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11浮力與升力試題 附答案.docx

  • 資源ID:23026       資源大小:1.17MB        全文頁數:21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11浮力與升力試題 附答案.docx

課時訓練(十一)浮力與升力(限時:60分鐘)|基礎鞏固|一、選擇題1.【2019邵陽】截至2017年底,我國高鐵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2019年中國高鐵總里程將突破3萬千米。高鐵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都標有安全線,人必須站到安全線以外區域候車。當有列車駛過時,如果人站到安全線以內,即使與車輛保持一定距離,也是非常危險的,這是因為()A. 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大B.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C.流體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小D.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大小無關2.如圖K11-1所示,將重為G的鋁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則鋁塊所受的浮力大小為()圖K11-1A. GB.FC.G+FD.G-F3.【2019邵陽】潛入海底觀光是現代人們旅游休閑的方式之一。某潛水愛好者從水下2 m深繼續下潛的過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對他的壓強變化的情況分別是(不考慮海水的密度變化)()A. 浮力逐漸變大,壓強不變B.浮力逐漸變大,壓強逐漸變大C.浮力不變,壓強逐漸變大D.浮力逐漸變小,壓強逐漸變大4.【2019常州】水平臺上有兩個相同規格的燒杯,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入兩杯中,靜止時如圖K11-2所示,甲、乙液面剛好相平,此時,設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F浮A,甲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p甲;物體B受到的浮力為F浮B,乙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p乙,則()圖K11-2A. F浮A=F浮B,p甲p乙B.F浮A=F浮B,p甲p乙C.F浮AF浮B,p甲p乙D.F浮AF浮B,p甲p乙5.如圖K11-3所示,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球分別懸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1-3A.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C.甲球浸在水中的體積大D.兩球浸在水中的體積一樣大6.如圖K11-4所示,把一個重為6 N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再將該物體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 N,此時杯中水的深度為8 cm。則下列計算結果中,錯誤的是(g取10 N/kg)()圖K11-4A. 水對杯底的壓強是8104 PaB.物體受到的浮力是2 NC.物體的體積是210-4 m3D.物體的密度是3103 kg/m37.如圖K11-5所示,一長方體鐵塊從下表面與液面剛剛接觸時下放至虛線位置。圖K11-6中能大致反映鐵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與鐵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的關系的是()圖K11-5AB C D圖K11-68.【2018懷化】一支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靜止時位置如圖K11-7所示。若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甲、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1-7A. F甲F乙B.F甲F乙C.甲乙D.甲乙9.【2019通遼】水平桌面上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將兩個用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A、B(VAVB),按如圖K11-8兩種方式放入兩種液體中,待靜止后B剛好浸沒在甲液體中,A剛好浸沒在乙液體中,兩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1-8A. 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B.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C.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強D.裝甲液體的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小于裝乙液體的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二、填空題10.【2019綏化】將如圖K11-9所示的自制氣壓計從八樓移到一樓的過程中,細管內水柱將(選填“上升”或“下降”)。兩艘急速行駛的船不能近距離并排前行,因為并排行駛時兩船中間水流速度大,壓強,容易相撞。 圖K11-911.