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精選專題10.1運動和力知識精析和挖空練 附答案.doc
專題10.1 運動和力丨知識精析丨挖空練知識點一: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 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2)牛頓第一定律對任何物體都適用,不論固體、液體、氣體。(3)力是改變物體 的原因,力不是 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4)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 (保持它的運動狀態)。(5)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 (保持它的靜止狀態)。3.慣性:物體保持原來 不變的性質;即運動的物體要保持它的運動狀態,靜止物體要保持它的靜止狀態。4.慣性的理解:(1)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 (靜止的物體具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具有慣性)。牛頓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狀態的性質,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2)慣性是物體本身的 ,慣性的大小與物體 大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質量越大的物體其運動狀態越難改變。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 、運動 、 及受力情況無關。(3)慣性是一種屬性,它不是 。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5.防止慣性的現象:汽車安裝安全氣襄, 汽車安裝安全帶;利用慣性的現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拍打衣服可除塵。【真題跟蹤一】(2019河北)圖所示與慣性有關的做法中,屬于防止因慣性造成危害的是( )。A系安全帶 B旋轉生、熟雞蛋C跳遠 助跑 D撞擊錘柄【答案】A。【解析】A、汽車駕駛員和乘客必須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汽車突然減速時,人由于慣性而帶來傷害,故A符合題意;B、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轉動雞蛋,離手后觀察它的轉動情形;如果轉動順利,則為熟蛋,如果轉動不順利,則為生蛋,這屬于利用慣性,故B不符合題意;C、跳遠時助跑,即原來運動員是運動的,當其起跳后,由于慣性,會仍然保持運動狀態,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屬于利用慣性,故C不符合題意;D、錘頭松動時,把錘柄的一端在凳子上撞幾下,即該過程中,錘頭和錘柄都處于運動狀態,當錘柄撞擊到地面時運動停止,而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運動狀態,從而使錘頭套緊,屬于利用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真題跟蹤二】(2018煙臺)關于慣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B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嚴禁超速,是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答案】A。【解析】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故A正確;B、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慣性造成的危害,不能減小慣性,慣性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B錯誤;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乘客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C錯誤。D、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狀態、速度等因素無關,故D錯誤。故選A。【真題跟蹤三】(2019邵陽)同學們對運動場上出現的現象進行了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百米運動員沖過終點時,由于受到慣性力的作用不會立即停下來;B拋出去的籃球會在空中繼續運動,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滾越慢,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為了增大慣性【答案】B。【解析】A、百米運動員沖過終點時,由于具有慣性不會立即停下來。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A錯誤;B、拋出去的籃球會在空中繼續運動,是因為籃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B正確;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滾越慢,即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C錯誤;D、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故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是利用了慣性,但不能增大慣性,故D錯誤。故選B。知識點二:二力平衡1.平衡力: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2.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且處于 ,這種情況叫做二力平衡。3.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在 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簡單的說就是:同體、等大、反向、共線。4.平衡狀態: 和 叫平衡狀態。5.生活中處于平衡狀態的例子靜止的物體,物體受到的 與其受到的另一個力是平衡力。如在桌面上的碗、靜止在空中的氣球等。勻速運動的物體,在 上物體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如在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傳動帶上的物體等。【真題跟蹤一】(2017德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車已經進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關于小汽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在水平公路上靜止時,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汽車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駛時,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小于汽車的重力;C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時,所受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是為了減小慣性【答案】B。【解析】A:汽車靜止在路面上時,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小汽車高速行駛時,小汽車上方空氣流動大于下方的空氣流動,因此小汽車在豎直方向上受支持力和空氣向上的托力的作用,因此小汽車對路面的壓力小于汽車的重力,故B正確。C:汽車在水平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時,所受牽引力與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慣性只有與質量有關,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使用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不是為了減小慣性,而是為了減小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故D錯誤。【真題跟蹤二】(2019武威)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子彈從槍膛射出后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子彈受到慣性作用;B.小張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課桌沒推動,則他的推力小于課桌受到的摩擦力;C.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乒乓球運動員用球拍擊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改變球的運動狀態【答案】C。【解析】A、子彈從槍膛射出后能繼續前進是因為子彈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A錯誤;B、桌子沒動,即為靜止狀態,即平衡狀態,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對是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這兩個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錯誤;C、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對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乒乓球運動員用球拍擊球,球拍的作用力不僅能夠使球改變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球的形狀。故D錯誤。故選C。【真題跟蹤三】(2019邵陽)一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B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D。【解析】A、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且大小也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受到的推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且大小也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的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知識點三:摩擦力1.摩擦力:兩個互相 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 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 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 ;摩擦力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2)摩擦力的大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大小和接觸面的 有關。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滑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之間有 時,產生的摩擦力。(4)滾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發生 時,產生的摩擦力。