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考點總動員考點08分子熱運動內能含解析.doc
考點08 分子熱運動、內能【知識回顧】考點一、分子熱運動1.分子熱運動(1)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之間有間隙。(2)熱運動: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3)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現象,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生擴散現象,溫度越高,擴散越快。2.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固體被壓縮時,分子間距離變小,分子作用力表現為斥力;當固體被拉伸時,分子間距離變大,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如果分子間距離很大,作用力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也容易被壓縮。液體間分子之間距離比氣體小,比固體大,液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沒有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考點二、內能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1)分子動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熱運動。物體內大量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所具有的能量稱為分子動能。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它們的動能越大。同一個物體(物態不變),溫度越高,內能越大。(2)由于分子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勢能,稱為分子勢能。分子間距發生變化時,物體的體積也會變,其內能會發生變化。所以分子勢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3)物體內能的大小: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質量、溫度、體積及物態有關。一切物體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都有分子力的作用,無論物體處于何種狀態,是何形狀與體積、溫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2.內能的改變: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熱傳遞和做功;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做功是能量的轉化。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1)做功: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大(例如:摩擦生熱);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小(例如:通過活塞向盛有水的燒瓶里打氣,當活塞從瓶口跳起時,燒瓶中出現“白霧”)。實質:能量從一種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2)熱傳遞:只要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間存在著溫度差,就會發生熱傳遞,直到溫度變得相同(即沒有溫度差)為止。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小。3.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在國際單位制中,熱量單位是焦耳,符號是J。4.內能與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整個物體可以處于靜止狀態,沒有動能;整個物體也可以處于相對高度為零的位置而沒有勢能,但它一定具有內能。物體可以同時具有內能和機械能。5熱量、溫度和內能:“熱量不能含、溫度不能傳、內能不能算”。1)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有發生了熱傳遞過程,有了內能的轉移,才能討論熱量問題。所以物體本身沒有熱量,不能說某個物體具有多少熱量,更不能比較兩個物體熱量的大小。2)內能是一個狀態量,但是它具有不可測量性,所以不能說物體具有多少的內能。3)在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而不能說將高溫物體的溫度傳遞給了低溫物體。考點三、比熱容1.比熱容(1)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相互接觸,高溫物體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內能增大;對物體做功時,物體內能會增大,物體對外做功時,物體內能會減少。(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有關,與物質的質量、溫度和吸熱、放熱的多少無關。(3)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103J。2.熱量的簡單計算熱量的計算:(1)吸熱:Q吸=cmt=cm(t-t0);(2)放熱:Q放=cmt= cm(t0-t)。其中:Q吸吸收的熱量,單位:焦(J),Q放放出的熱量。c比熱容,單位:焦每千克攝氏度(J/(kg))m質量,單位:千克(kg)t變化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溫度),單位:攝氏度();t0初始溫度、t末溫。【考點梳理】考點一、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是本章基礎,也是了解物質分子運動規律的基礎。分子熱運動可以從許多生活中的現象中提現出來,如擴散現象、物質三態的物理性質等。本節考點主要知識點有物質的構成、分子熱運動和分子間相互作用力。考點主要集中在分子熱運動和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兩個方面;主要題型是選擇題和填空題,并以選擇題居多。從歷年中考來看,從現象解釋分子無規則熱運動、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物質三態和分子熱運動的關系等。本考點在2020年中考物理試卷中出現概率還會很高,也會延續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規律,不會有很大變化。考查思路主要分為三個方面:(1)對分子熱運動的理解;(2)用分子熱運動解釋現象;(3)用分子間作用力解釋現象等。考點二、內能內能是重點考點,其知識點屬于常考內容,所以應該引起師生的重視。本考點的知識點有:內能的概念、內能的改變;其中內能的改變應作為重點復習內容,應多講、多練、多做。本節考點主要集中在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物體內能變化的判斷和對物體內能的理解三個方面。考試題型以選擇題為主,填空題為輔。縱觀各地中考考綱和近三年考卷來看,對本節知識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內能的內能的改變和對內能概念的理解上;常見考查方式是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判斷物體內能是如何改變的,改變的類型。本考點在2020年中考物理試卷中出現還會出現,也會延續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規律,不會有很大變化。考查思路主要分為三個方面:(1)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2)物體內能的增減的判斷;(3)對內能概念的理解。三、比熱容比熱容是描述物體吸熱能力的物理量,比熱容在本章屬于重要知識點,也屬于常考知識點,所以應該引起師生的重視。本節知識點有:比熱容的概念和有關計算。利用比熱容概念分析判斷現象和進行簡單計算是本節主要考點和考試方式。考試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考查比熱容的概念及應用),填空題為輔(利用比熱容進行簡單計算)。縱觀各地中考考綱和近三年考卷來看,對本節知識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比熱容的概念及其應用方面。此問題一般與熱現象的其他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考題,單獨作為一個考題的情況不多。