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精選專題11.1壓強知識精析和挖空練 附答案.doc
專題11.1 壓強丨知識精析丨挖空練知識點一:壓強1.壓力: 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1)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把物體放在桌面上,如果物體不受其它力作用,則壓力F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G。(2)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 壓力。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 。(1)壓強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壓強公式:。其中,壓強p的單位是 (簡稱為帕),符號是 ;壓力F的單位是牛,符號是N;S是受力面積(是兩物體的接觸部分),單位是米2,符號是m2。3.壓強的利用(1)增大壓強:當受力面積不變時, 壓力;當壓力不變時, 受力面積;壓力增大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都可以增大壓強。2.減小壓強:受力面積不變時, 壓力;壓力不變時, 受力面積;壓力減小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都可以減小壓強。【真題跟蹤一】(2019益陽)家用小轎車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車重1.2104N駕駛員及乘客共重3103N。在水平地面上小轎車對地面的壓強是( )。A3.00105Pa;B3.75105Pa;C1.20106Pa;D1.50106Pa【答案】B。【解析】汽車、駕駛員及乘客共重:G=1.2104N+3103N=1.5104N;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F壓=G=1.5104N;地面的受力面積:S=40.01m2=0.04m2;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3.75105Pa;故選B。【真題跟蹤二】(2019武威)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A.啄木鳥的嘴很尖細,可以減小壓強,從而鑿開樹干,捉到躲藏在深處的蟲子;B.打開高速行駛的大巴車車窗時,窗簾往外飄,是因為車外空氣流速大,壓強小;C.水壩修建為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減小;D.珠穆朗瑪峰頂的大氣壓強比蘭州市地面的大氣壓強大【答案】B。【解析】A、啄木鳥的嘴很尖細,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從而鑿開樹干,捉到躲藏在深處的蟲子,故A錯誤;B、看到車上窗簾往外飄,是因為車外空氣流速快壓強小,車內空氣流速慢壓強大,從而產生向外的壓力差,故B正確;C、水壩修建為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故C錯誤;D、珠穆朗瑪峰頂的高度大于蘭州市地面的高度,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因此珠穆朗瑪峰頂的大氣壓強比蘭州市地面的大氣壓強小,故D錯誤。故選B。【真題跟蹤三】(2019達州)如圖所示,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當物體C浸沒在水中時杠桿恰好水平靜止,A、B兩端的繩子均不可伸長且處于張緊狀態。已知C是體積為1dm3、重為80N的實心物體,D是邊長為20cm、質量為20kg的正方體,OA:OB2:1,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400cm2(g10N/kg),則下列結果不正確的是( )。A物體C的密度為8103kg/m3;B杠桿A端受到細線的拉力為70N;C物體D對地面的壓強為1.5103Pa;D物體C浸沒在水中前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了23Pa【答案】D。【解析】A、物體C的質量:mC8kg;物體C的密度:C8103kg/m3,故A正確;B、物體C排開水的體積:V排VC1103m3,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杠桿A端受到的拉力:FAGCF浮80N10N70N,故B正確;C、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得:FAOAFBOB,則杠桿B端受到細線的拉力:FBFA70N14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桿B端對D的拉力:F拉FB140N,D對地面的壓力:F壓GDFBmDgF拉20kg10N/kg140N60N,D對地面的壓強:p1.5103Pa,故C正確;D、物體C浸沒在水中前后,水的深度變化:h2.5cm0.025m,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值:p水gh1103kg/m310N/kg0.025m2.5102Pa,故D錯。故選D。知識點二:液體壓強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液體受 作用且具有 。2.液體壓強的測量:使用壓強計。3.液體壓強的規律:(1)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 都有壓強;(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 ;(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4)相同高度,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 有關。4.液體壓強公式: 。其中,是液體密度,單位是;是液體內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5.連通器: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1)原理:連通器里裝同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 。(2)連通器的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真題跟蹤一】(2019河南)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著底面積相等的甲、乙兩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壓強分別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則(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A。【解析】由題意知,兩容器中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面向平,則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根據p=gh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即p甲=p乙;又因為容器底面積相等,根據F=pS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真題跟蹤二】(2017烏魯木齊)我國自主建造的世界上壓力最大的8萬噸多向模鍛壓機鍛造大型工件時,對工件的壓力為8108N,與工件的接觸面積為4m2,則工件承受的壓強相當于( )。A2km高水柱產生的壓強;B4km高水柱產生的壓強;C8km高水柱產生的壓強;D20km高水柱產生的壓強【答案】D。【解析】(1)對工件的壓力為8108N,與工件的接觸面積為4m2,則工件承受的壓強:;(2)若水產生的壓強p2=p1=2108Pa,由得:;故A、B、C錯誤。【真題跟蹤三】(2017郴州)如圖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積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總重力為3 N,則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 Pa;水對杯底的壓力為 N。