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全國通用備戰2020中考物理專題1.3物態變化含解析.doc

  • 資源ID:23070       資源大小:12.18MB        全文頁數:7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全國通用備戰2020中考物理專題1.3物態變化含解析.doc

三、 物態變化一、選擇題1(2019撫順)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A B C DA初春,晨霧彌漫 B盛夏,河床干枯 C晚秋,朝露晶瑩 D嚴冬,霜打枝頭【答案】B【解析】A、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A錯誤;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B正確;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此過程放熱,故C錯誤;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小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過程中放熱,故D錯誤。2(2019自貢)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溫度T隨加熱時間t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是晶體,乙物質是非晶體 B甲物質的熔點為210C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乙物質在BC段溫度不變,不吸熱【答案】C【解析】A、甲從一開始就熔化,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甲沒有熔點,所以甲是非晶體。乙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有溫度不變的過程,即乙有一定的熔點,所以乙是晶體;故A錯誤;B、分析圖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點,熔點為210,甲沒有熔點,故B錯誤;C、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的,故乙物質在B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C正確;D、乙物質在BC段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此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D錯誤。3(2019郴州)如圖所示是海波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此可判斷()A海波是非晶體B海波的熔化時間是5minC海波的熔點是50D海波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答案】C【解析】解:(1)由圖象可知,海波從第5分鐘開始溫度保持50不變,所以海波是晶體,其熔點為50,約到第8min時熔化完成,則熔化過程持續了約8min5min3min,故AB錯誤,C正確;(2)海波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4(2019常德)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水沸騰時的裝置以及實驗中不同時刻氣泡的情形,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水沸騰時放出大量的熱 B圖甲是水沸騰時的現象C沸騰時不斷地冒出“白氣”,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選用量程為8060的酒精溫度計【答案】C【解析】A、水沸騰時要繼續加熱,才能繼續沸騰,說明水沸騰需要吸熱,A錯誤;B、甲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情況,故B錯誤;C、沸騰時不斷地冒出“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后的小水滴,故C正確;D、水的沸點高于60,因此不能選用量程為8060的酒精溫度計。5(2019南京)圖甲為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為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實驗裝置。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冰和碘都經歷了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2)冰和碘在物態變化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這兩個判斷()甲 乙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 C都正確 D都錯誤【答案】B【解析】(1)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固態的碘受熱容易升華;(2)在六個物態變化的過程中,熔化、汽化和升華過程都需要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和凝華過程都需要放出熱量。解:甲圖中試管中的冰放在裝水的燒杯中,冰會在試管內吸熱熔化;圖乙酒精燈給“碘錘”中固態碘加熱,固態碘吸熱升華;升華是指物體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沒有液態這一中間狀態,故碘沒有經歷固態到液態的過程,所以,題干中(1)說法錯誤,(2)說法正確。6(2019宜賓)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主題是“綠色生活美麗家園”,下列圖中各圖是小麗拍攝的生活美景,其中屬于液化的是A草葉上形成“白霜 B冰雪遇暖消融 C草葉上形成的“露珠” D河水結“冰”【答案】C【解析】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冰雪消融”是固態的冰雪變為液態的水,屬于熔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C符合題意;D、河水結冰是液態的水變成固態的冰,是凝固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7(2019深圳)關于下列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圖中,溫度計的示數為4B乙圖中,某晶體熔化圖象中bc 段,晶體內能不變C丙圖中,花兒上的露珠是水蒸氣凝華而成的D丁圖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頭降溫,是因為水汽化放熱【答案】A【解析】A溫度計讀數,液柱所在刻度在0下方,且分度值為1,故讀為4,該選項符合題意;B此圖像為晶體熔化圖像,晶體熔化時吸熱,故內能增大,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花兒上的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不是凝華,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小狗伸舌頭降溫是利用水汽化吸熱的原理,不是放熱,該選項不符合題意。8(2019山西)如圖是一種沙漠里能收集空氣中水分的甲蟲。清晨,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甲蟲從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甲蟲的嘴里。科學家利用該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實現沙漠淡水的補給,能讓沙漠變成一塊塊綠洲。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水蒸氣遇冷液化放熱形成小水滴。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9 (2019齊齊哈爾)下列物態變化中,吸熱的是()A B C D A冰棍“冒”出的“白氣” B昆蟲和植物上的露珠C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變細 D北方寒冷的冬天灑水成冰【答案】C【解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3)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A、冰棍“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A錯誤;B、昆蟲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B錯誤;C、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變細是固態的鎢,變成鎢蒸汽,是升華現象,此過程吸熱;故C正確;D、北方寒冷的冬天灑水成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此過程放熱;故D錯誤。