本節考點在2020年中考物理試卷中出現概率很大,也會延續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規律,不會有很大變化。考查思路主要分為:考查比熱容的概念及應用,利用比熱容進行簡單計算。考點一、分子熱運動【典例一】(2018東營)水煎包是東營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皮薄餡大,香而不膩。在水煎包的制作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水煎包“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黃色,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低;木柴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往熱鍋內倒入水會產生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鍋蓋不斷被水蒸氣頂起而發生“跳動”,此時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鍋蓋的機械能。A B C D【答案】B。【解析】水煎包“香氣四溢”,是因為香氣分子無規則熱運動的結果,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此說法正確。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黃色,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故此說法錯誤。木柴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此說法正確。往熱鍋內倒入水會產生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故此說法錯誤。鍋蓋不斷被水蒸氣頂起而發生“跳動”,此時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鍋蓋的機械能;此說法正確。由此可見,以上說法正確的是:;故選B。【舉一反三】1.(2018綿陽)如圖所示,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緊緊壓在一起,在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這個實驗事實說明()。A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D分子之間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兩鉛塊就會結合起來,甚至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故C正確。2.(2019貴港)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刮風時灰塵在空中飛舞;B酒精瓶蓋打開可以嗅到酒精氣味;C夏日的“荷城”貴港,荷花飄香;D在一杯熱水中加鹽,過一段時間整杯水都變咸了【答案】A。【解析】A.選項中的灰塵飛舞是由于風的作用力使灰塵的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所致,屬于機械運動;B.選項中的酒精氣味是酒精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C.選項中的荷花飄香是荷花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D.選項中水變咸是鹽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所以BCD選項都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應選A。3.(2019益陽)關于物質的構成與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B光學顯微鏡能分辨出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C兩塊經打磨后的鉛塊緊壓后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只存在引力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紅墨水,一段時間后整杯水變紅,這是擴散現象【答案】D。【解析】A、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電子構成的,故A錯誤;B、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學顯微鏡下也看不到它們,故B錯誤;C、分子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錯誤;D、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整杯水變紅,這是因為紅墨水分子運動到水里面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考點二、內能【典例二】(2018廣安)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內能不變;C汽油機的壓縮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轉移【答案】B。【解析】A、夏天,常用干冰給食品保鮮,干冰有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是升華現象,干冰升華吸熱,故A正確。B、當水燒開時,從壺嘴冒出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錯誤。C、打開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彌漫著酒精味,是擴散現象,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故C正確。D、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暖氣裝置中用水來供熱;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中用水來冷卻,故D正確。故選B。【舉一反三】1.(2018達州)對于圖中所示的四幅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軟木塞飛出時,管內水蒸氣的內能增加;B乙圖中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主要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C丙圖中活塞向上運動是內燃機的做功沖程;D丁圖中小朋友下滑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答案】B。【解析】A、甲圖中軟木塞飛出時,管內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A錯誤。B、丙圖中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主要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故B正確。C、乙圖中活塞向上運動時,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是內燃機的壓縮沖程,故C錯誤;D、丁圖中小朋友下滑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選B。2.(2019綿陽)如圖所示,用塞子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從瓶口沖出。下列關于瓶內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A向瓶內打氣,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少;B向瓶內打氣,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增加;C塞子從瓶口沖出,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減少;D塞子從瓶口沖出,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不變【答案】C。【解析】如圖,向瓶內打氣時,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增加,氣體的壓強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塞子從瓶口沖出,此時氣體對塞子做功(即對外界做功),氣體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3.