(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計)【答案】1500、2。【解析】(1)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G總=3N,則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強:;(2)水的深度h=10cm=0.1m,水對杯底的壓強:水對杯底的壓力:知識點三:大氣壓強1.大氣壓強:大氣對 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大氣壓用p0表示。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 并且具有流動性。3.托里拆利實驗:(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如圖所示。(2)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4.標準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5.大氣壓的特點:(1)空氣內部向 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 。(2)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 ;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3)大氣壓變化規律:在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 Pa。6.沸點與壓強: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隨氣壓減小而 (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飯,煮不熟);隨氣壓增大而 (如用高壓鍋煮飯快)。7.體積與壓強: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 ;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真題跟蹤一】(2017營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B高壓鍋運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彎”防臭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D攔河大壩上窄下寬是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答案】C。【解析】A:最早測出大氣壓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故A錯誤。B:壓強越大,沸點越高,因此高壓鍋就是利用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錯誤。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彎”防臭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C正確。D:攔河大壩上窄下寬是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D錯誤。答案C。【真題跟蹤二】(2019海南)用鋼筆吸墨水是利用_______把墨水吸進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塵與衣服分離,是利用灰塵具有_______。【答案】大氣壓、慣性。【解析】用鋼筆吸墨水時,把橡皮管內的空氣擠出,橡皮管內的氣壓變小,外部大氣壓便把墨水壓進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時,衣服受力位置發生了改變,但衣服上的灰塵由于慣性仍然要保持原來的位置,便與衣服分離開來。【真題跟蹤三】(2017天津)下列有關壓強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液體內部有壓強;B利用托里拆利實驗可以測出大氣壓的值;C隨著大氣壓的減小,水的沸點會升高; D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答案】B。【解析】A、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馬德堡半球實驗等,故A錯誤。B、托里拆利最早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的值,故B正確。C、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減小,如高壓鍋,故C錯誤。D、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故D錯誤。知識點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流體:液體和氣體。2.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 。3.飛機的升力的產生: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4.當飛機在機場跑道上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 、壓強 ,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速度慢、壓強大。5.機翼上下方所受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 。【真題跟蹤一】(2019河北)下列四幅圖所呈現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這一原理的是( )。A 潛水艇浮出水面;B 火箭升空;C磁懸浮列車“懸浮”飛行;D C919大飛機升空【答案】D。【解析】、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浮沉的,其原理是浮力。故A錯誤;B、火箭是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實現升空的。故B錯誤;C、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或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故C錯誤;D、飛機飛行時,飛機的機翼上方突起,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于下方空氣流速,根據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機翼上方空氣壓強小于下方壓強,飛機受到向上的升力作用。利用了“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原理。故D正確。故選D。【真題跟蹤二】(2019邵陽)截至2017年底,我國高鐵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2019年中國高鐵總里程將突破3萬千米,高鐵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都標有安全線,人必須站到安全線以外區域候車,當有列車駛過時,如果人站到安全線以內,即使與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非常危險的,這是因為( )。A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B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C流體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小;D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大小無關【答案】B。