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全國通用備戰(zhàn)2020中考物理專題1.13內能含解析.doc

  • 資源ID:23071       資源大小:14.36MB        全文頁數(shù):8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全國通用備戰(zhàn)2020中考物理專題1.13內能含解析.doc

十三、內能一、選擇題1(2019棗莊)下列各圖所列舉的事例中,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 B C DA從滑梯滑下,臀部發(fā)熱 B冬天搓手,手會變暖C給試管加熱,水溫升高 D迅速壓下活塞,筒內氣溫升高【答案】C【解析】做功與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A、從滑梯滑下,臀部與滑梯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臀部發(fā)熱,摩擦生熱這是利用做功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錯誤;B、冬天搓手,手會變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故B錯誤;C、對試管加熱,管內水從酒精燈火焰上吸收熱量水溫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故C正確;D、迅速壓下活塞時,對筒內氣體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筒內氣溫升高,因此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錯誤。2(2019重慶B)如圖是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過程中緊急剎車時留下的長滑痕,并且顏色深淺不同,以下判斷合理的是()A輪胎的內能在剎車過程中不斷減少B汽車剛開始剎車時相對地面是靜止的C滑痕顏色較深部分比較淺部分所受摩擦力更大D汽車剎車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為汽車受到慣性作用【答案】C【解析】(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大;(2)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3)輪胎在公路上留下的剎車痕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形成的,滑痕顏色越深說明所受的摩擦力越大;(4)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A、汽車在剎車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輪胎的內能不斷增大,故A錯誤;B、車剛開始剎車時,相對地面之間不斷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汽車是運動的,故B錯誤;C、輪胎在公路上留下的剎車痕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形成的,則滑痕顏色較深部分比較淺部分所受摩擦力更大,故C正確;D、汽車剎車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為汽車具有慣性,但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3(2019黃石)如圖所示,向裝有少量水的燒瓶緩慢打氣,突然塞子跳起來,同時瓶內出現(xiàn)了“白霧”,關于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白霧是水蒸氣 B瓶內氣體膨脹對外做功C瓶內氣體內能增加 D瓶內氣體溫度升高【答案】B【解析】水蒸氣會把瓶塞沖出,水蒸氣對瓶塞做了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水蒸氣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水蒸氣發(fā)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現(xiàn)“白霧”,故B正確。4(2019蘇州)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蠟燭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燭吸收的熱量相同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的內能先增大后不變再增大D由圖乙可知,B圖線對應的物質是冰【答案】B【解析】A、圖甲中,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安裝,故A錯誤; 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蠟燭吸收的熱量相同,且物質受熱均勻,故B正確; 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晶體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過程中都要吸熱,所以該物質的內能一直增大,故C錯誤; D、由圖乙可知,B圖線對應的物質沒有固定的熔點,為非晶體,不是冰,故D錯誤。5(2019鄂州)如圖所示是加熱-30的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溫度不變,說明熔化不需要吸熱B水的沸點是98,說明當?shù)氐拇髿鈮焊哂谝粋€標準大氣壓C冰熔化時溫度保持0不變,說明冰是晶體D加熱相同時間時,冰升溫比水快,說明冰的比熱容比水大【答案】C【解析】A、圖象中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雖然溫度不變,但熔化過程要吸熱,故A錯誤; B、水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沸點是98,說明當?shù)氐拇髿鈮旱陀谝粋€標準大氣壓,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在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該固體的熔點是0,此過程中物質正在熔化,是晶體,故C正確; D、冰完全熔化為水時,質量不變;同一個加熱器進行加熱,加熱時間相同時冰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冰升溫比水快(即冰上升的溫度較高),由Q=cmt可知,冰的比熱容比水??;故D錯誤。 6(2019本溪)(多選)如圖所示是享譽盛名的本溪小市羊湯。下列關于羊湯的說法正確的是( )A羊湯上方的“ 白氣” 是液化形成的B羊湯溫度越高,其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C整個房間都彌漫著羊湯的香味是擴散現(xiàn)象D羊湯的溫度降低后,其內能保持不變【答案】ABC【解析】“ 白氣” 是羊湯沸騰產生的水蒸氣上升過程中溫度降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 正確;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故 B 正確;羊湯分子擴散到空氣中,所以空氣中彌漫著羊湯的香味,故 C 正確;羊湯溫度降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劇烈程度減緩,內能減少,故 D 錯誤。