如圖K11-10甲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g取10 N/kg,則:剛開始時,圓柱體下表面離水面的距離為cm;圓柱體的高度為cm;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圓柱體的橫截面積是cm2。 圖K11-1012.【2018福建B卷】如圖K11-11所示,薄壁圓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別盛有不同的液體。A、B的底面積之比SASB=21,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32,液體對兩個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現將完全相同的兩小球分別放入兩容器中,液體均未溢出。靜止時,A中的小球懸浮,B中的小球(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A、B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之比pApB=。 圖K11-1113.一物體質量為90 g、體積為100 cm3,現將它浸沒在水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為N,松手后,物體將會(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最終靜止時物體排開水的質量為g。 (g取10 N/kg,水=1.0 g/cm3)三、實驗探究題14.【2019綏化】如圖K11-12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的示數。圖K11-12(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圖甲、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選填“有關”或“無關”)。 (3)分析圖甲、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戊圖中鹽水的密度是kg/m3。如果在實驗中不小心使戊圖中的金屬塊接觸了容器底且與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時測量出的鹽水密度值將如何變化,并分析原因: 。 (4)實驗中由于握著彈簧測力計的手臂易晃動,導致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讀數困難。請你寫出一種改進措施 。 四、綜合應用題15.將一邊長是0.1 m的實心正方體,緩慢放入盛滿水的燒杯內,待它靜止時,從杯中溢出0.6 kg的水。求:(g取10 N/kg,水=1.0103 kg/m3)(1)正方體受到的浮力。(2)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3)判斷正方體在水中靜止時是處于漂浮、懸浮、還是沉底,并寫出判斷依據。(4)正方體的密度。16.【2018襄陽】一個圓柱形杯身的杯子,裝12 cm高的水(杯子厚度忽略不計)密封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K11-13甲所示。再將杯子分別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種液體的容器中,靜止后杯子內外液面高度差如圖乙、丙所示。求:(水=1.0103 kg/m3,g取10 N/kg)(1)圖甲中杯底受到水的壓強。(2)圖丙中液體的密度。(3)如果杯子自身質量為80 g,則杯內水的質量是多少。圖K11-13|能力提升|一、選擇題1.將兩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讓它們同時浸沒在水中時,兩彈簧測力計示數的減小值相同,則這兩個物體必定有相同的()A. 密度B.質量C.體積D.重量2.體積相同的甲、乙、丙三個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浮沉情況如圖K11-14所示,此時甲、乙、丙三個物體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F丙,則下面關系正確的是()圖K11-14A. 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3.【2019貴港】三塊完全相同的冰塊分別漂浮在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中,這三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甲、乙、丙。當冰塊熔化后,甲液體液面高度不變,乙液體液面高度升高,丙液體液面高度降低。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 甲乙丙B.丙甲乙C.丙乙甲D.乙甲丙4.【2019鄂州】如圖K11-1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將 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K11-15A. 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B.三個正方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ABC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5.如圖K11-16所示,輕質彈簧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與物體A連接。現向容器內注水,當注水的深度為h時,彈簧長度為原長,此時物塊A有13的體積露出水面,已知物體A的體積為V,容器底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水,下列計算結果正確的是()圖K11-16A. 