(2019達州)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熱量越多;B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機械能轉化成內能;C打掃衛生時灰塵飛揚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D物質的比熱容越大反映了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能力越強【答案】D。【解析】A、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只能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故A錯誤;B、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有四個沖程,做功沖程是將內能轉化成機械能,故B錯誤;C、灰塵是可以看得見的物體,因此灰塵的飛揚不是分子的運動,而是物體的機械運動,故C錯誤;D、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反映了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能力,比熱容越大反映了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能力越強,故D正確。故選D。考點三、比熱容【典例三】(2018桂林)經常下廚的小關發現,同時用相同的鍋和燃氣灶加熱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溫度總是升高得快些。這是因為( )。A.水的比熱容小,吸熱后溫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熱容小,吸熱后溫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較多;D.在相同的時間內,油吸收的熱量較多【答案】B。【解析】同時用相同的鍋和燃氣灶加熱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因為油的比熱容小,故加熱后溫度升高的快;故A錯誤,B正確。因為灶具相同,在相同時間內和熱轉換效率相同時,水和油吸收的熱量應相同;故CD錯誤。正確答案是B。【舉一反三】1.(2018達州)如圖所示是小李同學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第6min時的內能 第8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 倍(被加熱物質的質量和吸、放熱功率不變)。【答案】小于;2。【解析】(1)晶體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所以第6min時的內能小于第8min時的內能;(2)根據圖中坐標信息可知,該物質在AB段溫度升高10,被加熱4min;在CD段溫度升高5,被加熱4min;則該物質在AB段吸熱與CD段吸熱之比為1:1,根據Q=cmt可得,所以該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是AB段比熱容的2倍。故答案為:小于;2。2.(2019福建)下表列出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根據表中數據,下列判斷止確的是( )。物質水煤油冰鋁銅比熱容/( Jkg-1-1)4.21032.11032.llO30.881030.39103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定不同;B.物質的物態發生變化,比熱容不變;C.質屋相等的鋁和銅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吸收的熱量更多;D.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更多【答案】C。【解析】考查比熱容的特點,屬于中等題。根據公式可知,當m和t一定時,鋁的比熱容比銅大,所以鋁吸收的熱量更多,所以選C。3.(2019濰坊)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內能和溫度有關,0的冰塊沒有內能C常用水作冷卻劑,是利用了水比熱容大這一性質D四沖程內燃機工作時,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解析】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斥力,故A錯誤;B、任何溫度的物體都具有內能,故B錯誤;C、常用水作冷卻劑,利用了水比熱容較大的性質,這樣在同等情況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故C正確;D、壓縮沖程活塞壓縮燃料混合物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正確。故選CD。1、 選擇題1(2018增城區初中畢業生綜合測試)如圖所示,關于熱現象的四幅圖,下列選項解釋正確的是( )。A甲圖塞子被彈出是因為白霧給它傳遞了熱量;B乙圖活塞下壓,通過做功改變管內空氣的內能,使其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的燃燒點;C丙圖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一個重物,兩鉛塊未被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D丁圖的內燃機的壓縮沖程,該沖程將燃料的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答案】B。【解析】A甲圖,水蒸氣推動橡皮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橡皮塞的機械能;B乙圖中向下壓活塞,棉團燃燒,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C丙圖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D丁圖是內燃機的壓縮沖程,該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B的解釋正確。故選B。2(2019深圳市龍崗區中考一模)宏觀的熱現象用微觀的分子運動理論分析,常常會得到全新的認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某物體的分子熱運動越劇烈,其溫度越高;B液體物質不會自動縮小體積,說明液體的分子間不存在引力;C固體物質不易拉伸,說明固體的分子間只存在引力;D當溫度下降為0時,分子熱運動停止【答案】A。【解析 】AD、一切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A正確、D錯誤;B、液體物質不會自動縮小體積說明組成它們的分子間存在斥力,故B錯誤;C、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體不易拉伸,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C錯誤。故選A。3(2019濮陽市中考物理二模)以下幾條摘錄是出自某同學在學習“內能”一章時的課堂筆記,其中不正確的是()。A. 擴散現象不能在固體之間發生;B. 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C.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D. 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答案】A。【解析】A、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生擴散現象,因此,擴散現象能在固體之間發生,故A錯誤; B、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確;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不變,故C正確;D、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正確。故選A。4.(2019深圳市龍崗區中考一模)我們常常受到“二手煙”的危害,我們之所以聞到“二手煙”是因為()。A一切物體都是由分子組成;B分子間存在間隙;C分子間存在斥力和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D。【解析】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公共場合吸煙的時候,尼古丁能被在場的其它人吸收。故“二手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選D。5.(2019隨州市中考物理模擬)目前,各地十分關注空氣質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于2.5m的顆粒物,其浮在空中做無規則運動,很難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會進入血液對人體形成危害,下列關于PM2.5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溫度低于0C,PM2.5不具有內能;B. PM2.5在空氣中的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C. 