(5)靜摩擦力: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有相對運動 ,但它們之間處于相對靜止時產生的摩擦力。2.摩擦力應用(1)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 、接觸面 、變滾動為 。(2)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 、使接觸面變 、變滑動為 (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3)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 比 小得多。【真題跟蹤一】(2019菏澤)下列關于摩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答案】B。【解析】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發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A錯誤;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之間發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B正確;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向后蹬地,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腳與地面間的摩擦是靜摩擦,故C錯誤;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發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D錯誤。故選B。【真題跟蹤二】(2019貴港)個重5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箱子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N;當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時,箱子所受合力的大小為________N。【答案】等于;8。【解析】箱子在水平地面上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因為箱子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當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時,由于摩擦力仍然為10N,所以箱子所受合力為8N。【真題跟蹤三】(2019岳陽)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實驗中,(1)如圖,將長方體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滑動摩擦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2)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下表:序號木塊放置情況挾觸面壓力F/N彈簧測力計示數/N1平放木板41.22平放木板61.83平放木板82.44側放木板82.45平放木板上鋪棉布62.66平放木板上鋪毛巾63.2分析2、5、6三組實驗數據,可得到相關結論,下列實例與結論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分析______(填序號)兩組數據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分析1、2、3三組實驗數據,可以寫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系式為:f=______。【答案】(1)等于;(2)B;3、4;0.3F。【解析】(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時,木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2)分析序號2、5、6三組數據可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摩擦力越大; 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加摩擦力的,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相同,改變接觸面的大小,所以需分析3、4兩組數據; 分析1、2、3三組實驗數據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摩擦力越大,且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即,由此可以得出:f=0.3F。故答案為:(1)等于;(2)B;3、4;0.3F。考點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點,也是常考熱點,在本章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本節包含兩個重要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兩者是不可分割兩個知識點,是互相關聯而又互相補充的知識。在本節復習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對牛頓第一定律的正確理解;二、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經常與二力平衡結合;三、物體不受力的含義;四、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慣性的例子。在歷年中考中,對“牛頓第一定律”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考查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常見有什么是牛頓第一定律、物體運動狀態不發生變化的理解等;(2)慣性:常見考查方式有:對利用和防止慣性的例子認識和解釋、影響物體慣性大小的因素、對物體慣性的理解等。本節在中考中出現的概率很高,歷年考試一般都會出現此類考題,并且出現形式多樣。中考主要題型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選擇題以考查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對慣性的理解居多,填空題以考查慣性居多。所以,在復習中,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本章的知識點、考點和考查方式。【典例一】(2018煙臺)關于慣性,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B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嚴禁超速,是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答案】A。【解析】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故A正確;B、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慣性造成的危害,不能減小慣性,慣性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B錯誤;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乘客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C錯誤。D、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狀態、速度等因素無關,故D錯誤。故選A。【典例二】(2018淄博)下列有關排球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運動員在發球時,手對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對手的力;B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排球將靜止;C排球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變快,慣性變大;D排球觸網后方向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答案】D。【解析】A、用手擊打排球時,手對排球的力和排球對手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以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排球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變快,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C錯誤;D、排球觸網受到力的作用,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即力改變了排球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故選D。【典例三】(2018青島)“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總結概括出這重要規律的科學家是()。A亞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頓D托里拆利【答案】C。【解析】牛頓在伽利略、笛卡爾的基礎上得到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所以此科學規律是牛頓得到的。故選C。【典例四】(2018濟寧)用如圖的實驗裝置,讓靜止的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觀察并記錄小車在三種不同木板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下圖是對在水平面上運動小車進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確的是____。(2)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順序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表。分析比較表中內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距離_____;深入分析發現,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由此進-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 ___ ___接觸面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小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s/cm毛巾大23.1棉布較大37.5木板小85.6(3)早在17世紀初期,意大利物理學家_____伽利略___ (填寫科學家名字) 就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過力和運動的關系。【答案】B;遠;勻速直線運動;伽利略。【解析】小車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的物體,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確;小車在三個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說明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上述實驗可推理得:如果運動的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實驗和科學推理的方法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故答案為:遠;勻速直線運動;伽利略。