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后達標訓練 11.1生活中常見的鹽同步練習題.doc
課后達標訓練/訓練提升作業【基礎達標】1.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的是( )A.NaCl 氯化鈉 食鹽B.CaO 氧化鈣 熟石灰C.Na2CO3 碳酸鈉 純堿D.NaOH 氫氧化鈉 燒堿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純堿屬于堿類,可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產B.小蘇打是制造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還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胃酸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幫助消化,增加食欲3.如圖是實驗室里一瓶標簽破損的白色粉末狀固體。小明同學取出少量該固體放入一潔凈試管中,加水振蕩后固體溶解,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繼續加入少量鹽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該固體可能是( )A.Na2SO4 B.NaCl C.NaHCO3 D.NaOH4.下列溶液混合后,不發生復分解反應的一組是( )A.HCl和NaOH B.Na2CO3和H2SO4C.KNO3和NaCl D.NaOH和FeCl35.下列物質分別能與稀鹽酸、稀硫酸、氯化銅溶液反應并能觀察到不同實驗現象的是( )A.氯化鉀溶液 B.碳酸鈉溶液C.硝酸鋇溶液 D.氫氧化鋇溶液6.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OH-、Na+B.Ca2+、OH-、CO32-C.Na+、K+、Cl-D.H+、NO3-、CO32-7.已知甲、乙、丙、丁四種溶液分別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鹽酸中的一種。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現;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體的導電性幾乎為零。則甲、乙、丙、丁四種溶液可能是( )A.Ba(OH)2、MgSO4、Na2CO3、HClB.Na2CO3、Ba(OH)2、MgSO4、HClC.HCl、MgSO4、Ba(OH)2、Na2CO3D.Ba(OH)2、Na2CO3、HCl、MgSO48.在下列物質中:a.食鹽b.純堿c.碳酸氫鈉d.碳酸鈣(1)“侯德榜制堿法”中的“堿”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可用作調味劑的是______________。(3)可用作補鈣劑和牙膏填充劑的是______________。(4)可用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_______________。(5)既是鈣鹽又是碳酸鹽的是_______________。9.復分解反應是我們學過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氯化鋇溶液與硫酸鈉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硝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想過上述復分解反應為什么能夠發生嗎?這是因為在這些反應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陰、陽離子,它們能相互結合。如上述反應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Ba2+和SO42-,而Cl-、Na+則是“旁觀者”,并沒有參加反應。請你分析上述反應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應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根據你的想象,在圖中右邊的容器中畫出體現NaOH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產物的示意圖。10.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對固體猜想】猜想:全部是NaOH;猜想:全部是Na2CO3;猜想: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實驗和推斷】(1)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則加入的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是Ca(OH)2溶液,現象a為有白色沉淀,現象b為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則白色沉淀為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該實驗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當實驗現象a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b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猜想成立。【反思】久置的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能提升】1.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常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據研究,用堿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的毒性降低。因此,買來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堿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時間。浸泡蔬菜時應加入適量( )A.純堿 B.白酒 C.白糖 D.食醋2.鐵、氯化銅、石灰水、稀鹽酸、石灰石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反應的類型或主要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a處產生白色物質B.b處生成藍色沉淀C.c處發生復分解反應D.d處產生氣泡3.甲、乙、丙、丁四小組同學分別對實驗廢液中成分進行分析檢測,結果見下表:檢測小組檢測結果甲組KCl、KNO3、KOH、HCl乙組KCl、KNO3、K2CO3、HCl丙組KCl、KNO3、K2SO4、KOH丁組KCl、KNO3、K2CO3、KOH其中,檢測結果合理的是( )A.甲組、乙組 B.丙組、丁組C.甲組、丙組 D.乙組、丁組4.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可鑒別的是( )A.HCl CuCl2 NaNO3 Na2SO4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C.FeCl3 HCl NaCl NaOHD.Na2CO3 Na2SO4 HCl H2SO45.下圖中的幾種物質是常見的鹽,據此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入氯化鈣溶液,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2)碳酸鈣、碳酸鈉均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CO2,是因為碳酸鈣、碳酸鈉中均含有________________ (寫離子符號)。(3)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發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銅溶液與氯化鈉溶液不能反應,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同學欲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稱取69 g試樣于燒杯中,加入29.2 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充分反應后,稱得混合物的總質量為93.8 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對質量的影響)。請計算:(1)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g。(2)該草木灰試樣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探究創新】某化學興趣活動小組的同學學習“滅火器原理”后,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并對反應后錐形瓶中殘留廢液進行了探究。【提出問題】廢液中所含溶質是什么物質?【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廢液中的溶質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二):廢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猜想(三):廢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HCl。猜想(四):廢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討論與交流】小明認為猜想(一)無需驗證就知道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與結論】(1)為驗證猜想(二),小強同學取少量廢液裝入試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強認為猜想(二)正確。小強的實驗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猜想(二)的正確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麗為驗證猜想(三),選用大理石做試劑。