顆粒之間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D. PM2.5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答案】D。【解析】A、環境溫度低于0時,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PM2.5內能不為零,故A說法錯誤; B、PM2.5是固體小顆粒,不是分子,PM2.5在空氣的運動不屬于分子熱運動。故B說法錯誤; C、PM2.5是指直徑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態顆粒物,不是分子,PM2.5在空氣中運動,不屬于分子無規則運動,屬于機械運動,故C說法錯誤; D、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PM2.5是指直徑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態顆粒物,所以PM2.5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故D說法正確。故選D。6.(2019深圳市龍崗區中考一模)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熱量;D0的冰沒有內能【答案】A。【解析】A、同一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故A正確;B、熱量是一過程量,描述它的術語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不正確;C、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因此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不一定要從外界吸收熱量,可能是對物體做功導致的。故C不正確;D、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所以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故D不正確。故選A。7(2019深圳市龍崗區中考一模)如圖所示,將試管中的水加熱一段時間后,木塞向外飛出,則在此過程中()。A木塞飛得越高,木塞的分子勢能越大;B酒精燃燒產生的內能小于木塞的機械能;C水蒸氣內能轉化為木塞機械能;D木塞向外飛出的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增大【答案】C。【解析】A、木塞飛得越高,木塞的勢能越大,木塞具有的內能大小與勢能無關,故A錯誤;B、酒精燃燒是將酒精內部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釋放出來,由于熱量的散失,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木塞的機械能,酒精燃燒產生的內能大于飛出后木塞的機械能,故B錯誤;CD、木塞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對塞子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會減小,故C正確,D錯誤。故選C。8(2019連云港市贛榆區中考一模)濃情五月,粽香四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我們隔著很遠就能聞到粽子的香味,下列選項中與該現象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秋風拂過,樹葉紛紛下落;B打掃衛生,教室里塵土飛揚;C傍晚時分,村里裊裊炊煙;D糖放水里,一會兒整杯水變甜【答案】D。【解析】A、樹葉的運動,是物體的運動,不是組成樹葉的分子的運動,故A錯誤。B、打掃衛生,教室里塵土飛揚,是物體的運動,故B錯誤。C、煙囪里冒出的黑煙在空中飄蕩,其中的黑煙是煙塵顆粒,而不是分子,故C錯誤。D、糖放水里,一會兒整杯水變甜,是分子不停運動的結果,故D正確。故選D。9(2019遼陽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下列有關熱量、內能、比熱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傳遞;B物體吸熱,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C一杯水結冰,比熱容不變;D炎熱的夏天在室內地上灑水感到涼爽,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答案】B。【解析】A、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內能大的物體溫度不一定高;故A錯誤;B、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但溫度可能不變,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故B正確;C、水化成冰,狀態發生變化,比熱容也會改變,故C錯誤;D、炎熱的夏天,在室內地面上灑水,水蒸發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使人感到涼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故D錯誤。故選B。10(2019菏澤市中考物理模擬)利用吸盤式掛衣鉤把干凈的玻璃板掛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使玻璃板下表面接觸水面,然后稍微向上拉玻璃板,玻璃板未離開水面,如圖所示。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F,其原因是()。A玻璃板沾水變重了; B玻璃板受到浮力的作用;C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氣原壓力;D玻璃板下表面與水之間存在分子引力【答案】D。【解析】向上提起彈簧測力計時,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大一些。故選D。11(2019濟南市歷城區中考一模)“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國新疆地區特有的氣候特征,利用下列哪個物理概念更好的解釋此現象()。A密度B比熱容C熱值D質量【答案】B。【解析】“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諺語反映了我國新疆的某些地區夏季晝夜氣溫變化顯著,我國新疆某些地區都是沙漠或沙石,沒有水,沙石的比熱容遠遠小于水的比熱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樣多的熱量溫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溫度很高;同樣,沙石放出同樣多的熱量溫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溫度很低,需穿皮襖。故選B。12.(2019濟寧市中考物理三模)如圖所示的現象中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甲圖:抽去玻璃隔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這是氣體的擴散現象;B. 乙圖:試管內的水沸騰后,軟木塞從試管口飛出時,軟木塞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 丙圖:緩慢向上提拉與水面接觸的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D. 丁圖:橡膠寒被推出時,瓶內有白霧產生,這是因為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答案】B。【解析】A、甲圖:抽去玻璃隔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這是氣體的擴散現象,說明了氣體分子的運動,故A正確; B、乙圖:試管內的水沸騰后,軟木塞從試管口飛出時,是因為試管內的水蒸氣膨脹做功,內能轉化成軟木塞的機械能,故B錯誤; C、丙圖:緩慢向上提拉與水面接觸的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說明分子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間存在引力,故C正確; D、丁圖:瓶內氣體膨脹對活塞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瓶口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白霧,故D正確。故選B。