【典例五】(2018臨沂)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離港海試,向作戰艦艇邁出關鍵一步。當艦載機在甲板上著陸時,由于 會繼續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攔索的拉力才能盡快停止,說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在 防治噪聲。【答案】慣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人耳處。【解析】(1)艦載機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艦載機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由于慣性還會繼續向前滑行;(2)阻攔索的拉力使艦載機由運動變為靜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甲板上的工作人員要佩帶有耳罩的頭盔是為了人耳處減弱噪聲。故答案為:慣性;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人耳處。【典例六】(2018南京)下列現象中,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A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B拍打剛曬過的被子,灰塵脫落;C手中的石頭釋放后,下落得越來越快;D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車輪上纏繞鐵鏈【答案】B。【解析】A、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與慣性無關。故A錯誤;B、灰塵原來靜止,被子運動后,灰塵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狀態,故灰塵脫離出來。故B正確;C、手中的石頭釋放后,下落得越來越快,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與慣性無關。故C錯誤。D、汽車在結冰的路面行駛時,車輪上纏繞鐵鏈,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與慣性無關。故D錯誤;故選B。【典例七】(2018呼和浩特)如圖所示,一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和鐵塊對磁性平板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B拉力和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若一切力突然消失,鐵塊會一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D鐵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答案】C。【解析】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和鐵塊對磁性平板的吸引力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拉力和重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鐵塊原來是向上運動的,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鐵塊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鐵塊將一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D、鐵塊豎直向上運動,所以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故D錯誤。故選C。【典例八】(2018攀枝花)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對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和B對A向右的靜摩擦力,因為A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這兩個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N,故A錯誤;把AB看成一個整體,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兩力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兩個拉力,地面對B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典例九】(2018德陽)在水平軌道上有一輛實驗車,其頂部裝有電磁鐵,電磁鐵下方吸有一顆鋼珠。在實驗車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鋼珠因斷電下落。如圖是描述鋼珠下落的四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鋼珠下落的路徑。以實驗車為參照物,正確描述鋼珠下落路徑的示意圖是( )。A. B. C. D.【答案】B。【解析】鋼球隨實驗車在水平軌道上勻速向右行駛,當它落下前,速度與實驗車的速度一樣;當它下落時,由于慣性,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變,但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因此以實驗車為參照物時,鋼珠作自由落體運動。故選B。考點二:二力平衡二力平衡問題同樣是重要知識點,也是學習力學重點內容,并在本章、本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二力平衡與牛頓第一定律是不可分開的,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在力的方向上,物體一定處于靜止狀態或做勻速運動。本節包含兩個重要知識點:二力平衡條件和二力平衡的應用。在本節復習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平衡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二力不一定是同種性質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阻力等),但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在歷年中考中,對“二力平衡”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二力平衡的條件:考查學生對二力平衡概念的理解,此類考題在中考中占據很大的分量;(2)二力平衡的應用:二力平衡和物體運動狀態相結合,考查學生利用物體受力情況,分析物體運動狀態,或者利用物體運動狀態找出平衡力。本考點在中考中出現的概率很高,歷年考試一般都會出現此類考題,并且問題方式多樣。中考主要題型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選擇題以考查二力平衡條件概念和對平衡力的認識居多,填空題以考查力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居多。本節知識點一般單獨組成一個考題,在復習中,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本章的知識點、考點和考查方式。【典例一】(2018煙臺)一重力為G的熱氣球豎直勻速上升時,它所受到的浮力為F,受到的空力阻力為f,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G+fBF=G+fCFG+fDF=Gf【答案】B。【解析】熱氣球勻速上升時,受平衡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重力和阻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則浮力F等于重力G與阻力f之和,即:F=G+f。故選B。【典例二】(2018棗莊)如圖所示,小麗用力F把一才塊壓在豎直墻面上靜止,現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確的是()。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墻對木塊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小麗對木塊的壓力F和木塊對小麗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A只有正確B只有正確C只有正確D只有正確【答案】C。【解析】小麗對木塊的壓力和墻對木塊的彈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小麗對木塊的壓力和木塊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塊的重力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小麗對木塊的壓力和木塊對手的彈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選C。【典例三】(2019益陽)在野外用滑輪組拉越野車脫困時的情景如圖所示,有關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A車對地面的壓力與車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車拉滑輪組的力與滑輪組對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脫困必需2400N的拉力時,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1200N;D脫困必需2400N的拉力時,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800N【答案】C。【解析】解:A、車對地面的壓力與車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B、車拉滑輪組的力與滑輪組對車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D、由圖可知,n=2,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因為繩重和摩擦必然存在,所以繩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為1200N故C正確,D錯誤。故選C。【典例四】(2018臨沂)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塊用細線通過定滑輪與沙桶相連,當沙桶與沙的總質量為m時,物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mg;B物塊的重力與它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繼續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增大【答案】A。【解析】A、沙桶與沙的總重力為G=mg,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忽略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則物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為mg;因為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mg,故A正確;B、物塊的重力與它對桌面的壓力沒有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支持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D、繼續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故D錯誤。故選A。