物體A受到的重力GA=13水gV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23水ghSC.物體A的密度A=13水D.向容器內緩緩加水直到物體A浸沒在水中,則彈簧對A的拉力F=13水gV6.如圖K11-17甲所示,物體A的體積為V,放入水中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V1;現將一體積為V2的物體B放在物體A上,物體A剛好全部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則物體B的密度為()圖K11-17A. V1V2水B.V-V1V2水C.V2V1水D.V1+V2V2水7.有邊長為a的正方體木塊A和小鐵塊B。如圖K11-18甲所示,將A放入盛有適量水的容器中,浸入深度為h1;再將B疊放在A上,A浸入深度變為h2,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K11-18A. A的質量mA=水a3B.A與B的總質量m總=G總g=F浮總g=水gV排總g=水a2h2C.求解A的密度的思路A=mAVAmA=GAgGA=F浮AF浮A=水gV排AV排A=a2h2D.將疊放在A上的B取下,放入水中,待A、B均靜止后V排總水面高度h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水gh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pS杯8.【2018重慶B卷】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種液體,容器底面積為80 cm2,用細線拴著體積為100 cm3的金屬球沉入容器底,這時液體深度為10 cm,金屬球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9 N,如圖K11-19所示。現將金屬球從液體中取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100 Pa。從容器中取出金屬球時,表面所沾液體與細線的體積均不計。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 N/kg)()圖K11-19A. 金屬球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為1 NB.容器中液體所受重力大小為6.4 NC.取出金屬球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減小了100 Pa D.金屬球的密度為2.7103 kg/m39.【2019眉山】有甲、乙兩個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滿酒精,乙溢水杯盛滿某種液體,將一個不吸水的小球輕輕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浸沒在酒精中,溢出酒精的質量是80 g;將小球從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輕輕放入乙溢水杯中,溢出液體的質量是80 g,小球露出液面的體積與浸入液體中的體積之比為14。已知酒精=0.8103 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小球靜止于甲溢水杯的底部B.小球的體積是80 cm3C.液體的密度是1.0103 kg/m3D.小球的密度是0.9103 kg/m3二、填空題10.一艘遠洋輪船裝上貨物后,發現船下沉了一些,則它受到的浮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船由內河駛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船相對于水面將(選填“上浮”“下沉”或“不變”)。 11.小柳同學把一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在空氣中稱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5 N,把石塊浸沒在水中稱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5 N,石塊此時受到水的浮力是N。潛水艇是一種重要的軍事艦艇,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靠改變來實現上浮或下沉的。 12.如圖K11-20所示,將物體A放入水中時懸浮,將物體B放入水中時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將物體A置于物體B上再放入水中時,物體B有13的體積露出水面,則兩物體的體積之比V AVB=,物體B的密度是kg/m3。 圖K11-20三、實驗探究題13.某小組同學準備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吸盤、滑輪、細線來測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1)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在的位置,若不在此位置,應進行調整后再使用。 (2)如圖K11-21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N。 圖K11-21(3)將滑輪的軸固定在吸盤的掛鉤上,擠出吸盤內部的空氣,吸盤在的作用下被緊緊壓在燒杯底部,如圖乙所示。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木塊放入水中后,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如圖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4 N。 (4)如果不計摩擦和繩重,圖丙所示的木塊受到的浮力為N,木塊的密度為kg/m3。 (5)如果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將該木塊全部拉入該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2 N,該液體的密度為kg/m3。 (6)如果實驗中先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塊直接測量木塊的重力,從理論上分析,按這樣的實驗順序測得的木塊密度值(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四、綜合應用題14.【2019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如圖K11-22甲所示,一個底面積為0.04 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電子秤上,容器中放著一個高度為0.1 m的均勻實心柱體A,向容器中緩慢注水。停止注水后,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1 m,電子秤的示數與容器中水的深度關系如圖乙所示。求:(g取10 N/kg)(1)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06 m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柱體A對容器底部壓力恰好為零時,容器對電子秤的壓強。(3)停止注水后,柱體A所受的浮力。(4)停止注水后,將柱體A豎直提高0.01 m,柱體A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圖K11-2215.【2016柳州】正方體塑料塊A邊長lA=0.1 m,它所受的重力GA=6 N。另一圓柱體B高hB=0.1 m、底面積SB=510-3 m2,它的密度B=1.6103 kg/m3,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取10 N/kg。(1)求圓柱體B所受的重力。(2)將塑料塊A浸沒在水中,通過計算說明將它釋放后它是上浮還是下沉。(3)如圖K11-23所示,將圓柱體B置于塑料塊A正上方,放入一個水平放置的水槽中,向水槽中緩慢注水,請寫出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隨注水深度h變化的關系式。圖K11-23|滿分沖刺|1.如圖K11-24所示,當溢水杯盛滿密度為1的液體時,把實心物塊放入杯中,物塊漂浮,靜止后溢出的液體質量為m1;當溢水杯盛滿密度為2的液體時,把同一物塊放入杯中,物塊沉底,靜止后溢出的液體質量為m2。則物塊的密度為()圖K11-24A. m2m11B.m1m21C.m2m12D.m1m222.如圖K11-25甲所示,盛有液體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1000 Pa;如圖乙所示,用細線拴一鋁塊,將鋁塊的一半浸在液體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改變了80 Pa;如圖丙所示,將細線剪斷,鋁塊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又改變了460 Pa。容器的底面積為100 cm2,鋁=2.7 g/cm3,g取10 N/k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K11-25A. 鋁塊浸沒在液體中時所受的浮力為0.8 NB.鋁塊的體積是100 cm3C.鋁塊沉底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4.6 ND.液體的密度是0.8 g/cm33.如圖K11-26所示,將甲、乙兩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容器的底面積分別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為1的液體,乙容器中盛有密度為2的液體。現將體積相等的A、B兩個物體分別放入甲、乙兩容器后,物體A懸浮,物體B漂浮且有一半體積露出液面,此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液體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1、壓力為F1,液體對乙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2、壓力為F2。已知物體A與物體B的密度之比為23,S乙=4S甲。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K11-26A. p1=p2,F1F2B.p1p2,12F1=F2C.3p1=p2,6F1=F2D.p1p2,F1=4F2 4.如圖K11-27所示,物體漂浮在圓柱形容器中的水面上,物體B上放著一個物體A時,B排開水的體積為V1;若將物體A取下放入水中靜止后,此時A、B兩物體排開水的總體積為V2,且V1-V2=2 dm3,g取10 N/kg,則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容器底對物體A的支持力是。 圖K11-275.【2019襄陽】一正方體物塊邊長為10 cm,漂浮于足夠高的盛有足量水的圓柱形容器中,有20%體積露出水面。若物塊漂浮時與未投入物塊時比較,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了160 Pa,則容器的底面積為m2;若物塊浸沒時與物塊漂浮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4039,則未投入物塊時容器中水的深度是 m。(g取10 N/kg) 6.【2019綏化】如圖K11-28所示,均勻圓柱體A的底面積為610-3 m2,圓柱形薄壁容器B的質量為0.3 kg,底面積為310-3 m2,內壁高為0.7 m。