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精選專題2.1光現(xiàn)象知識精析和挖空練 附答案.doc
專題2.1 光現(xiàn)象丨知識精析丨挖空練知識點一:光的直線傳播1.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 ,光源可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也認為是,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 ,1光年3600s243653108m/s=9.461015m。4.小孔成像是光的 的例證。如圖,物體發(fā)出的光通過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 、上下 的 。這就是小孔成像。5.小孔成像的規(guī)律是: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縮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縮小)。【真題跟蹤一】(2019蘇州)下列現(xiàn)象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是()。A.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 B.物體在陽光下有影子C.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彎折”【答案】B。【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現(xiàn)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故B符合題意;C、玻璃幕墻對陽光發(fā)生鏡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C不符合題意;D、筷子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B。【真題跟蹤二】(2019湘潭)下列現(xiàn)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墻上的“手影” B露珠下的“葉脈” C水中的“倒影” D “折斷”的鉛筆【答案】A。【解析】A、手影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xiàn)出陰影區(qū)域,就是影子。故A符合題意;B、露珠相當于放大鏡,通過露珠觀察葉脈,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從水中鉛筆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鉛筆的虛像,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感覺折斷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真題跟蹤三】(2019濰坊)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蘋果的影子B海市蜃樓C平面鏡中的像D水中筷子“變彎”【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蘋果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平面鏡中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水中筷子“變彎”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知識點二:光的反射1.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兩種介質(zhì)交界面(或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 原來的介質(zhì)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1)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同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cè)(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反射時,若光逆著原來反射光線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則反射光線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照射出去。這說明,光路是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線平行反射的叫 ;如鏡子、平靜的水面等;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xiàn)象叫 。當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射到粗糙的表面時,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線雖然互相平行,由于各點的法線方向不同,造成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無規(guī)則地反射,這種反射稱之為“漫反射”。很多物體,如植物、墻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來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就會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來是平行的太陽光被這些表面反射后,彌漫地射向不同方向。6.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 ;當平行光照射時,鏡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線是發(fā)散的,向各個方向都有。【真題跟蹤一】(2019海南)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答案】B。【解析】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符合題意;C“手影游戲”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放大觀察”是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yīng)用,而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應(yīng)選B。【真題跟蹤二】(2019岳陽)下列四幅圖片中,現(xiàn)象與解釋對應(yīng)正確的是()。A雕像的影子-光的折射B橋的倒影-光的反射C露珠-汽化D霧凇-凝固【答案】B。【解答想】A、雕像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橋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正確。C、露珠是空氣中紅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B。【真題跟蹤三】(2018濱州)請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作出AB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保留作圖痕跡。【解析】先作出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知識點三:平面鏡成像1. 平面鏡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成像規(guī)律是:(1)像與物大小 ;(2)像到鏡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 ;(3)像與物的對應(yīng)點的連線與鏡面 ;(4)像與物左右位置 ;(5)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實像、虛像)。具體總結(jié)就是十個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虛像。2.虛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線,其 的集合點形成的像,如上圖所示;虛像能用眼睛直接觀看,但不能用光屏 ;實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看。3.利用光的反射現(xiàn)象,反射面為 的叫平面鏡,反射面為 一部分的叫球面鏡。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鏡叫做 ;凸面鏡對光有 作用,常用作汽車觀后鏡來擴大視野。5.利用球面的內(nèi)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鏡叫做 ;凹面鏡對光有 作用,常用作太陽灶、探照燈等。【真題跟蹤一】(2019溫州)窗玻璃上趴著一只壁虎(如圖),水平向右推窗,當壁虎隨窗玻璃一起向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豎直向上 B.