【解析】解: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側流速快壓強小,會產生一個向內側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危險。故選B。【真題跟蹤三】(2017福建)我國完成了速度超過400km/h的高鐵交會試驗,兩列高速運行的列車交會過程中,產生“強吸力”的原因是兩車之間的空氣( )。A流速大,壓強大 B流速小,壓強小 C流速大,壓強小 D流速小,壓強大。【答案】C。【解析】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比較兩列高速運行的列車之間的壓強以及外側的壓強的大小。兩列高速運行的列車交會過程中,兩列高速列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很大,壓強小,兩列車外側的壓強不變,車受到外側壓強大于車內側受到的壓強,兩列車產生“強吸力”,故C正確。答案是C。考點一:壓強壓力、壓強的概念屬于基本概念,也是學習本章的基礎;所以,壓力和壓強的概念在本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是新的概念,學生在開始學習時有時感覺無從下手,有時理解起來也很抽象,但只要學生能抓住其主要問題和知識點,對本節的學習是能夠很好掌握的。主要知識點有壓力和壓強的基本概念、壓強的簡單計算。在本節復習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對壓力和壓強的正確理解;二、壓強的應用。在歷年中考中,對“壓強”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壓強的應用: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考查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程度;常見的是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例子,此類問題也是常考熱點;(2)壓強的簡單計算:屬于簡單計算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壓強概念、單位的掌握程度。【典例一】(2019貴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時,小明發現所乘坐的汽車窗邊放置有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錘,如圖3所示。這種逃生安全錘有一端設計成錐形,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________受力面積的方法,從而________壓強來破壞玻璃窗逃生(兩空均選填“增大”或“減小”)。【答案】減小;增大。【解析】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有二:一是壓力大小,二是受力面積大小。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若要破壞玻璃窗,則需要增大壓強,所以逃生安全錘有一端設計成錐形的目的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答案是:減小;增大。【典例二】(2018淄博)共享單車為人們的綠色出行帶來便利,車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 增大摩擦的。小明騎著單車到公園游玩,10min沿水平路面行駛了3km,他騎車的平均速度是 m/s。若小明和單車的總質量是80kg,每個車輪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是25cm2,騎行過程中單車對地面的壓強是 Pa。(g取10N/kg)【答案】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5;1.6105。【解析】(1)車把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2)小明騎車的平均速度:v=5m/s;、(3)騎行過程中單車對地面的壓力:F=G=mg=80kg10N/kg=800N,單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225104m2=5103m2,騎行過程中單車對地面的壓強:p=1.6105Pa。故答案為: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5;1.6105。【典例三】(2018臨沂)對下列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針頭做得很尖目的是增大壓力;B乙圖中的水壺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丙圖中鋼筆吸墨水利用了帕斯卡定律;D丁圖中簡易噴霧器說明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答案】B。【解析】A、由公式P=知,注射器的針頭做得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A錯誤;B、茶壺的壺嘴與壺身連通,構成一個連通器。故B正確;C、鋼筆吸墨水利用了大氣壓的原理,故C錯誤;D、管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簡易噴霧器說明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故D錯誤。故選B。【典例四】(2018臨沂)2017年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成功,可為“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與安全保障。它的最大飛行速度為560km/h,最大航程為4500km,巡航速度(經濟、節油的飛行速度)為500km/h。某次起飛前,飛機靜止在水平跑道上,總質量為51t,輪胎與跑道的總接觸面積為0.6m2(水=1.0103kg/m3,g=10N/kg)。求:(1)飛機靜止在跑道上時對跑道的壓強是多少?(2)起飛后,飛機在空中直線飛行1400km,所需要的最短時間是多少?(3)飛機到達目的地降落后,漂浮在水面上,排開水的質量為46t,此時飛機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艙底某處距水面1.5m,水對該處產生的壓強是多少?【解析】(1)飛機靜止在跑道上,對跑道的壓力為:F=G=mg=51103kg10N/kg=5.1105N;則飛機對跑道的壓強為:p=8.5105Pa;(2)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為560km/h,由v=得,飛機所需的最短時間為:t=2.5h;(3)飛機到達目的地降落后,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條件可得F浮=G飛機,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飛機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所以,可得此時飛機的重力為:G飛機=G排=m排g=46103kg10N/kg=4.6105N;水對艙底的壓強為:p=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答:(1)飛機靜止在跑道上時對跑道的壓強是8.5105Pa;(2)起飛后,飛機在空中直線飛行1400km,所需要的最短時間是2.5h;(3)飛機受到的重力是4.6105N;水對艙底產生的壓強是1.5104Pa。【典例五】(2018青島)書包帶做得寬一些,目的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肩部的 從而 壓強,背著更舒服。【答案】受力面積;減小。【解析】把書包帶做得寬一些,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肩部的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使人背著舒服。故答案為:受力面積;減小。【典例六】(2018黔南)深圳推出的環保共享租車模式PonyCar于2017年正式運營。