把A、B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密度為1.5103 kg/m3,B中盛有1.5 kg的水。(g取10 N/kg)(1)若A的體積為410-3 m3,求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2)求容器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現將另一物體甲分別放在A的上面和浸沒在容器B的水中,水未溢出且物體甲沒有接觸容器,A對地面壓強的變化量與B中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相等。求:物體甲的密度;物體甲在容器B中受到的最大浮力。圖K11-28【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B2.D3.C4.A【解析】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漂浮在甲和乙液體中,根據漂浮原理,則浮力等于各自的重力,A、B兩個物體的重力相等,則A、B兩個物體受到的浮力相等;由圖可知,A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B排開液體的體積,即V排AV排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V排g,當浮力相等時,由于V排AV排B,則甲乙,由于兩個燒杯中的液面剛好相平,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液體壓強影響因素可知,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產生的壓強越大,即p甲p乙。故選A。5.D6.A7.B8.C9.D【解析】A、B兩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相等,排開的乙液體體積較小,由F浮=液gV排可知,乙液體密度大,即甲乙,A錯誤;由于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由p=gh可知,乙液體對燒杯底部產生的壓強大,即p甲p乙,B錯誤;因為所受浮力相等,則甲液體對B下表面的壓力等于乙液體對A下表面的壓力,由于SBSA,則根據p=FS可知,pBpA,C錯誤;以燒杯為研究對象,受到重力、液體的壓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乙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兩燒杯相同,則乙液體對燒杯的壓力大,裝乙液體的燒杯受到的支持力大,故裝乙液體的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D正確。10.下降小11.34820012.漂浮12【解析】液體的體積之比為VAVB=SAhASBhB=2312=31,由于液體對兩個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則根據F=G=mg可知,質量mA=mB,所以液體密度之比AB=mAVAmBVB=VBVA=13。由于A中的小球懸浮,根據懸浮條件可知球=A;因為兩小球完全相同,所以球B,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B中的小球漂浮。將完全相同的兩小球分別放入兩容器中,液體均未溢出,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和小球的重力之和,所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即FA=FB;根據p=FS可得,pApB=FASAFBSB=FAFBSBSA=1112=12。13.1上浮90【解析】浸沒在水中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為F浮=水gV排=1103 kg/m310 N/kg10010-6 m3=1 N;物體所受重力G=mg=0.09 kg10 N/kg=0.9 NF浮,故放手后物體將上浮,靜止在水面上時排開水的質量等于物體質量,即90 g。14.(1)2(2)無關(3)丁、戊(或丙、戊)1.2103偏大;因為容器底對金屬塊有支持力,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根據F浮=G-F可知,金屬塊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測量值偏大,V排不變,由鹽水=F浮V排g可知,測量出的鹽水密度值偏大(4)將盛有適量液體的燒杯放在鐵架臺上,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圈上,通過改變鐵圈的高度來改變金屬塊浸在液體中的體積15.解:(1)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6 kg10 N/kg=6 N。(2)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V排=m排水=0.6kg1.0103 kg/m3=610-4 m3。(3)正方體的體積V正=a3=(0.1 m)3=110-3 m3V排,所以,正方體在水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4)因為正方體在水中靜止時漂浮,所以G正=F浮=6 N,正方體的質量為m正=G正g=6N10N/kg=0.6 kg,正方體的密度為正=m正V正=0.6kg110-3 m3=0.6103 kg/m3。16. 解:(1)圖甲中杯底受到水的壓強p=水gh=1.0103 kg/m310 N/kg0.12 m=1200 Pa。(2)設杯子的底面積為S,由圖乙、丙可知,杯子在水中漂浮,在液體中懸浮,受到的浮力均等于杯子和水的總重力,F浮水=F浮液,令h1=0.12 m,h2=0.04 m,h3=0.08 m,則水gS(h1+h2)=液gS(h1+h3),即水(h1+h2)=液(h1+h3),代入數據得,1.0103 kg/m3(0.12 m+0.04 m)=液(0.12 m+0.08 m),解得液=0.8103 kg/m3。