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答案】A。【解析】當壁虎隨窗玻璃一起向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壁虎和玻璃之間相對靜止的,壁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豎直方向上壁虎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故選A。【真題跟蹤二】(2019瀘州)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本實驗中器材M應(yīng)選擇______來完成實驗。(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2)小明豎直放好點燃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分別記錄A和B的位置;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實驗中如果蠟燭A靠近器材M,則蠟燭B應(yīng)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器材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答案】(1)玻璃板;(2)不能;(3)靠近。【解析】(1)實驗時選擇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時觀察到像和代替蠟燭A的蠟燭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實驗中,如果蠟燭A靠近玻璃板M,蠟燭A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M,為了使蠟燭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則蠟燭B應(yīng)靠近器材M。故答案為:(1)玻璃板;(2)不能;(3)靠近。【真題跟蹤三】(2019菏澤)小明站在穿衣鏡前1.5m處,他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一個等大的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__m。(玻璃厚度忽略不計)【答案】虛;3。【解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5m,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5m,所以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3m。故答案為:虛;3。知識點四:光的折射1.當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在另一種介質(zhì)中傳播方向發(fā)生 的現(xiàn)象叫 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發(fā)生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上,但光線在每種介質(zhì)內(nèi)是直線傳播的。光從一種介質(zhì) 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其傳播方向不改變(改變、不改變)。3.入射光線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的交點(O),叫入射點;入射光線AO與法線NN夾角()叫 ;折射光線OC與法線NN的夾角()叫 。4.光的折射定律:1)在折射現(xiàn)象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 );3)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質(zhì)(玻璃、水晶等)時,折射角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當光從水或其它透明物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5.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折射現(xiàn)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變淺;在岸上看到的魚接近于水面;透過玻璃磚看物體發(fā)生了錯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彎折了;“海市蜃樓”現(xiàn)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真題跟蹤一】(2019遂寧)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C.筷子在水面“折斷”;D.白天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答案】C。【解析】A、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合題意。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合題意。C、筷子在水面“折斷”是由于水面下的筷子反射的光進入空氣時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C符合題意;D、我們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反射的不同色光進入了人的眼睛,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D不合題意。故選C。【真題跟蹤二】(2019福建)圖中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觀后鏡中汽車的像 D放大鏡下樹葉的像【答案】D。【解析】考查光現(xiàn)象判斷,屬于簡單題。放大鏡是凸透鏡,用放大鏡觀察物體光線發(fā)生偏折屬于光的折射,所以選D。【真題跟蹤三】(2019貴港)如圖所示,OA是入射光線AO的折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BO的反射光線和該入射光線在水中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答案】如圖所示。【解析】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即可畫出光線BO的反射光線;根據(jù)光的折射定律即可大致畫出光線BO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知識點五:光的色散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單一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叫 。2.不同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時偏折程度 ,紅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 ,偏折由小到大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3.生活中的色散現(xiàn)象:如雨后的彩虹、潑向空中的水變得五顏六色、在陽光下肥皂泡變成彩色等等都是光的色散實例,其原因是太陽光被空氣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4.太陽光由 七種顏色組成,它是復(fù)色光。5.把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產(chǎn)生各種顏色的光,這個現(xiàn)象叫做色光的混合(彩色電視機的彩色畫面的形成)。 也叫光的三原色。【真題跟蹤一】(2019益陽)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光仍按原來方向傳播;B光將向斜上方偏轉(zhuǎn);C在光屏上呈現(xiàn)各種色光;D光屏上只呈現(xiàn)紅、綠、藍三種色光【答案】C。【解析】當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光將向斜下方偏折,如圖所示;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真題跟蹤二】(2019哈爾濱)關(guān)于光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漫反射不遵從光的反射定律 B.小貓叉不到魚,是因為看到魚變深的虛像C.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 D.近視眼需要用凸透鏡矯正【答案】C。【解析】A:漫反射是當光照射到粗糙不平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xiàn)象,但漫反射照樣遵循反射定律;故A錯。B小貓看到的魚是魚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水折射后發(fā)生了偏折,看到的魚變淺了,而不是變深了;故B錯。C白光是復(fù)色光,各顏色的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發(fā)生偏折程度不同,故發(fā)生了色散現(xiàn)象;C的表述正確。