10(2019七臺河)黑龍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下列熱現象中,需要吸熱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露珠凝結 C深秋樹枝凝霜 D嚴冬雪花紛飛【答案】A【解析】A、初春,冰雪消融,屬于熔化現象,需要吸收熱量,故A符合題意;B、盛夏,露珠凝結,屬于液化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B不符合題意;C、深秋,綠葉凝霜,屬于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D、嚴冬,雪花紛飛,屬于凝華現象,需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11(2019棗莊)下列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霧的形成 D霜的形成【答案】D【解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著在植被表面,屬于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屬于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小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屬于凝華現象,故D符合題意。12(2019鐵嶺)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 冰塊熔化 B山間生霧 C 枝頭結霜 D 瀑布結冰【答案】A【解析】A、冰塊熔化成水是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B、山間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枝頭的霜空氣中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瀑布結冰是水由液態變成固態的凝固過程,凝固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13(2019臨沂)四季分明的臨沂有許多美麗的自然現象。下列現象由于凝華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霧縹緲 C.秋天,露珠晶瑩 D.冬天,霧凇簇簇【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霧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并與空氣中的塵埃結合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露水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是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霧凇是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符合題意。 故選:D。(1)物態變化共有六種:熔化是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凝固是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汽化是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液化是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升華是物質由固態變為氣態;凝華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 (2)解決此題的關鍵是知道物態變化的名稱,依據各選項中的物態變化進行分析即可此類問題是考查對物態變化過程中的熔化現象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判斷出物質變化前后的狀態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14(2019岳陽)下列四幅圖片中,現象與解釋對應正確的是()A B C DA雕像的影子光的折射 B橋的倒影光的反射 C露珠汽化 D霧凇凝固【答案】B【解析】(1)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2)光遇到物體表面會發生反射:平面鏡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A、雕像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橋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正確。 C、露珠是空氣中紅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 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D錯誤。15(2019百色)如圖所示是某地1月8日天氣預報的截圖,關于圖中的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A5讀作“5度” B云是由水蒸氣組成的 C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雨的形成過程吸收熱量【答案】C【解析】A、溫度單位,讀法為“攝氏度”。故應讀作“5攝氏度”;故A錯誤;B、云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C、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故C正確;D、雨是水蒸氣液化形成,此過程放熱;故D錯誤。16(2019青海)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放熱的是A冰雪消融 B在地面上灑水會感到涼快C冬天晨練的人們不斷呼出“白氣” D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爛變質【答案】C【解析】A、冰消雪融,冰雪吸收熱量熔化成水。故A不符合題意;B、地面上的水吸收熱量汽化成為水蒸氣。故B不符合題意;C、“白氣”是口中呼出的氣流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C符合題意;D、干冰常溫常壓下迅速吸熱升華成為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題意。17(2019西寧)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海波是一種晶體,液態海波凝固時要放出熱量B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汽化現象【答案】A【解析】A海波是晶體,其凝固過程雖然放熱,但溫度不變,故A正確;B冰是晶體,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D春天的早晨經常出現大霧,這是水蒸氣遇冷發生了液化現象,不是汽化現象,故D錯誤。18(2019朝陽)很多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C“嵩少猶藏薄霧中,前山迤邐夕陽紅”,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答案】C【解析】A、雨的形成是水蒸氣液化形成;故A錯誤;B、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此過程中放熱;故B錯誤;C、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C正確;D、冰的形成是水凝固為固態的冰;故D錯誤。19(2019宿遷)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棒冒“白氣”是汽化現象B. 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C. 干冰作為人工降雨的冷卻劑,是利用它升華吸熱的特點D. 人們吹電風扇感到涼爽,是因為電風扇降低了氣溫【答案】C【解析】A、“白氣”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冰棍形成的,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液化,故A錯誤; B、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也吸熱,晶體有確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故B錯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華吸熱的性質,故C正確; D、夏天用電風扇對著人扇風,人感到涼爽是因為扇風加快了身體上汗液的蒸發,蒸發要吸熱,從而使人體溫度降低,感到涼爽,室溫不會降低,故D錯誤。 (1)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晶體和非晶體的特性: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熔點,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逐漸升高; (3)物質從固態到氣態,是升華現象。20 (2019泰州)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A樟腦丸逐漸消失熔化 B鐵水澆鑄鐵鑄件凝華C擦酒精解暑降溫汽化 D秋末屋頂上結霜升華【答案】C【解析】A樟腦丸逐漸消失,是固態變成了氣態,所以是升華現象,故A錯誤。B鐵水澆鑄鐵鑄件,是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B錯誤。C擦酒精解暑降溫,是液態變成氣態,屬于汽化現象,故C正確。D秋末屋頂上結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21(2019德陽)王小明同學對身邊的物理現象,他的正確解釋是A學校路段禁止鳴喇叭,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B礦泉水瓶里的冰塊逐漸變為水,是因為冰塊放熱的原因C夏天用扇子扇一扇,感覺涼快是因為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了D手機是利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答案】A【解析】A、學校路段禁止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正確; B、冰塊變成水,是由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B錯誤; C、扇一扇感覺涼快是因為扇一扇加快空氣的流動,加快了汗液的蒸發,蒸發吸熱,降低人體的溫度,故C錯誤; D、手機是人們常用的通訊工具,它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D錯誤。 故選:A。(1)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據此分析。 (2)熔化是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液化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 (3)蒸發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吸熱,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表面積和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 (4)手機既能發射電磁波也能接收電磁波。本題考查了防止噪聲的途徑、熔化與熔化吸熱的特點、蒸發吸熱、物態變化、電磁波的傳播等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熟練掌握各項知識是解題的關鍵。22(2019德陽)對下面的熱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答案】C【解析】A、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錯誤; 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故C正確;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C。物態變化有六種類型: 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凝華現象、升華現象、汽化現象、液化現象、熔化現象、凝固現象進行分析解答,屬于應用題目。23(2019廣州)在如圖溫度計所示的恒溫環境下進行實驗,將此溫度計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體),從溫度計放入開始計時,放入時間足夠長,下列哪幅示意圖可能反映了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A B C D【答案】A【解析】由圖4知,當時環境溫度始終為25,而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當把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溫度計的示數先下降(即溫度計內的液體的體積先減小),然后溫度計的示數保持0不變(即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待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溫度又開始上升直至與環境溫度相同即為25,這個過程對應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是由0變成25,最后不變(即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先變大后不變)。可見,從計時開始,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小后不變,再變大后不變。故應選A。24(2019貴陽)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著一層小水珠,當室外氣溫更低時,還會看到窗玻璃上結有冰花。下列關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它們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B它們均附著在窗玻璃的室外一側C它們均是水蒸氣液化形成D它們均附著在窗玻璃的室內一側【答案】D【解析】冬季,室內溫度較高,而玻璃窗的溫度較低,室內玻璃窗周圍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會液化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氣溫更低時,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還會凝華形成小冰晶,都會附著在玻璃的內側,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5(2019河北)下列與物態變化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正在熔化的蠟,吸收熱量,溫度不變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溫,這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C北方美麗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水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答案】B【解析】(1)晶體熔化的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的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2)根據六種物態變化的定義,分析物質的初、末狀態即可判斷,六種物態變化中,熔化、汽化、升華是吸熱的;凝固、液化、凝華是放熱的。解:A、蠟屬于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故A錯誤;B、由于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的熱,從而可以使食物降溫,防止變質,故B正確;C、北方美麗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D、炒菜前滴入熱鍋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見了,是小水滴吸熱汽化成了水蒸氣,故D錯誤。故選:B。26(2019大慶)下列物態變化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冰雪消融B濃霧生成C露珠形成D窗花凝結【答案】A【解析】A、冰雪化成水是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現象,熔化需要吸熱。故A正確;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熱。故B錯誤;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熱,故C錯誤;D、窗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需要放熱,故D錯誤。