7(2019咸寧)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利用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A發(fā)燒時,用冷毛巾給頭部降溫B鉆木時,來回轉動硬木棒取火C天晴時,曬太陽使身體變暖和D煮茶時,火焰使茶水溫度升高【答案】B 【解析】ACD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的,鉆木取火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的,故B正確。 8(2019齊齊哈爾)如圖所示,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包粽子、煮粽子過程中也有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粽葉將糯米包裹起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B用細線系緊粽子時感覺勒手是因為受力面積小,壓強小C粽子放入鍋中前后,鍋中的水未溢出,水對鍋底的壓強不變D剛煮熟的粽子很燙,是因為它含有的熱量多【答案】A【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3)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深度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4)熱量是在熱傳遞的過程中,物體內能改變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A、用粽葉將糯米包裹起來,改變了粽葉的形狀,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B、用細線系緊粽子時感覺勒手,是因為受力面積小,壓強大,故B錯;C、棕子放入鍋中前后,鍋中的水未溢出,水深變化、水對鍋底的壓強變化,故C錯;D、剛煮熟的粽子很燙,是因為它的溫度很高;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的熱量多,故D錯。9.(2019成都A卷)關于分子和物體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說明水分子間沒有引力B.固體間能擴散,表明固體物質分子是運動的C.把0的冰塊加熱熔化成0的水,其內能不變D.用力搓手,手發(fā)熱是通過熱傳遞增加手的內能【答案】B【解析】分子之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冰化水要吸熱,內能增加;用力搓手,溫度升高是做功改變了內能。10(2019福建)下列實例中,屬于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搓手會發(fā)熱B用冷水冷卻熱雞蛋C曬太陽取暖D給熱咖啡加冰降溫【答案】A【解析】雙手因摩擦而發(fā)熱屬于做功改變內能,故A正確;用冷水冷卻熱雞蛋、曬太陽取暖、給熱咖啡加冰降溫都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了物體的內能,故BCD錯誤。11(2019福建)如表列出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根據表中數(shù)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物質水煤油冰鋁銅比熱容J /(kg)4.21032.11032.1l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定不同B物質的物態(tài)發(fā)生變化,比熱容不變C質量相等的鋁和銅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吸收的熱量更多D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更多【答案】C【解析】A、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的物質比熱容相同,如煤油和冰,故A錯誤;B、水和冰是水的兩種狀態(tài),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知,其比熱容是不同的,說明比熱容與物質狀態(tài)有關,物質的物態(tài)發(fā)生變化,比熱容也會發(fā)生變化,故B錯誤;C、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鋁的比熱容大于銅的比熱容;質量相等的鋁和銅升高相同的溫度,因鋁的比熱容大,則根據Qcmt可知鋁吸收的熱量更多,故C正確;D、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所以根據Qcmt可知水升高的溫度少,故D錯誤。12(2019廣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溫度相同,內能一定相同B兩物體相比,分子動能越大的物體,其內能越大C甲物體傳遞了熱量給乙物體,說明甲物體內能大D擴散現(xiàn)象中,分子可以從低溫物體運動到高溫物體【答案】D【解析】A、內能是指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分子動能跟物體的溫度有關,分子勢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可見內能跟物體的溫度和體積都有關,所以兩物體溫度相同,其內能不一定相同,故A錯誤;B、因為內能是指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所以分子動能大的物體,其內能不一定就大,故B錯誤;C、熱量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甲物體傳遞了熱量給乙物體,只能說明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而溫度并非決定內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C錯誤;D、擴散現(xiàn)象是指相互接觸的物體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所以在擴散現(xiàn)象中,分子一定可以從低溫物體運動到高溫物體,故D正確,故應選D。13(2019安順)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吃粽子的習俗。下面與粽子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包粽子時,米粒之間有縫隙,說明分子間有間隙B煮粽子時,鍋上方冒出“白氣”是汽化現(xiàn)象C手上沾些水,剛拿出鍋的粽子不燙手,利用了汽化吸熱D粽子放入冰箱冷凍一段時間,外表結了一層霜,這是凝固現(xiàn)象【答案】C【解析】A、分子直徑非常小,分子之間的間隙距離也非常小,不可能用肉眼直接觀察,此選項錯誤;B、煮粽子時,鍋上方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變成小水滴,形成“白氣”,是液化現(xiàn)象,此選項錯誤;C、手上沾些水,取放剛出鍋溫度較高的粽子時,手表面的水會汽化吸熱,避免手燙傷。此選項正確;D、粽子表面的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此選項錯誤。