D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故D錯。正確答案是C。【真題跟蹤三】(2018遂寧)下列光現(xiàn)象與其成因?qū)?yīng)正確的是(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魚翔淺底一一光的直線傳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鏡花水月一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確;B、魚翔淺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錯誤;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C錯誤;D、鏡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A。考點一:光的直線傳播光的直線傳播是常考熱點,有關(guān)考題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線傳播的認識和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上,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樹林中的光斑、日食、月食等都是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光的直線傳播作為一個考題不多,常見的是作為一個知識點出現(xiàn),并與其他光現(xiàn)象知識點或其他知識點結(jié)合組成一個題目。主要題型是選擇題和填空題;選擇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的概念居多,填空題考查學生認識現(xiàn)象的較多。【典例一】(2019瀘州)下面四幅圖選自我們的物理課本,對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B C DA.如圖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勻糖水中的徑跡,說明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一定沿曲線傳播;B.圖中光發(fā)生漫反射時的光線看起來雜亂無章,因此光漫反射時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如圖是平面鏡成虛像的光路圖,因此平面鏡成的虛像是反射光線實際相交而成的;D.如圖是小貓叉魚的圖片,小貓眼中看到魚的像比魚的實際位置要淺一些【答案】D。【解析】A、光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糖水中的傳播徑跡是彎曲的,故A錯誤;B、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錯誤;C、平面鏡成像的實質(zhì)是物體發(fā)出的光被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但不是光線實際相交而成的。故C錯誤;D、小貓看到的水中的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虛像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則小貓看到魚的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一些。故D正確。故選D。【典例二】(2018泰安)下列現(xiàn)象中,對應(yīng)的物理知識是“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C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D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可以產(chǎn)生彩色光帶【答案】A。【解析】A、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故A正確;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錯誤;C、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D、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可以產(chǎn)生彩色光帶,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D錯誤。故選A。【典例三】(2018威海)下列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說法,錯誤的是(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樹下光斑-光沿直線傳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 黑板反光-是因為光在黑板的某部分發(fā)生了鏡面反射,反射光線較強,造成晃眼,故A錯誤;B. 水中倒影-即平面鏡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確;C. 樹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故C正確;D. 雨后彩虹-即光的色散現(xiàn)象,由光的折射而形成,故D正確;故A符合題意。【典例四】(2018龍東)下列現(xiàn)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鑿壁借光;B漁民叉魚;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答案】A。【解析】A、鑿壁借光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漁民叉魚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緣故,故B不符合題意;C、水中倒影,是由平靜的水面形成的,屬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題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其實質(zhì)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合題意。故選A。考點二:光的反射中考中,有關(guān)本考點的考題主要集中在光的反射規(guī)律、生活中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光的反射實驗驗證。從常考題型方面來看,對生活中的常見光的反射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概率很高,并經(jīng)常以選擇題出現(xiàn);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也屬于常考內(nèi)容,并以填空題出現(xiàn)較多;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驗證,屬于實驗探究題。對光的反射考查除了實驗探究題外,一般情況下光的反射和光現(xiàn)象其他知識點組成一個考題,單獨作為一個考題不多。同時還應(yīng)注意的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也較多的出現(xiàn)在作圖題中。【典例一】(2019湖州)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光學現(xiàn)象。下列現(xiàn)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樹蔭下的圓形光斑;B水中樹的倒影;C.夕陽下欄桿的影子;D.放大鏡放大的地圖【答案】B。【解析】A、樹葉與樹葉之間會形成很多小的縫隙,太陽光從這些小縫隙中照射下來,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所以在地面上會形成太陽的像(即圓形光斑),且是倒立的實像,不符合題意;B、水中樹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C、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xiàn)出陰影區(qū)域,就是影子,不符合題意。D、用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變大了,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二】(2018長沙)下圖中與光的反射有關(guān)的是( )。甲 乙 丙 丁A如圖甲所示,透過樹叢的光束;B如圖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C如圖丙所示,雨過天晴,掛在天空的彩虹;D如圖丁所示,把平面鏡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匯聚太陽光的塔式太陽能電站【答案】D。