(3)杯子重力G杯=m杯g=0.08 kg10 N/kg=0.8 N,由(2)可知,圖乙中F浮水=G杯+G水,即水gS(h1+h2)=G杯+水gSh1,則杯子底面積S=G杯水gh2=0.8N1.0103 kg/m310N/kg0.04m=210-3 m2,杯內水的質量m水=水V水=水Sh1=1.0103 kg/m3210-3 m20.12 m=0.24 kg。能力提升1.C2.C3.B4.D【解析】由題知,A、B、C三個正方體的體積相同,由圖可知,A、B、C三個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關系為VA排VB排VC排,根據F浮=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AFBFC,故A錯誤。由圖可知,A和B處于漂浮,C處于懸浮,則由浮沉條件可知FA=GA,FB=GB,FC=GC,由于FAFBFC,所以GAGBGC;由于正方體A、B、C的體積相同,所以根據=mV=GVg可知,三個正方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ABC,故B錯誤。正方體靜止時,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即h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據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系為p甲=p乙=p丙,根據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故C錯誤。因正方體分別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則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即說明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等于正方體排開水的重力,即可以理解為,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補充了它排開的水的重力,則三個容器內總重力相等;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關系為F甲=F乙=F丙,又因為三個容器的底面積相同,所以根據p=FS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故D正確。5.D【解析】物體A有13體積露出水面時,F浮=液gV排=23水gV,彈簧長度為原長,故F浮=GA,即23水gV=AgV,則A=23水,A、C錯誤;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pS=水ghS,B錯誤;物體A完全浸沒時F浮=水gV,彈簧對A的拉力F=F浮-GA=水gV-23水gV=13水gV,D正確。6.B【解析】在甲圖中,物體A漂浮,則GA=F浮1=水gV1,物體B放在物體A上,物體A剛好全部浸沒在水中,所以物體A、B處于漂浮狀態,則GA+GB=F浮2=水gV,所以,GB=F浮2-GA=水gV-水gV1,又GB=BgV2,則物體B的密度B=水(V-V1)V2=V-V1V2水。故選B。7.B8.D9.C【解析】當把小球放在裝滿酒精的甲溢水杯中時,小球浸沒且溢出酒精的質量是80 g,則V球=V排=m排酒精=80 g0.8 g/cm3=100 cm3。當把小球放入裝滿某種液體的乙溢水杯中時,小球漂浮在液面上且溢出液體80 g,說明小球質量也是80 g(漂浮狀態下,F浮=G物,即m排=m物),則小球的密度為球=m球V球=80g100 cm3=0.8 g/cm3=0.8103 kg/m3,則小球密度與酒精密度相等,所以小球在酒精中懸浮,故A、B、D錯誤。由于小球在某種液體中漂浮時,露出液面體積與浸入液體中體積之比為14,即V排=45V球,漂浮時F浮=G球,即液g45V球=球V球g,所以球=45液,則液=54球=540.8103 kg/m3=1.0103 kg/m3,故C正確。10.變大不變上浮11.1自身重力12.160.510313.(1)大零刻度線(2)0.6(3)大氣壓(4)10.6103(5)0.8103(6)偏大14.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06 m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水gh1=1103 kg/m310 N/kg0.06 m=600 Pa。(2)由圖乙可知,當電子秤示數為2.5 kg時,柱體A對容器底部壓力恰好為零,此時容器對電子秤的壓強p=FS=GS=m1gS=2.5kg10N/kg0.04m2=625 Pa。(3)由圖乙可知,沒有注水時,柱形容器和柱體A的總質量m0=1.9 kg,當h1=0.06 m時,容器內水的質量m水=m1-m0=2.5 kg-1.9 kg=0.6 kg,由=mV可得,水的體積V水=m水水=0.6kg1.0103 kg/m3=610-4 m3,由V水=(S-SA)h1可得,柱體A的底面積SA=S-V水h1=0.04 m2-610-4 m30.06m=0.03 m2,此時柱體A受到的浮力F浮=水gSAh1=1.0103 kg/m310 N/kg0.03 m20.06 m=18 N,因柱體A漂浮后再注入水時,柱體A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停止注水后,柱體A所受的浮力仍為18 N。(4)停止注水后,將A豎直提高0.01 m后,設水下降的高度為h,由SA(0.01 m+h)=Sh,即0.03 m2(0.01 m+h)=0.04 m2h,解得h=0.03 m,此時容器內水的深度h=0.1 m-0.03 m=0.07 m,A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3=水gh=1.0103 kg/m310 N/kg0.07 m=700 Pa。15.