27(2019隨州)在一部動畫片里,雷公公詢問起“霧、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來,你認為她們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霧說:我是水汽化而來B露說:我是水蒸氣凝固而來C霜說:我是水蒸氣凝華而來D雪說:我是水升華而來【答案】C【解析】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解:A、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正確;D、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28(2019孝感)寒假,小華一家人駕車出去旅行時,小華發現汽車的前窗玻璃出現了一層水霧。打開除霧開關后,不一會玻璃上的水霧消失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B水霧出現在前窗玻璃的內表面C水霧是空氣液化形成的D水霧消失是升華現象【答案】B【解析】ABC、在冬天,車玻璃的溫度較低,車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形成霧氣,故AC錯誤,B正確;D、打開除霧開關,對著玻璃吹暖風,玻璃上的小水滴會汽化為水蒸氣,車窗玻璃就清晰了,故D錯誤。29(2019天津)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會感覺涼。這主要是因為酒精()A. 凝固放熱B. 升華吸熱C. 液化放熱D. 蒸發吸熱【答案】D【解析】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涼的感覺。是因為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發時,從手背中吸熱,使手背的溫度降低,所以感覺到涼。 酒精易揮發,由液態變為氣態時吸收熱量,導致手的溫度降低,感到涼爽。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考查了蒸發的致冷作用,一定要答到溫度低這個層次,因為手感到冷,是因為溫度低的緣故。30(2019綿陽)裝有半杯水的封閉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凍較長時間,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會兒,玻璃杯表面會變濕。這是由于()A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霜造成的B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水造成的C玻璃杯中的冰升華成水蒸氣造成的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答案】B【解析】水蒸氣遇到溫度比較低的物體時,就會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由于從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溫度比較低,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發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會變濕,如果馬上擦去這層水,又有新的水蒸氣在溫度低的玻璃杯表面發生液化,所以一會兒又變濕。31(2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提高節水意識,培養良好的用水習慣,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關于水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氣B. 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熔化成水滴C. 小冰晶在降落過程中,液化成雨水D. 河面上的水凝華成冰,封住了河道【答案】A【解析】解:A、地球表面的水吸熱時,由液態變成氣態,是汽化現象,故A正確; 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由氣態的水蒸氣變成液態的水,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C、小冰晶在降落過程中,由于與空氣摩擦,導致其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小冰晶會熔化成水,故C錯誤; D、河面上的水變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A。(1)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由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都吸熱; (2)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由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都放熱。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的判斷,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分析物質變化前后的狀態是解題的關鍵。32. (2019瀘州)對下列自然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 春天,大霧在太陽的照射下散去,這是汽化現象B. 夏天,農作物上露珠的形成,這是凝華現象C. 秋天,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需要吸熱D. 冬天,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小冰粒,需要吸熱【答案】A【解析】A、大霧在太陽的照射下散去,水滴吸收熱量蒸發成為水蒸氣,屬于汽化過程。故A正確; 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 C、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是液化過程,會放出熱量。故C錯誤; D、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小冰粒是凝華過程,會放出熱量。故D錯誤。 (1)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這三種物態變化需要吸收熱量; (2)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由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這三種物態變化需要放出熱量。33(2019涼山)在炎熱的夏天,涼山州部分縣市氣溫高達35,小馬同學在家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A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夠降低氣溫B電風扇吹出的風為冷風C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能量D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答案】D【解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即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且蒸發吸熱,具有致冷作用。解:使用電風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加快了空氣的流動速度,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而蒸發吸熱,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會感到涼爽;電風扇吹出的風,并不能降低氣溫,也不是冷風;故只有D說法正確。34(2019淄博)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描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加熱過程中,水含有的熱量增加B沸騰過程中,水吸收熱量,溫度不變C燒杯上方帶孔的紙板可以減少熱量散失D水的沸點是99,此時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答案】A【解析】(1)熱量指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2)水在沸騰過程中的特點: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燒杯上方帶孔的紙板可以減少熱量散失;(4)根據沸點的概念判斷出水的沸點;氣壓越低,沸點越低;A、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熱量,其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A錯誤;B、水在沸騰過程中,仍然要吸收熱量,由圖可知其溫度保持99不變,故B正確;C、燒杯上方帶孔的紙板可以減少熱量散失,能縮短把水加熱到沸騰的時間,故C正確;D、由圖可知,水的沸點是99,沸點低于100,此時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故D正確。