【解析】A如圖甲所示,透過樹叢的光束,錯誤,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 B如圖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錯誤,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如圖丙所示,雨過天晴,掛在天空的彩虹,錯誤,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D如圖丁所示,把平面鏡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匯聚太陽光的塔式太陽能電站,正確,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選D。【典例三】(2018南京)按要求作圖(請保留作圖痕跡):如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經(jīng)互相垂直的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路。【解析】過入射點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線,再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注意反射光線到達下面的反射面再次進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線與原入射光線平行,法線用要用虛線,如圖所示:【典例四】(2018淄博)小明利用下圖中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E和F連接起來的,可繞ON折轉(zhuǎn)。(1)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yīng)把紙板ENF與平面鏡 放置,圖中的入射角是 度。(2)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颍偰茉诩埌迳嫌^察到入射光平面鏡和反射光的徑跡,由此小明得出結(jié)論: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小明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是否合理? ,說明理由: 。(3)若讓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答案】(1)垂直;40;(2)不合理;應(yīng)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zhuǎn),再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3)OA。【解析】(1)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yīng)把紙板ENF與平面鏡 垂直放置,圖中的入射角是9050=40。(2)不合理。實驗中要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應(yīng)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zhuǎn),再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3)讓光線逆著反射光線射向鏡面,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線逆著原入射光線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1)垂直;40;(2)不合理;應(yīng)將紙板F沿法線方向折轉(zhuǎn),再次觀察紙板上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3)OA。考點三:平面鏡成像中考中,有關(guān)本節(jié)知識點的考題主要集中在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和平面鏡應(yīng)用上,并經(jīng)常看到平面鏡成像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等問題。從常考題型方面來看,對平面鏡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經(jīng)常以填空題出現(xiàn);對平面鏡應(yīng)用也屬于常考內(nèi)容,并以選擇題出現(xiàn)較多。至于對面鏡的考查雖然出現(xiàn)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現(xiàn)過此類考題。【典例一】(2019菏澤)小明站在穿衣鏡前1.5m處,他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一個等大的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__m。(玻璃厚度忽略不計)【答案】虛;3。【解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5m,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1.5m,所以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3m。故答案為:虛;3。【典例二】(2019溫州)窗玻璃上趴著一只壁虎(如圖),水平向右推窗,當壁虎隨窗玻璃一起向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豎直向上 B.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答案】A。【解析】當壁虎隨窗玻璃一起向右勻速移動的過程中,壁虎和玻璃之間相對靜止的,壁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豎直方向上壁虎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故選A。【典例三】(2019瀘州)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本實驗中器材M應(yīng)選擇______來完成實驗。(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2)小明豎直放好點燃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分別記錄A和B的位置;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實驗中如果蠟燭A靠近器材M,則蠟燭B應(yīng)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器材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答案】(1)玻璃板;(2)不能;(3)靠近。【解析】(1)實驗時選擇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時觀察到像和代替蠟燭A的蠟燭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平面鏡成虛像,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3)實驗中,如果蠟燭A靠近玻璃板M,蠟燭A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M,為了使蠟燭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則蠟燭B應(yīng)靠近器材M。故答案為:(1)玻璃板;(2)不能;(3)靠近。【典例四】(2018南京)按要求作圖(請保留作圖痕跡):如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經(jīng)互相垂直的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路。【解析】過入射點垂直于反射面作出法線,再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注意反射光線到達下面的反射面再次進行反射,而且最后的反射光線與原入射光線平行,法線用要用虛線,如圖所示:考點四:光的折射中考中,有關(guān)考點的考題主要集中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判斷、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圖、光的折射實驗探究幾個方面。從常考題型方面來看,光的折射現(xiàn)象常考題型是選擇題,出現(xiàn)概率也很高;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有選擇題、填空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折射現(xiàn)象解釋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作圖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掌握程度,難度一般不大;光的折射實驗探究也曾出現(xiàn),主要考查驗證光的折射定律、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釋實驗過程、實驗方法等知識。