該車小巧實用,質量僅有740kg,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300cm2,標準乘載160kg,請解答下列問題:(1)該車通過長為750米的隧道需100秒,則該車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秒?(2)電動車標準乘載且靜止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有多大?【解析】(1)車的平均速度:v=7.5m/s;(2)電動車標準乘載且靜止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力:F=G=(m車+m人)g=(740kg+160kg)10N/kg=9103N,對水平路面的壓強:p=3105Pa。答:(1)該車通過長為750米的隧道需100秒,則該車的平均速度為7.5米/秒;(2)電動車標準乘載且靜止時,對水平路面的壓強為3105Pa。【典例七】(2018湖州)一根均勻的長方體細長直棒重1.5牛,下底面積為20厘米2,將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的長度露出桌面外,如圖所示。(1)直棒對桌面的壓強為 帕。【解析】(1)直棒對桌面的壓力:F=G=1.5N;有的長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對桌面的壓強為:p=1000Pa;故答案為:(1)1000。【典例八】(2018德陽)在生產、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識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A.把書包帶做得扁而寬,是為了減小書包對人體的壓強;B滑雪板一般都有較大的面積,是為了增大壓力;C.菜刀鈍了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對被切物的壓強;D.在鐵軌下面鋪設枕木,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力【答案】A。【解析】A、把書包帶做得扁而寬,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A正確;B、滑雪板一般都有較大的面積,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B錯誤;C、菜刀鈍了磨一磨,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C錯誤;D、在鐵軌下面鋪設枕木,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D錯誤。故選A。考點二:液體壓強液體壓強是本章重點,在力學部分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中考的常考內容。本節主要知識點有液體壓強概念和特點,液體壓強的計算。液體壓強的概念包括:液體壓強產生,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以及也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的計算包括:液體壓強大小分析和液體壓強常規計算。本節是學生學習力學內容較難的部分,同時液體壓強的計算也經常作為壓軸題出現考點,在中考試卷中占據較大比例。所以,對本節學習是學生應重視和掌握的內容。在歷年中考中,對“液體壓強”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液體壓強的概念: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特點、概念的理解;常見考點是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等,此類問題屬于常考熱點;(2)液體壓強的計算:主要分為簡單計算和壓軸計算,主要通過計算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的概念、分析和計算能力的掌握程度。【典例一】(2018邵陽)如題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發現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 )。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由于甲試管是豎直放置,乙試管傾斜,液體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兩相同的試管裝有質量相等的液體,根據再根據,甲的密度大,甲乙兩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壓強大。故選A。【典例二】(2017東營)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燒杯內裝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在兩燒杯中,距離杯底同一高度處有A、B兩點,已知A、B兩點壓強相等,則燒杯甲、乙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大小關系為()。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1)由圖知,A、B所處的深度hAhB,而A、B兩點壓強相等,即pA=pB,由p=gh可知液體密度AB。(2)設A、B距離杯底的高度為h,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底甲=pA+Agh,p底乙=pB+Bgh,因為pA=pB,AB,所以pA+AghpB+Bgh,所以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底甲p底乙,因為燒杯是直壁容器,燒杯底受到的壓強p=,設液體重分別為G甲、G乙,燒杯底面積為S,p底甲=,p底乙=,可得:,兩燒杯內液體重G甲G乙。(3)因為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G杯+G液,所以甲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G杯+G甲,乙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乙=G杯+G乙,所以燒杯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因為p=、受力面積相同,所以燒杯甲、乙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故選A。【典例三】(2017內江)如圖所示,下面四幅圖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A甲圖: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力;B乙圖: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丙圖:利用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D丁圖:可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深度的關系【答案】D。【解析】A、人躺在吊床上,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所以人感到舒服;故A錯誤。B、當瓶口在水面以下時,瓶子內的水和空氣的壓強之和等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水不流出;當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進入瓶內,瓶內空氣和水的壓強之和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強,水流出,直到封住瓶口為止,利用的是大氣壓,不是連通器原理,故B錯誤。C、往吸管中吹氣時,A管上方空氣的流速增大,壓強減小,A管中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液面上升;故C錯誤。D、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帶橡皮膜的玻璃管豎直插入水中,橡皮膜會向上凸;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玻璃管插入水中越深,橡皮膜向上的凸起程度越大,可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深度的關系,故D正確。