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 6《黑與白 》 教學設計.docx
黑與白公開課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美術四年級下冊第3課 黑與白課 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課 時:1課時教材分析:黑白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嘗試才能了解,本課通過欣賞不同手法的黑白畫培養學生積極想象,敢于表達自己對畫的理解感受的能力及大膽構思設計的創造力。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激發他們的靈感。2.、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3.、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教學準備:教師:課件;學生:收集黑白圖片、資料、繪畫工具。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課件展示)(1)生活中常見的黑與白:足球、太極、連續紋樣、水墨畫等;(2)心理學上產生錯覺的黑白圖片:人與杯子、房間、會亮的燈;(3)美學上漸變的黑白圖片:埃舍爾的一組魚鳥漸變圖。(設計意圖: 通過分類欣賞,讓學生了解黑白圖形應用比較廣泛,它們之間的轉換會產生意想不到視覺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圖形表現出來的美感。)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二、探究新知:1、學生按照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嘗試制作人像與杯的黑白正負形。(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人像與杯的制作過程。(2)練習制作人像與杯圖。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在嘗試過程中體驗黑白對稱圖形組合后會產生不同的效果。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本中插圖,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可以分為幾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設計意圖:在討論中學生能夠博采眾長,從作品表現產生的效果將它們進行歸類,進一步體驗到黑白圖形所表現出來的美感。3、歸納總結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出示課件):(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如變化的臉、一家三口等。(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如人像與杯、皇后與衛士、女人與狗等。(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如象與羊、埃舍爾的變換等。(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如中國漢代裝飾紋樣等。設計意圖:通過二次欣賞,讓學生加深理解黑白圖形的表現方法,進一步認識黑白圖形在內容和形式表現出來的美感。三、欣賞評述: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么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設計意圖: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表現不同的黑白圖形。四、創作表現:1、用繪畫或剪紙等形式表現黑與白的正負形。要求:(1)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2)線條流暢,涂色均勻。2、學生進行臨摹或創作,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處理學生呈現的問題,發現與眾不同的作品。五、評價小結:1、作品展示與交流:(1)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或貼在黑板上。(2)引導學生欣賞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和喜歡的理由。(3)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說說自己這幅畫有何需要改進的地方。(4)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功之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2、課堂小結: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地方有疑問?六、課后拓展: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方法創作一幅黑白漫畫,注意體現作品的形式美。教學反思:黑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業過程中,許多孩子驚奇的發現:從黑紙上剪下花紋后,剩下的紙鋪在白紙上居然也有著奇妙的效果!我適時引導他們: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只要帶著藝術的眼光看世界,沒有廢棄物,只看你肯不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