解:(1)圓柱體B的體積VB=SBhB=510-3 m20.1 m=510-4 m3,圓柱體B的質量mB=BVB=1.6103 kg/m3510-4 m3=0.8 kg,圓柱體B的重力GB=mBg=0.8 kg10 N/kg=8 N。(2)塑料塊A的體積VA=lA3=(0.1 m)3=10-3 m3,塑料塊A浸沒在水中,VA排=VA,塑料塊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A浮=水gVA排=水gVA=1.0103 kg/m310 N/kg10-3 m3=10 N,因為FA浮GA,所以塑料塊A將上浮。(3)當hlA=0.1 m時,由已知,塑料塊A浸沒時,FA浮=10 NGA+GB=6 N+8 N=14 N,則塑料塊A沉底,此時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力F壓=F支=GA+GB-F浮=GA+GB-水gSAh,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F壓SA=GA+GB-水gSAhSA=6N+8N-1.0103 kg/m310N/kg(0.1m)2h(0.1m)2=1400 Pa-104(N/m3)h。當hlA時,此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力F壓=F支=GA+GB-F浮AB=GA+GB-水g【lA3+SB(h-lA)】,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GA+GB-水g【lA3+SB(h-lA)】SA=900 Pa-5000 (N/m3)h,當p=0時,即900 Pa-5000 (N/m3)h=0,解得h=0.18 m,所以0.1 mh0.18 m時,p=900 Pa-5000 (N/m3)h,當h0.18 m時,塑料塊A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0。滿分沖刺1.D2.D【解析】題圖乙中,鋁塊的一半浸在液體中,所受浮力F浮1=p1S=80 Pa10010-4 m2=0.8 N,則鋁塊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時所受浮力為1.6 N,故A錯誤;鋁塊沉底時,壓強改變量p=p1+p2=80 Pa+460 Pa=540 Pa,桌面所受壓力變化量:F=pS=540 Pa10010-4 m2=5.4 N,即鋁塊重力G=5.4 N,則鋁塊的體積:V鋁=G鋁g=5.4N2.7103 kg/m310N/kg=210-4 m3=200 cm3,故B錯誤;鋁塊浸沒時,所受浮力為1.6 N,所受重力為5.4 N,則容器對鋁塊的支持力:F支=G-F浮=5.4 N-1.6 N=3.8 N,所以鋁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也為3.8 N,故C錯誤;由F浮=液gV排得,液體密度:液=F浮V鋁g=1.6N210-4 m310N/kg=0.8103 kg/m3=0.8 g/cm3,故D正確。3.B4.減小20 N【解析】由題圖可知,物體A在物體B上,因為物體漂浮,所以F浮=GB+GA=水gV1,把物體A取下直接投入水中,二者受到的總浮力:F浮=GB+FA=水gV2,因為物體B受到的浮力不變,物體A受到的浮力FA小于它的重力GA,所以物體A和B受到的總浮力減小,因為F浮=水gV排,所以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水面將下降;因為p=gh,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將變小。物體A沉入水底時對容器底的壓力:F壓=GA-FA=F浮-F浮=水g(V1-V2)=1103 kg/m310 N/kg210-3 m3=20 N。5.0.050.146.解:(1)圓柱體A的質量mA=AVA=1.5103 kg/m3410-3 m3=6 kg,則圓柱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A=GA=mAg=6 kg10 N/kg=60 N。(2)容器B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容+G水=m容g+m水g=0.3 kg10 N/kg+1.5 kg10 N/kg=18 N,容器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B=FSB=18N310-3 m2=6103 Pa。(3)A對水平地面壓強變化量pA=FASA=m甲gSA=甲V甲gSA,B中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pB=水V甲gSB。根據題意得pA=pB,則甲V甲gSA=水V甲gSB,即甲=SASB水=610-3 m2310-3 m21.0103 kg/m3=2103 kg/m3。未放入物體甲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m水水SB=1.5kg1.0103kg/m3310-3 m2=0.5 m,由題意可知甲浸沒后,水未溢出,則V排最大=SB(hB-h)=310-3 m2(0.7 m-0.5 m)=610-4 m3,物體甲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最大=水gV排最大=1.0103 kg/m310 N/kg610-4 m3=6 N

注意事項

本文(2020版中考物理奪分復習課時訓練11浮力與升力試題 附答案.docx)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呼伦贝尔市| 新龙县| 陇川县| 浦江县| 库车县| 佛学| 惠州市| 大连市| 商水县| 伊宁县| 鹤岗市| 东平县| 巴塘县| 保山市| 乌鲁木齐市| 阜宁县| 兴仁县| 五家渠市| 尚义县| 新巴尔虎右旗| 江达县| 酒泉市| 茶陵县| 年辖:市辖区| 招远市| 永城市| 怀化市| 汨罗市| 蕉岭县| 惠安县| 镇平县| 苍山县| 临朐县| 社会| 德令哈市| 车险| 云安县| 太谷县| 阜新|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