故選D。【典例四】(2018龍東)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1,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F1;倒立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2,瓶蓋受到水的壓力為F2,則p1p2,F1F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小于;大于。【解析】(1)由于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則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瓶子和水的總重力,即F=G,所以,倒置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而受力面積減小,由p=得:倒置后對桌面的壓強變大,即:p1p2;(2)正放時,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細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時,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細,一部分水壓的是瓶子的側壁,瓶蓋受到的壓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因此即F1F2。故答案為:小于;大于。【典例五】(2018攀枝花)勻速地向某容器內注滿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與注水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這個容器可能是()。【答案】C。【解析】根據圖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壓強變化是越來越慢,當勻速地向某容器內注滿水時,壓強變化越來越慢,根據p=gh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變化越來越慢,容器的形狀是上口大、底小。A、A選項的錐形瓶,水面升高的高度變化是越來越快,不符合題意BD、BD選項的燒杯和量筒,水面升高的高度變化是均勻的,不符合題意;C、C選項的量杯,水面升高的高度變化是越來越慢,符合題意;故選C。【典例六】(2018達州)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不同的兩種液體甲、乙,在兩容器中,距離同一高度分別有A、B兩點。若兩種液體的質量相等,則A、B兩點的壓強關系是pA pB;若A、B兩點的壓強相等,則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是p甲 p乙(兩空選填“”、“=”或“”)。【答案】;。【解析】(1)A、B兩點到容器底的距離相等,根據m=V=Sh可知,A、B兩點以下m甲m乙;又因為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兩種液體甲、乙,A、B兩點上液體的質量:mBmA,即GBGA;根據p=可知,pBpA。(2)若A、B兩點的壓強相等,則A、B兩點上液體的質量:mB=mA,因為A、B兩點到容器底的距離相等,則有mBmA,故有m甲m乙,G甲G乙;根據p=可知,p甲p乙。故答案為:;。考點三:大氣壓強大氣壓強是本章重點知識點,也是壓強概念的主要部分,所以大氣壓強也同樣在力學部分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考中考查大氣壓強的題目出現概率也很高。本節主要知識點有大氣壓強的概念和特點,大氣壓強的利用。大氣壓強的概念包括:大氣壓強的產生產生,大氣壓強的特點以及影響大氣壓強大小的因素;大氣壓強的利用主要包括:生活中利用大氣壓強和大氣壓強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在本節學習中,學生對大氣壓強的理解是比較困難的,但只要抓住本節主要知識點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其中的主要內容。大氣壓強在歷年中考中,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大氣壓強的概念的考查:考查學生對大氣壓強特點、概念的理解;常見考點是大氣壓強的特點、影響大氣壓強大小的因素等,此類問題屬于常見考點;(2)大氣壓強的利用:主要是通過實際例子考查學生對大氣壓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屬于常考熱點。【典例一】(2017天津)下列有關壓強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液體內部有壓強;B利用托里拆利實驗可以測出大氣壓的值;C隨著大氣壓的減小,水的沸點會升高; D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答案】B。【解析】A、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有馬德堡半球實驗等,故A錯誤。B、托里拆利最早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的值,故B正確。C、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減小,如高壓鍋,故C錯誤。D、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故D錯誤。【典例一】(2018煙臺)如圖是小明為家里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他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這樣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會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氣壓的作用;C盆景盤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答案】B。【解析】一個標準大氣壓可以支持約10.1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內水面不會流出來,正是因為盆景中的水與大氣相通,是大氣壓支持著瓶內的水不會流出來。故選B。【典例二】(2018淄博)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如圖:將豎直玻璃管傾斜,水銀柱的高度變大B如圖: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如圖: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D如圖:把水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頂,細管內的水柱上升【答案】D。【解析】A、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豎直高度,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氣壓決定的,所以不會因玻璃管的傾斜而改變。如果把玻璃管傾斜一定角度,則水銀柱的長度就會相應變長,故A錯誤;B、盆景水位保持一定高度是大氣壓支撐水沒有流出來,故B錯誤;C、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故C錯誤;D、把水氣壓計從山下帶到山上,瓶內空氣的壓強不變,而外界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此時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因此管內水柱的高度會升高,故D正確。故選D。【典例三】(2018濱州)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1樓帶到5樓的過程中(對瓶子采取了保溫措施),觀察到管內水柱的高度發生了變化,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現象下列判斷錯誤的是()。