13(2019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二模)舌尖上的中國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炒、蒸、拌烹調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正確的是()。A煎: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B炒: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D拌: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則運動【答案】C。【解析】A、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炒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能增加,該選項說不正確;C、蒸是通過熱傳遞(水蒸氣的熱傳給榆錢飯)和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該選項說法正確;D、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了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14.(2019泰安市中考最后一模)關于物體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它的內能一定減少;B. 任何兩個物體間,都會發生熱傳遞;C. 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D. 相同質量、相同溫度的物體,它們的內能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A、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它的內能一定減少,該選項說法正確; B、只有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才會發生熱傳遞,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任何溫度的物體都具有內能,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相同質量溫度相同的物體,處于不同的狀態時,其內能可能不同,例如一定質量的冰熔化成水的過程,盡管溫度不變,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吸熱,因此水的內能比冰的內能大,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A。15(2019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一模分)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內能減少,它的溫度一定降低;B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C內能小的物體不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D熱機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答案】D。【解析】A、晶體凝固過程,放熱內能減小,但溫度不變,故A錯誤;B、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通過外界對物體做功,也可能是從外界吸收熱量導致的,故B錯誤;C、內能小的物體,可能溫度高,所以它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故C錯誤;D、熱機做功沖程中,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正確。故選D。16(2019濰坊市青州市中考一模)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B物體溫度為0時,其內能一定不為零;C物體溫度越高,具有熱量越多;D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答案】B。【解答】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升高,可能不變,如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A錯誤;B、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所以物體溫度為0時,其內能一定不為零,故B正確;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描述它的術語是“吸收”或“放出”,不能說具有熱量,故C錯誤;D、物體的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故D錯誤。故選B。17(2019山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D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答案】D。【解析】A、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的比熱容小,吸熱能力弱,故A錯誤。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加熱時間決定的。故B錯誤。C、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據Qcmt,水吸收的熱量多。故C錯誤。D、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據Qcmt,末溫低的物質比熱容大,吸熱能力強。故D正確。故選D。18.(2019吉林省九年級物理名校調研系列卷)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堅持在睡前用熱水適當泡洗,可以增強體質。腳剛放入熱水中,腳的內能變化以及變化方式分別是( )。A. 減小,熱傳遞;B. 增大,熱傳遞;C. 增大,做功;D. 減小,做功【答案】B。【解析】腳在熱水中,由于溫度不同,熱水的內能傳遞給腳,則腳的內能增大,改變內能的方式是熱傳遞。 故答案為B。二、填空題19(2019涼山州中考一模)質量和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經同一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后甲的溫度大于乙的溫度,則甲液體的比熱容 乙液體的比熱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乙液體的質量為1kg,初溫為20,加熱一段時間后溫度升高到50,吸收的熱量為1.26105J,則乙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答案】小于;4.2103。【解析】(1)由題可知,同一加熱器加熱時間相同時,即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甲的溫度升高的快;根據Q吸cmt可知,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吸熱也相同的情況下,比熱容小的物質升溫快;所以,甲的比熱容小,乙的比熱容大;(2)由Q吸cm(tt0)得,乙液體的比熱容:c4.2103J/(kg)。故答案為:小于;4.2103。20.(2019保定市初三模擬沖刺)墨水滴人清水中,很快整杯水變紅了,這說明了組成物質的分子在________,進一步分析此現象,還能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________。在燒杯中裝入300g初溫為20水,測得水的溫度,然后用酒精燈給水加熱。直至水沸騰(標準大氣壓下),則水的內能增加了________J。設酒精燈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則需要燃燒________g的酒精。(q酒=3.0X 107Jkg,c水=4.2103J(kg) 【答案】 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空隙;1.008105;3.36。【解析】墨水滴入清水中,很快整杯水變紅了,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同時墨水的分子分布到水分子的間隙中,還能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間隙;水的內能增加值等于水吸收的熱量:Q吸=cmt=4.2103J/(kg)0.3kg(100-20)=1.008105J;由題知,酒精燈發出的熱量全被水吸收,即Q放=Q吸 ,根據Q放=m酒精q可知需要酒精的質量:m酒精=3.3610-3kg=3.36g。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