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第八單元第二章用藥和急救教案.docx
第二章 用藥與急救 一.教學目標1.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2.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3.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和作用。4.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運用一些急救的方法。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教學難點:設計旅行小藥箱,心肺復蘇的操作順序和步驟。三.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搜集部分藥品的使用說明書,常用急救電話號碼, 到學校醫務室了解急救的要點。四.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新課引入利用“想一想,議一議”中“擅自加大藥量”的情境,提出問題:這種服藥方式可取嗎?為什么?引出安全用藥的主題,使學生對安全用藥的意義有初步認識。自由發言,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安全用藥的意義。安 全用 藥1.利用大屏幕向學生講解安全用藥的定義。通過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安全用藥。你知道“是藥三分毒”這句話的含義嗎?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類營養藥有不良反應嗎?服用藥物的時間一般是什么時候?抗生素能包治百病嗎?2.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當自己或家人生病的時候,你采取了什么措施?是自己吃藥還是請醫生診斷、治療?你是通過什么途徑得到藥物的?講授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定義。3.展示相關藥物圖片,利用大屏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以此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向學生簡單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4.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閱讀幻燈片中的藥物說明書,重點讓學生學會閱讀藥物說明書,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安全用藥的原則。組織學生分組活動,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你能分辨中藥和西藥?你是如何分辨的?你能否從說明書中概況出一些藥物保存的基本要求?5.通過展示板藍根,人參,當歸,天麻等珍貴中藥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中藥中醫,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1.理解安全用藥的定義。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掌握基本的安全用藥常識。2.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交流。初步認識處方藥和非處方藥。3.觀看圖片,通過分析進一步了解處方藥和非處方藥。4.閱讀藥物說明書討論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自主總結歸納出安全用藥的原則。5.觀看圖片了解傳統的中醫,中藥,體會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鞏固練習利用大屏幕出示鞏固練習題,鞏固所學內容,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做鞏固練習,組長了解小組成員掌握情況。家庭小藥箱教師利用圖片和藥物實物簡單介紹配備家庭小藥箱應注意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自行設計一個春季旅行小藥箱學會把用藥常識應用到生活中,設計一個春季旅行小藥箱。課堂小結師生共同梳理本節學習內容。學生歸納梳理,班級交流展示。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緊急呼救1.指導學生觀看圖片,提出問題:撥打急救電話時應注意哪些問題?2.引導學生梳理撥打急救電話的要點:牢記急救電話的號碼、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描述病人發病的具體地址,性別,大約年齡,病人的病情等重要信息1.假設學生受傷情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現場模擬。1.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2.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撥打急救電話的方法。3.分角色表演,鞏固撥打急救電話的方法。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2.利用教材第92頁的“小資料”,先闡明心肺復蘇對挽救生命的重要性。接著指導學生觀看幻燈片和文字說明,講解動作要領。(1)教師通過急救模型,別講解邊演示,進一步掌握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的動作要領(2)組織學生利用急救模型進行模擬練習。及時糾正學生操作過程出現的錯誤。(3)出示表格補充成人和兒童心肺復蘇要點。1. 觀看幻燈片,學習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的動作要領。2. 觀看老師的演示動作,進一步鞏固動作要領。3. 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急救模型進行模擬練習。4. 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出血和止血1. 復習提問以前學過的血液,血管,血液循環,失血與健康的內容,組織學生分組判斷圖片中的三種外出血情況并思考進行止血處理時,加壓或包扎的位點與出血點的關系是怎樣的?2. 幻燈片展示三種止血方法。3. 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止血包扎練習。1. 復習血液,血管,血液循環,失血與健康的內容,小組討論交流三種出血情況和止血方法。2. 觀看圖片。3. 分組練習,鞏固所學內容。鞏固練習教師利用大屏幕出示鞏固練習題,鞏固練習所學內容,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做鞏固練習并相互交流,組長了解小組成員掌握情況。課堂小結師生共同梳理本節學習內容。學生歸納梳理,班級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