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題2溶解度教學案(第3課時).doc
課題2溶解度(第3課時)教學案班級:初三( )姓名: 學科:化學 課型:新授 編者: 審核:備課組 【學習目標】1、學會使用溶解度曲線。2、知道結晶有蒸發結晶、降溫結晶和升溫結晶三種途徑。3、理解氣體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學習重點】學會使用溶解度曲線。【學習難點】合理選擇結晶方法。【學習過程】一、復習(檢查自我,我沉著!)1、7“20時KClO3的溶解度為7.4g”,它表示( )A20時100g KClO3飽和溶液中含KClO37.4gB20時,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C100g水最多溶解7.4g KClO3D20時,100g水溶解7.4g KClO3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鹽,所以食鹽的溶解度為36gB所有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有過剩溶質存在于其中的溶液,一定是這種物質在該溫度時的飽和溶液D20時100g水里溶解了30gKNO3,所以KNO3的溶解度是30g3、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g。在20時,向50g水中加入20g食鹽,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溶質質量是 g,溶液質量是 g。二、先學(充實自我,我自強!)(六)氣體溶解度1、討論: 為什么汽水打開后產生氣泡,而不打開時沒有? 為什么燒開水時,水未開時就看到水中冒氣泡? 夏天,陣雨來臨之前,魚塘里的魚常會出現“浮頭”現象,你知道為什么嗎?假如你承包了這個魚塘,你將采取哪些措施?2、知識架構:(1)氣體溶解度:某氣體在 千帕,一定 時,溶解在 體積水里達到 狀態時的氣體 。例2在0 時,氮氣的溶解度為0.024,則在 千帕, 時,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 氮氣。(2)影響因素:氣體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 ,隨溫度的升高而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結合教材中圖9-12的溶解度曲線,海水曬鹽和課題1中硝酸鉀的實驗進行討論: 利用溶解度曲線,試分析對應的結晶方法。結晶方法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的固體,如 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 的固體,如_______ 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的固體,如_______ 溶解度曲線交點的意義: 溶解度曲線上點的意義: 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點表示: 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點表示: 溶解度Mt20AB t1 C 溫度202010四、鞏固(測試自我,我細心!)1、根據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的是 (2)t1時甲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 是 (3)M點表示的意義是 (4)A物質屬于 (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物質 (5)A物質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有 (6)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 (7)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到是 ,沒有晶體析出的是 。(8)從A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從B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從C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9)t1時,取A、B、C三種物質各10g,分別制成飽和溶液,所需水最多的是 ;若用100g水配制飽和溶液,所需溶質最多的是 。(10)從混有少量B 的A混合物中提純A,可采用的方法是 2、生活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 ( )A.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氣體沖出鼻腔C.揭開啤酒瓶蓋,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黃昏,池塘里的魚常浮出水面【學(教)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