。 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如_______ ; 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 ,如_______ ; 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如_______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1、固體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條件: 四個要素 標準: 狀態: 單位: 例1下列有關NaCl的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A、20 時,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NaCl的溶解度為18.0 g。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NaCl的溶解度為36.0 gC、20 時,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NaCl的溶解度為36.0 D、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NaCl的溶解度為36.0 g。2、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內因: 影響因素 外因: 固體溶解度除了與 有關外,只與 有關,而與 的質量無關。四、鞏固(測試自我,我細心!)1、在20時,5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能溶解A30g。若在20時在50g水中加入25gA,則此溶液是 溶液,再加入10gA充分溶解,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2、“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g”。對溶解度的含義,判斷下列說法哪一種是正確的( )A.100g水溶解36g食鹽恰好能配成飽和溶液 B.200C時,100g食鹽飽和溶液里含有36g食鹽 C.200C時,把136g食鹽飽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鹽 D.飽和食鹽水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比為36:100:1363、在3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質5g,在60時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質10g則(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 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無法比較4、在20時,50g水最多溶解0.8g的某物質,則該物質為( )A難溶物質 B可溶物質 C微溶物質 D易溶物質5、已知在60時,100gKNO3溶液加熱蒸發后,得到50g晶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60時KNO3的溶解度為50gC60時KNO3的溶解度為100g D無法計算它的溶解度【學(教)后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