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折射現(xiàn)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變淺;在岸上看到的魚接近于水面;透過玻璃磚看物體發(fā)生了錯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彎折了;“海市蜃樓”現(xiàn)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典例一】(2018棗莊)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其實詩人觀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實際位置(如圖所示),而是太陽光經(jīng)過不均勻的大氣層發(fā)生了 所成的像,太陽實際在圖中 (選填“甲”或“乙”)的位置。【答案】折射; 乙。【解析】太陽落山時,太陽的實際位置在地平線下面,但太陽光經(jīng)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發(fā)生了折射,通過折射我們看見了太陽的虛像(即觀察到的落日),此時,太陽的實際位置在圖中的乙位置。故答案為:折射; 乙。【典例二】(2018東營)面對清澈見底、看起來不過齊腰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人千萬不要貿(mào)然下去,因為人們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實際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圖能正確解釋此現(xiàn)象的是( )。【答案】C。【解析】A、人們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實際深度并不相同,是因為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而圖中表示的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里,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圖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錯誤;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fā)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看到的是變淺的池底的虛像,即池水的實際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圖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虛像的上方,故B錯誤,故C正確。D、人們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實際深度并不相同,是因為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而圖中表示的是光從空氣斜射入水里,故D錯誤。故選C。【典例三】(2018德陽)從空氣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線,在水面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給出了反射光線,請你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解析】先過反射點O垂直水面作出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cè)的空氣中畫出入射光線,然后再根據(j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典例四】(2018瀘州)一束平行光從水中射入空氣,OP是其中的一條反射光線,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光線OP的光路圖是()。【答案】B。【解析】由題知,OP是一束平行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時的一條反射光線,所以入射光線應(yīng)在法線右側(cè)的水中,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也相等(均為60);折射光線應(yīng)在法線左側(cè)的空氣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以上分析可知,B圖正確。A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錯誤;C圖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法線的同側(cè),故C錯誤;D圖中反射角與入射角不相等,故D錯誤。故選B。【典例五】(2017安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用來研究光從水中斜射到與空氣的分界面時所發(fā)生的光現(xiàn)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圍內(nèi)由小變大,會發(fā)現(xiàn)折射角r (填寫變化規(guī)律),且折射角總是大于相應(yīng)的入射角;(2)當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時,折射角r會達到最大值,該最大值是 ;(3)若繼續(xù)增大入射角i,將會發(fā)現(xiàn)不再有 光線,而只存在 光線。【答案】(1)增大;(2)90;(3)折射、反射。【解析】光的折射規(guī)律:光線從一種介質(zhì)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在兩種介質(zhì)的交界面上會發(fā)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當光從水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射角大于入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會增大,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折射角大于90;如果繼續(xù)增大入射角,空氣中不再有折射光線存在,此時只存在反射光線。考點五:光的色散中考中,有關(guān)本考點的考題主要集中在光的色散現(xiàn)象判斷、生活中的色散現(xiàn)象。從常考題型方面來看,光的色散常考題型是選擇題,出現(xiàn)概率也較高。生活中的色散現(xiàn)象:如雨后的彩虹、潑向空中的水變得五顏六色、在陽光下肥皂泡變成彩色等等都是光的色散實例,其原因是太陽光被空氣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典例一】(2018臨沂)下列現(xiàn)象與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BCD【答案】C。【解析】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導致的。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凸透鏡成像的過程,實際上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確;D、手影游戲,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C。【典例二】(2018遂寧)下列光現(xiàn)象與其成因?qū)?yīng)正確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魚翔淺底一光的直線傳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鏡花水月一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確;B、魚翔淺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錯誤;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C錯誤;D、鏡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D錯誤。故選A。【典例三】(2019哈爾濱)關(guān)于光學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A.漫反射不遵從光的反射定律 B.小貓叉不到魚,是因為看到魚變深的虛像C.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生色散 D.近視眼需要用凸透鏡矯正【答案】C。【解析】A:漫反射是當光照射到粗糙不平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xiàn)象,但漫反射照樣遵循反射定律;故A錯。B小貓看到的魚是魚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水折射后發(fā)生了偏折,看到的魚變淺了,而不是變深了;故B錯。C白光是復(fù)色光,各顏色的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發(fā)生偏折程度不同,故發(fā)生了色散現(xiàn)象;C的表述正確。D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故D錯。正確答案是C。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