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單元易錯強化練分層精煉.docx
單元易錯強化練易錯點1不會判斷杠桿的平衡1.如圖所示,A端掛實心鐵塊,B端掛實心銅塊( 已知鐵銅 ),兩金屬塊均浸沒在水中,等臂杠桿平衡。若將兩杯水撤去,則( A )A.A端向下,B端向上B.杠桿仍平衡C.A端向上,B端向下D.杠桿不平衡,但無法判斷傾向哪邊2.墨經最早記述了秤的杠桿原理,如圖中“標”“本”表示力臂,“權”“重”表示力,以下說法符合杠桿平衡原理的是( C )A.“權”小于“重”時,A端一定上揚B.“權”小于“重”時,“標”一定小于“本”C.增大“重”時,應把“權”向A端移D.增大“重”時,應更換更小的“權”易錯點2不能正確理解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3.如圖所示,物體重G=200 N,滑輪重G=40 N,要使物體能勻速上升2 m( 不計滑輪的摩擦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F=440 N,并向上移動4 mB.F=140 N,并向上移動4 mC.F=440 N,并向上移動1 mD.F=480 N,并向上移動1 m易錯點3不能正確區分功、功率、機械效率的概念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機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B.機械做功時,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大C.機械做功時,工作時間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機械做功可以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易錯點4不能正確比較機械效率5.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和繩重忽略不計,在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F1F2,甲=乙( 均選填“”“”或“=” )。 6.分別使用定滑輪、動滑輪、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其機械效率分別為定、動、組( 不計繩重和摩擦,設每個滑輪質量相等 ),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A.組動定B.動定組C.定動組D.定組動易錯點5不能正確判斷機械效率的變化7.小金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拉動杠桿,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支點和杠桿的摩擦不計 )。重為5 N的鉤碼掛在A點時,人的拉力F為4 N,鉤碼上升0.3 m時,動力作用點C上升0.5 m,此時機械效率為75%。小金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仍用該實驗裝置,將鉤碼移到B點,再次緩慢提升杠桿使動力作用點C仍然上升0.5 m。則人的拉力F與第一次相比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