若猜想(三)是正確的,驗證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驗證猜想(四)是否正確,下列試劑中可選用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號)。氫氧化鈉溶液 氯化鈣溶液稀鹽酸 氯化鉀溶液【拓展與應用】若廢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HCl,根據HCl的性質,無需另加試劑,只要對廢液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即可從廢液中得到NaCl固體。此方法的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基礎達標】1.【解析】選B。氧化鈣俗稱生石灰,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所以B不正確。2.【解析】選A。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其水溶液呈堿性,但其屬于鹽類。3.【解析】選C。本題考查酸、堿、鹽的性質。四種固體都能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但只有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無色、無味的二氧化碳氣體。4.【解析】選C。HCl和NaOH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Na2CO3和H2SO4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KNO3和NaCl不反應;NaOH和FeCl3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拓展延伸】復分解反應的判斷(1)生成物: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反應物:有酸酸必溶,無酸堿鹽溶。(2)由于初中常見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金屬氧化物+酸鹽+水,堿+酸鹽+水,RHCO3/RCO3+酸另一種鹽+CO2+H2O,這三種復分解反應一定能發生。5.【解析】選D。氯化鉀與稀鹽酸、稀硫酸、氯化銅都不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碳酸鈉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都有氣體生成,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沉淀,故B不符合題意;硝酸鋇溶液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與稀鹽酸、氯化銅不反應,沒有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氫氧化鋇溶液與稀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現象,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故D符合題意。6.【解析】選C。結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A中H+與OH-結合生成水不能共存;B中Ca2+與CO32-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淀,不能共存;C中各離子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共存;D中H+與CO32-結合生成水與二氧化碳,不能共存。7.【解析】選B。根據乙與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體的導電性幾乎為零,可知反應后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應該是MgSO4與Ba(OH)2的反應,故A、D錯誤,又根據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現,而鹽酸與MgSO4不反應,故可排除C選項,故B正確。8.【解析】“侯德榜制堿法”中的“堿”指的是純堿;食鹽有咸味,可食用,常用作調味劑;碳酸鈣含有鈣元素,可用作補鈣劑和牙膏填充劑;碳酸氫鈉可用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癥的藥劑;鹽可以根據所含的金屬元素分類也可以根據所含的酸根分類,碳酸鈣既是鈣鹽又是碳酸鹽。答案:(1)b (2)a (3)d (4)c (5)d9.【解析】按照復分解反應的規律,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可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在溶液中兩種離子相互結合生成了氣體、沉淀或水。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H+和CO32-,結合生成了H2O與CO2,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硝酸混合,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是H+和OH-,結合生成了H2O。答案:(1)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Ba(OH)2+2HNO3=Ba(NO3)2+2H2O(2)H+和CO32- H+和OH-(3)10.【解析】(1)Na2CO3能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若現象a為有氣泡產生,則加入的A溶液是鹽酸或稀硫酸等酸。(2)Ca(OH)2與Na2CO3反應生成白色沉淀CaCO3和NaOH,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變紅色,該實驗不能說明樣品中有NaOH。(3)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CaCO3和溶液顯中性的氯化鈉。所以當實驗現象a為有白色沉淀產生,現象b為無色酚酞溶液不變紅色,則猜想成立。答案:【實驗和推斷】(1)鹽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硫酸等酸及其對應的化學方程式)(2)CaCO3 不能(3)有白色沉淀產生無色酚酞溶液不變紅色【反思】CO2+2NaOH=Na2CO3+H2O【知能提升】1.【解析】選A。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其水溶液呈堿性,因此浸泡蔬菜時可加入適量的純堿。2.【解析】選A。Fe與CuCl2溶液反應的現象為鐵絲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CuCl2與Ca(OH)2反應生成藍色Cu(OH)2沉淀。所以A錯,B、C、D均正確。3.【解析】選B。甲組氫氧化鉀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不能共存。乙組碳酸鉀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還有二氧化碳氣體,乙組不能共存。丙組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共存。丁組也能共存。故選B。4.【解析】選C。根據溶液的顏色,可以鑒別出黃色的FeCl3溶液,再取FeCl3溶液于三支試管,將剩余的三種溶液分別滴入FeCl3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將剩余的兩種溶液滴入沉淀中,能使沉淀溶解的是HCl溶液。5.【解析】(1)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鈣;(2)CO32-會和H+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3)硫酸銅與氯化鈉反應的生成物中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所以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答案:(1)產生白色沉淀(2)CO32-(3)CuSO4+2NaOH=Cu(OH)2+Na2SO4生成物中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6.【解析】(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69 g+29.2 g-93.8 g=4.4 g。(2)設試樣中K2CO3的質量為x。K2CO3+2HCl=2KCl+H2O+CO2138 44x 4.4 g解得:x=13.8 g試樣中K2CO3的質量分數=100%=20%答案:(1)4.4 (2)20%【探究創新】【解析】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H2O和CO2,當Na2CO3過量時,廢液中的溶質還可能是Na2CO3和NaCl;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一)廢液中的溶質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肯定是錯誤的;溶液中若有HCl,滴加AgNO3溶液也能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滴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證明只有NaCl;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要證明是否含有Na2CO3可以滴加氯化鈣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也可以滴加稀鹽酸看是否有氣體生成。答案:【猜想與假設】Na2CO3和NaCl【討論與交流】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實驗與結論】(1)不能溶液中若有HCl,遇AgNO3溶液也能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CaCO3+2HCl=CaCl2+H2O+CO2(3)、【拓展與應用】蒸發 揮發出的HCl會污染空氣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