【典例五】(2018龍東)小明參加體育考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引體向上時,靜止掛在橫桿上的小明受到的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小明長跑時,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小明具有慣性;C墊排球時,排球向上彈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D墊排球時,小明感到手疼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C。【解析】A、引體向上時,靜止掛在橫桿上的小明受到的拉力和他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B、小明長跑時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小明具有慣性,故B正確;C、墊排球時,排球向上彈起,改變了排球的運動方向,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C錯誤;D、墊排球時,手對排球施加了力,同時排球也對小明的手施加了力,小明感到手疼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故選C。考點三:摩擦力摩擦力是重要知識點,也是學習力學重點內容,并在本章、本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摩擦力是與物體相對運動分不開的,所以,自然界中的任何活動,幾乎都要產生摩擦力,這也是學習摩擦力的重要性之一。本考點包含兩個重要知識點:摩擦力的概念和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所以,在本節復習中,大家一定要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和摩擦力的三要素;二是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并且此類問題也是常考考點。在歷年中考中,對“摩擦力”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考查對摩擦力概念的理解:如“摩擦力總是阻礙物理運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等,此類考題在中考中也曾有出現;(2)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摩擦力和減小摩擦力的例子,對此類問題進行判斷是常考熱點;多積累此類問題對應考具有很大幫助;(3)摩擦力大小的判斷或計算:在由靜摩擦力轉換為動摩擦力的時候,摩擦力大小會發生變化;在物體運動時,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以對摩擦力大小進行判斷;此類考題出現頻率也較高,希望引起注意;(4)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探究:對“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實驗探究”是力學實驗的重點內容,也是常考問題希望引起重視;其實解答此類問題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般不難解答。【典例一】(2019濰坊)如圖所示,用水平推力F將質量均為m的木塊A、B壓在豎直墻面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B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C木塊A受到墻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D若增大力F,則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變大【答案】BC。【解析】A、對B進行受力分析可知,B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對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對平衡力,因此,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為mg,其大小與F無關,故A錯誤;B、B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A對B的摩擦力,二者是一對平衡力,故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故B正確;C、把AB看成一個整體,其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與墻面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木塊A受到墻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故C正確;D、若增大力F,木塊仍保持靜止狀態,重力與摩擦力仍平衡,所以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D錯誤。故選BC。【典例二】(2018濰坊)(多選題)如圖所示,物體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受的摩擦力為0 B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CA對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 D地面對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為F【答案】BD。【解析】A、B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兩物體均處于平衡狀態,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以A為研究對象,由于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則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對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為F,故AC錯誤,B正確;(2)以B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對B的摩擦力與地面對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地面對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為F;故選BD。【典例三】(2018濱州)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找來了量程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兩塊(一塊光滑,另一塊粗糙),長方體木塊一塊(帶有掛鉤),鉤碼一盒,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B通過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C此實驗中應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一控制變量法;D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也不同【答案】D。【解析】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小。故測量摩擦力時,要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沿水平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A正確;B、比較甲乙兩圖,壓力大小相同,乙接觸面粗糙,乙測測力計示數大于甲的示數,可得出在保持壓力一定時,粗糙程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B正確;C、此實驗中應用了一種重要的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一控制變量法,B正確;D、因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故圖甲中用不同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大小相同,D錯誤。故選D。【典例四】(2018菏澤)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摩擦的是( )。A. 汽在輪胎劃有花紋 B.軸承中裝有滾珠 C.運動鞋底上的鞋釘 D.用力據緊球拍【答案】B。【解析】A. 汽在輪胎劃有花紋,是利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題意;B. 軸承中裝有滾珠,是用滾動摩擦來代替滑動摩擦,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C. 運動鞋底上的鞋釘,是利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題意;D. 用力據緊球拍,是利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五】(2018玉林)為了探究“當接觸面相同時,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 (選填“必須”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現,當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 (選填“有關”或“無關”)。次數123456A的重力(N)2.03.04.05.06.07.0測力計讀數(N)0.81.31.61.92.42.8(3)在實驗中小明通過改變物塊A的重力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上表。通過分析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為 。(結果保留1位小數)。【答案】(1)必須;等于;(2)無關;(3)大;0.4。【解析】(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在同一次實驗中,小明發現,當用不同的速度勻速拉物塊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3)通過表中數據分析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測力計示數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如果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的比值等于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則該接觸面的滑動摩擦系數為 =0.4。故答案為:(1)必須;等于;(2)無關;(3)大;0.4。【典例六】(2018岳陽)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勻速前進則( )。A木塊受到的重力與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水平桌面越粗糙,測力計示數越大;C木塊相對彈簧測力計是運動的;D測力計對木塊施力,木塊對測力計沒有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A木塊受到的重力與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錯誤,木塊受到的重力與木板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水平桌面越粗糙,測力計示數越大,正確,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木塊勻速運動時,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C木塊相對彈簧測力計是運動的。錯誤,木塊與彈簧測力計的位置沒有變化,相對靜止。D測力計對木塊施力,木塊對測力計沒有力的作用,錯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測力計對木塊施力,木塊對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