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第8單元《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教案.doc
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反應,與稀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與鹽溶液的反應。(2) 掌握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并學會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 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舊知的回憶、家庭小實驗及錄像 發生猜想(金屬活動性順序) 設計實驗 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存在和用途1 猜想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用途2 設計實驗 驗證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用途2(2)通過對金屬與氧氣、稀硫酸(稀鹽酸)、鹽溶液反應的三步實驗探究,逐步完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使學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通過對金屬活動性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通過實驗和游戲,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布置家庭小實驗(見下)學生準備:把鎂條、鋁片、鐵片、銅片(先用砂紙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黃金飾品(自備)掛在家中(干燥的空氣中)觀察現象并記錄到下表中。提示:重點觀察各金屬表面的金屬光澤是否有變化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MgAlFeCuAu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師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金屬的用途不僅與它們的物理性質有關,而且還與他們的化學性質有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們來重點研究它們的化學性質。投影家庭小實驗表格。每小組匯報交流。通過家庭小實驗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化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錄象回顧 Fe、Cu、Au在氧氣中加熱的實驗交流與討論話題1 金屬為什么會失去光澤?話題2 為什么在相同條件下,不同金屬失去光澤的順序有差異? 猜想 結合上述實驗,請你對五種金屬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結與歸納根據Mg、Fe、Cu、Au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我們看出,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真金不怕火煉)過渡 鎂與鋅,鐵與銅到底誰更活潑些呢?我們能否設計一個實驗,來解決上述問題呢?啟發資料(圖片資料鋅與酸反應)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匯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探討推薦學生設計方案;活動與探究(見表一)一、 三組用稀鹽酸,二、四組用稀硫酸。匯報交流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金屬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反應發生的劇烈程度,將以上金屬按活潑性排序:_____________。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___________的金屬活動性比_____強,它能置換出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 的金屬活動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換出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關于金屬與酸溶液反應,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歸納Mg Zn Fe (H) Cu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演示(補充實驗 ) 銅和稀硫酸銀和稀硫酸 問題怎么確定銅和銀哪個更活潑?資料鐵和硫酸銅反應討論猜想規律;活動與探究(見表二)結論:通過上述實驗,你得出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關于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回顧舊知感悟金屬的活動性,進行猜想。使學生學會通過小組合作分析、解決問題。進一步熟悉實驗探究的步驟,讓學生形成:進行實驗分析現象尋找規律得出結論的實驗思路。回顧舊知,猜想和運用已學規律介紹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總結經過許多類似的實驗探究,我們歸納出常見金屬在水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屬活動性由強減弱記憶比一比,賽一賽交流與小結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通過對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反應,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與鹽溶液的反應的探究,歸納出金屬活動性順序。使學生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把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的零亂知識形成體系。課堂練習:1、金屬活動性大于鐵,小于鋁的是 ( )AZn BK CCu DMg 2、某同學為判斷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大小,設計了下列四個實驗:(1)將金屬B放入C的鹽溶液中,看能否置換出C(2)將金屬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換出酸中的氫(3)將金屬A放入B的鹽溶液,看能否置換出B(4)將金屬C放入A的鹽溶液中,看能否置換出A你認為上述可以不做的實驗是( )A、(1) B、(2) C、(3) D、(4)3、教與學P21 12(2改成B是常見的金屬,請寫出它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4、我們常說的“真金不怕火煉”的原因是 ( )A金的熔點高 B金的硬度大C 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潑,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5教與學P20 1、2表一活動與探究一:一、三組用稀鹽酸,二、四組用稀硫酸。稀鹽酸稀硫酸情況記錄(實驗現象)結論或解釋有關化學方程式情況記錄(實驗現象)結論或解釋有關化學方程式表二活動與探究二:活動內容及步驟實驗現象預測情況記錄(實驗現象)結論或解釋(有關化學方程式)把一根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把一根潔凈的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把另一根潔凈的銅絲浸入硫酸鋁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觀察第二課時師生活動設計意圖【小游戲】分別發給8個學生八種金屬K、Na、Al、Fe、Pb、Cu、Ag、Au的卡片,請8位同學按金屬活動性大小排序,規定左邊的金屬活動性最強。完成以后,再請其他同學補充其他的金屬。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做些什么。演示鋅與稀硫酸反應,檢驗產生的氣體。提問除了生成氫氣外,是否還生成其他物質呢?學生猜想,請2位學生上臺操作:分別加熱試管中硫酸鋅溶液和蒸餾水,學生觀察現象,并匯報。師講述。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通過游戲的形式調節課堂氣氛,鞏固金屬活動性順序。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對比實驗初步了解溶液。投影教材P11卡通圖,鐵與硫酸、鎂與硫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 1、略2、略3、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投影上面的三個化學方程式學生討論,為什么鋅、鐵、鎂能與稀硫酸反應,而銅不能?小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用途2提問對于以上反應,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何特點?小組討論匯報單質化合物 另一單質另一化合物歸納小結置換反應 :教材P11過渡我們知道 Zn、Fe、Mg也能與鹽酸(HCl)反應,它們也能置換出鹽酸中氫投影文字表達式:鐵鹽酸 氯化亞鐵氫氣鎂鹽酸 氯化鎂氫氣鋅鹽酸 氯化鋅氫氣學生寫化學方程式并討論現象演示P11鋁和硫酸銅銅和硝酸銀銅和硫酸鋁學生觀察現象,能反應的寫出其化學方程式,并寫出反應基本類型。(提示):鋁硫酸銅 銅硫酸鋁銅硝酸銀 銀硝酸銅銅和硫酸鋁不反應學生討論:為什么鋁能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而銅不能置換出硫酸鋁中的鋁?小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用途。1、 歸納:常見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1、2、3本節小結1、 置換反應2、 學習書寫兩類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鞏固對這兩類置換反應能否發生的判斷依據。以文字表達式為鋪墊幫助學生完成化學方程式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置換反應的特點,進一步理解其概念課堂練習:教與學P21 7、6、5、4、8教學反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