35(2019濰坊)夏天,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圍會出現“白氣”,“白氣”形成對應的物態變化是()A汽化B升華C凝華D液化【答案】D【解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白氣”是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36(2019威海)下列自然現象中涉及到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A暖春 冰雪消融 B盛夏 草上露珠C涼秋 霧鎖江南 D寒冬 北國飛雪【答案】A【解析】A、暖春 冰雪消融,是冰(固態)熔化成液態的水,熔化需要吸熱。符合題意;B、盛夏 草上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露珠,液化需要放熱。不符合題意;C、涼秋 霧鎖江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形成霧,液化需要放熱。不符合題意;D、寒冬 北國飛雪,是液態的水凝固成固態的冰,凝固需要放熱。不符合題意。37. (2019聊城)夏季,晾在大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會變干,這個過程中,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升華【答案】B【解析】晾在大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會變干,這個過程中,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故B正確,ACD錯誤。根據物態變化的知識逐一分析: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掌握六種物態變化的狀態變化是解決此題的關鍵。38(2019阜新)下列場景與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對應完全正確的是()A春季,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溫度加快蒸發B夏季,小明手拿著一瓶冰凍礦泉水,冰減少,手感到涼熔化吸熱C秋季,小明發現操場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霜霜是非晶體D冬季,戴眼鏡的小明從教室外走進教室內,鏡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熱【答案】B【解析】A、春季,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上方空氣流動加快蒸發,故A錯誤:B、冰塊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故B正確;C、秋季,小明發現操場上的雙杠上鋪滿了一層霜霜是晶體,故C錯誤;D、冬季,戴眼鏡的小明從教室外走進教室內,鏡片模糊不清,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熱,故D錯誤。39. (2019徐州)電冰箱中霜的形成屬于A.蒸發B.液化C.凝華D.升華 【答案】C【解析】電冰箱冷凍室中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正確。40.(2019蘭州)初秋季節,小草葉片上出現晶瑩的露珠,下列現象中的物態變化與之相同的是A.蒸鍋上方生成“白氣” B.初冬,草叢中出現霜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 D.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答案】A【解析】解:初秋季節,小草葉片上出現晶瑩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蒸鍋上方生成“白氣”時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題意;B、初冬,草叢中出現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草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題意;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是液態的酒精變成氣態酒精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飲料中的冰塊逐漸變小是冰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1(2019巴中)風景優美的光霧山,夏天云霧繚繞,冬天大雪紛飛,宛若人間仙境,其中關于霧、雪成因說法正確的是()A液化、凝華B汽化、凝華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答案】A【解析】形成霧的過程中,水蒸氣液態水,屬于液化的物態變化過程;形成雪的過程中,水蒸氣固態的雪,屬于凝華的物態變化過程。42(2019攀枝花)清晨,人們在公園散步的時候常常看到樹葉和青草上掛滿晶瑩的露珠。從物態變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屬于()A汽化B升華C熔化D液化【答案】D【解析】水蒸氣是氣態,露珠是液態,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變為液態小水滴,發生的是液化現象。43(2019營口)下列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熱現象,對這些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用冰袋給高燒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時從人體吸熱B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了,是因為冰汽化為水蒸氣 C剛從泳池中出來的人感覺冷,是因為人身上的水蒸發吸熱 D冬天的早晨遼河邊出現美麗的霧凇,是因為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答案】B【解析】解:A、用冰袋給高燒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時從人體吸熱。故A正確;B、冰凍的衣服變干了,是因為冰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故B不正確;C、剛從泳池中出來的人感覺冷,是因為人身上的水蒸發要吸收熱量。故C正確;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D正確。故選:B。44(2019北京)古詩立冬中,有詩句“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詩中所說的“霜”,其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屬于()A凝華B凝固C汽化D液化【答案】A【解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霜是固態小冰晶,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故選:A。45.(2019吉林)夏天清晨,有時路邊的草葉上結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屬于( ) A. 凝固 B. 汽化 C. 液化 D. 凝華【答案】 C 【解析】夏天清晨,有時路邊的草葉上結有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的小水珠,因此這個過程叫液化嗎,故C正確,而A、B、D錯誤。46(2019無錫)圖中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為了能較快地觀察到碘的升華現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熱方式合適的是(碘的熔點為113.7,酒精燈外焰溫度約800)()碘顆粒A浸入開水中B用酒精燈外焰加熱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溫下的空氣中【答案】A【解析】AB、酒精燈火焰溫度高于碘的熔點和沸點,這樣碘容易發生熔化和沸騰現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華和凝華,用水浴法加熱,水的沸點低于碘的

注意事項

本文(全國通用備戰2020中考物理專題1.3物態變化含解析.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奉贤区| 思南县| 大丰市| 建昌县| 长宁区| 栾城县| 红安县| 遂溪县| 尼玛县| 隆尧县| 湖口县| 盐亭县| 淳安县| 怀化市| 扎囊县| 克拉玛依市| 海口市| 余姚市| 龙陵县| 马山县| 宁国市| 黄冈市| 济南市| 卓资县| 信丰县| 泰来县| 施甸县| 滦南县| 五家渠市| 福海县| 安仁县| 钟山县| 孟村| 雷山县| 藁城市| 莱州市| 靖宇县| 敦煌市| 栾川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