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03光現象試題 附答案.docx
課時訓練(三) 光現象(限時:30分鐘)|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2018婁底如圖K3-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圖K3-12.20世紀中葉科學家發明了紅光LED和綠光LED。為與這兩種LED組合,產生白色LED光源,科學家又探尋到一種LED,它是()A. 紫光LEDB.黃光LEDC.藍光LEDD.橙光LED3.2018揚州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用光屏可以承接虛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C.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D.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4.如圖K3-2所示的光路圖中能正確反映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的是()圖K3-25.2019柳州圖K3-3所示的現象中屬于光的色散的是()圖K3-3二、填空題6.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傳播的現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太陽光從太陽傳到地球上,大約要用8 min 20 s,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m。 7.如圖K3-4所示,入射光線AO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角為度;某濕地公園因湖水清澈可鑒,有“鏡湖”之稱,這是因為光在水面發生了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圖K3-48.如圖K3-5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底,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又能看到“硬幣”,這是因為光從 中斜射入中時發生了現象。 圖K3-5三、實驗探究題9.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平面鏡M水平放置,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繞豎直接縫ON翻折。圖K3-6實驗序號入射角反射角5050(1)如圖K3-6所示,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ON在 內。 (2)小明在測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時只記錄了一組數據(如上表所示),根據這組數據,他(選填“能”或“不能”)得出關于光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關系的結論,理由: 。 10.如圖K3-7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圖K3-7(1)實驗室提供較厚和較薄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的玻璃板做實驗;同時選用兩節相同的干電池,目的是比較像和物體的關系。 (2)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電池A,移動玻璃板后的電池B,直到看上去電池B與電池A的像。 (3)將光屏放在電池B的位置上,發現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像。 (4)將電池A朝遠離玻璃板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電池A的像的大小將。 |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圖K3-8所示的現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是()圖K3-82.2018濟寧如圖K3-9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燈、可折轉的光屏、平面鏡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3-9A. 光屏能顯示光路,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B.將左側光屏向后折轉,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C.驗證“光路可逆”時,必須用兩個激光燈D.驗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時,入射角不能為03.一束光線斜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它與界面成20角,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的夾角恰好是90,則入射角、折射角分別是()A. 20,70B.20,20C.70,20D.70,704.2018常州為避免司機低頭觀察汽車儀表、忽略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出抬頭顯示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視,借助透明擋風玻璃看到豎直的儀表顯示的像,如圖K3-10所示。則()圖K3-10A. 像是實像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比駕駛臺上的儀表顯示要小D.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與水平面的夾角應為455.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圖K3-11中對于“看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圖K3-116.如圖K3-12所示,射水魚發現水面上的小昆蟲后,從口中快速噴出一束水柱,將昆蟲擊落。圖K3-13中能表示射水魚觀察到小昆蟲的光路是()圖K3-12圖K3-13二、填空題7.如圖K3-14所示為光線斜射到兩種透明物質的界面上發生的現象,那么圖中界面是,法線是,入射角的大小是,反射角的大小是,折射角的大小是。 圖K3-148.2019貴港只鴿子在平靜的湖面上空飛過時,在湖面上形成了鴿子的“倒影”,“倒影”是(選填“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當鴿子往高處飛時,該“倒影”的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9.2018玉林如圖K3-15甲所示,玉林園博園的飛虹橋橋面距湖面3 m,則它的“倒影”距橋面m。如圖乙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圖K3-15三、作圖、實驗探究題10.(1)如圖K3-16所示,請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圖痕跡)圖K3-16(2)由于光在電影屏幕上發生,所以人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塊平面鏡使與水平面成30角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如圖K3-17所示),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鏡面與水平面夾角的度數。 圖K3-1711.在光現象的學習過程中,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1)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按圖K3-18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紙板上顯示出了入射光線AO和反射光線OB的徑跡,他想把光的徑跡保留在紙板上以便研究,請你為他設計保留的方法:;當在圖甲上出現反射光后,小明將一透明塑料硬板按照圖乙所示方式放置,并以ON為軸旋轉該塑料板,觀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現反射光,他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小明讓光沿BO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A的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現象中。 圖K3-18(2)如圖K3-19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將點燃的蠟燭A“豎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側,此時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另一側的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都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調整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的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蠟燭A的像 ,說明。 圖K3-1912.2019荊州如圖K3-20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在白紙上記下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改變點燃的蠟燭A的位置,多做幾次實驗。圖K3-20(1)實驗過程中蠟燭B(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 (2)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 (3)實驗中若移開蠟燭B,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選填“虛像”或“實像”)。 (4)如圖乙所示,玻璃板原來沿直線BC豎直放置,若實驗中將玻璃板沿順時針方向轉過一定角度(90)后,蠟燭A成的像移動到點A1處,已知圖中方格均為邊長相等的正方形,則=。 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B2.C3.B4.A5.A6.直線31081.510117.60鏡面8.水空氣折射9.(1)不能同一平面(2)不能一次實驗數據有偶然性,不能得到普遍規律10.(1)較薄大小(2)完全重合(3)不能虛(4)不變能力提升1.D2.B3.C4.D5.D6.D7.MNMN6060308.光的反射不變9.67:2510.(1)如圖所示(2)漫反射120如圖所示11.(1)用筆在紙板上描出光的傳播路徑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光路是可逆的(2)平面鏡未垂直于桌面大小相等平面鏡成的是虛像12.(1)不需要(2)大小(3)虛像(4)45解析(4)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對應點連線與平面鏡垂直,連接AA1,作出連線的垂直平分線,即移動后平面鏡位置,如圖所示,可知玻璃板沿順時針方向轉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