樓層12345管內與瓶內水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A往瓶內吹氣后,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B水柱高度h增大,說明大氣壓降低了;C上樓的過程中,給瓶子保溫是為了避免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D水柱高度h越大,瓶內外的氣體壓強差越大【答案】A。【解析】A、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則豎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將上升,故A錯誤;BD、由于高度增加,大氣壓減小,則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管內的水面變高;所以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增加,說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變小,故BD正確;C、由于熱脹冷縮會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影響實驗結果,所以在拿著它上下樓時,應保持瓶中的水的溫度不變,故C正確,故選A。【典例四】(2018青島)下列實驗中,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A如圖,將加有砝碼的小桌放在海綿上,小桌腿陷入海綿中B如圖,將硬紙片蓋在裝滿水的試管口,倒置后水不會流出C如圖,將連通器中裝入水,當水不流動時,兩邊的液面相平D如圖,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U形管兩邊的液面出現高度差【答案】B。【解析】A、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不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故A錯誤;B、杯口朝下時,由于杯內沒有空氣只有水,而杯內水柱產生壓強遠小于外界的大氣壓,故紙片就被大氣壓給“頂”住了,故B正確;C、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連通器內盛同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不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故C錯誤;D、壓強計的探頭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給予的壓強,使U形管中產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過觀察高度差的大小來判斷壓強的大小,故D錯誤。故選B。【典例五】(2018龍東)下列生活現象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A火車軌道;B鍋爐水位計C攔河大壩;D用吸管吸飲料【答案】D。【解析】A、火車軌道的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錯誤;B、鍋爐水位計,水位計上端和鍋爐爐身的上端都是開口的,底部是連通的,是連通器,故B錯誤;C、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為了讓攔河壩承受更大的水的壓強,修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故C錯誤;D、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管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利用大氣壓,故D正確。故選D。考點四: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是本章重點知識點,也是壓強概念的主要內容,所以本節在壓強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考查此類知識的題目出現概率很高。本節主要知識點有流體壓強特點和流體壓強的應用。流體壓強的特點指的是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流體壓強的應用主要應用在飛機機翼、飛翼船、生活中的實例上。在本節學習中,學生要會根據流體壓強的特點會分析和解答一些實際問題,為中考打下基礎。本節在歷年中考中,考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流體壓強特點:考查學生對利用壓強特點的理解程度;常見考查方式是通過選擇題或填空題解答實際問題,此類問題屬于常見常考考點;(2)流體壓強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實際例子(飛機機翼等)考查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流體壓強的應用典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屬于常考熱點。【典例一】(2018龍東)機器人吸塵的工作原理是電機轉動時使內部氣體流速變大,壓強 (填“變大”或“變小”),從而使雜物進入吸塵器。【答案】變小。【解析】(2)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可知,機器人吸塵的工作原理是電機轉動時使內部氣體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外部大氣壓,在壓強差的作用下使雜物進入吸塵器。故答案為:變小。【典例二】(2018南京)(2)圖乙中,用力吹氣能將硬幣吹入盤中。吹氣時,硬幣上方空氣流速大,氣體壓強 。【答案】小。【解析】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氣流速,則硬幣上方的氣體壓強小于下方的氣體壓強,硬幣受到向上的壓強差,所以硬幣能飛入盤中;答案:小。【典例三】(2018長沙)下列現象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所示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B圖乙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C圖丙所示地鐵站臺邊,人必須站在黃色以外的區域候車;D圖丁所示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答案】B。【解析】A圖甲所示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B圖乙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C圖丙所示地鐵站臺邊,人必須站在黃色以外的區域候車,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D圖丁所示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故選B。【典例四】(2018攀枝花)關于液體和氣體壓強及相關的應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小汽車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在高速行駛時增強對地面的壓力;B青藏高原氣壓低,水的沸點低,煮飯要用高壓鍋;C三峽船閘通行輪船利用了連通器原理;D二灘電站大壩根據液體壓強規律設計成“上窄下寬”【答案】A。【解析】A、小汽車外型是流線型,當汽車高速行駛時,相同時間內,空氣經過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長,流速大,壓強小,汽車在壓強差下產生向上的升力,汽車對路面的壓力減小,故A錯誤;B、青藏高原高度高,氣壓低,水的沸點低,煮飯要用高壓鍋,故B正確;C、連通器至少有兩個開口,而且下面是相通的,當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且液體在不流動時液面總是相平的,三峽船閘通行輪船就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