14(2019畢節(jié))下列現(xiàn)象中,利用熱傳遞使物體的內能減小的是()A來回彎折的鐵絲溫度會升高 B冬季用熱水袋取暖C冬天手接觸冰塊會覺得很冷 D自行車輪胎放氣時,氣門嘴處溫度會降低【答案】C【解析】A、來回彎折的鐵絲是通過做功的方法使鐵絲的內能增加。不符合題意。B、熱水袋取暖時手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不符合題意。C、冬天手接觸冰塊會覺得很冷,手放出熱量內能減少。符合題意。D、自行車輪胎放氣時,氣門嘴處溫度會降低是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不符合題意。15.(2019桂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中分子的運動狀態(tài)跟溫度無關 B.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C.溫度越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D.水很難被壓縮說明水分子間沒有間隙【答案】B【解析】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16.(2019桂林)下列事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用灑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B.放入熱湯中的金屬勺子變說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溫度升高D.冬天人們較喜歡通過曬太陽使身體暖和起來【答案】C【解析】ABD中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物體的內能。17(2019河北)圖所示實驗中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B乙:抽掉玻璃板后,兩瓶內氣體顏色發(fā)生變化,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丙: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復燃,說明白煙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D?。翰辉俚诺?,沿水平方向運動的滑板車會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答案】D【解析】(1)根據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上層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氣的大進行分析;(2)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熄滅蠟燭,立即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4)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A、下方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上方燃著的小木條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于滅火,故A正確;B、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和空氣之間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瓶內氣體顏色最后變得均勻,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B正確;C、吹滅蠟燭,立即將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要接觸燭芯),發(fā)現(xiàn)蠟燭重新被點燃,可見白煙具有可燃性,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故C正確;D、沿水平方向運動的滑板車,當我們不再蹬地,最后會停下來,是應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D不正確。18(2019七臺河)關于下列實驗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用一紙片蓋住倒?jié)M水的塑料管,快速倒置,紙片將水托住,是因為水排出了塑料管內的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紙片掉不下來,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故A正確;B、液體從容器側壁下面小孔噴射的距離較遠,說明同種液體深度越深,表示液體的壓強就越大,故B錯誤;C、將自制氣壓計從一樓拿到六樓,水柱升高,水的壓強增加,瓶內空氣的壓強不變,說明大氣壓減小,故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C錯誤;D、兩鉛塊緊密接觸后,沒有被重物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故D錯誤。19(2019七臺河)(多選)關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B晶體熔化過程,內能增加,溫度升高C物體做的功越多,物體的功率就越大D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答案】AD【解析】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正確;B、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從外界吸收熱量,所以內能增加,溫度不變,故B錯誤;C、力做功越多,做功不一定越快,功率由做功大小和做功時間共同決定,故C錯誤;D、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的重物,提升物體越重,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故D正確。20(2019宜昌)下列現(xiàn)象中與分子運動無關的是()A掛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 B拆除老舊建筑物時,灰塵飛舞C加了白糖的水會變甜 D衣柜中的樟腦丸變小【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分子運動是看不見的,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變化,分子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A、濕衣服變干是由于水分子不斷運動到空氣中的緣故。故A錯誤。B、拆除老舊建筑物時,灰塵飛舞,屬于機械運動。故B正確。C、加了白糖的水會變甜,是白糖分子運動的結果,是分子運動。故C錯誤。D、衣柜中的樟腦丸變小,是樟腦分子運動的結果。故D錯誤。21(2019宜昌)被太陽曬熱的自行車坐墊,用濕抹布擦一下就很快涼了下來,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熱容大B液化放熱C蒸發(fā)吸熱D液化吸熱【答案】C【解析】蒸發(fā)是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液體蒸發(fā)要吸收熱量,液體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被太陽曬熱的自行車坐墊溫度很高,用濕抹布擦一下,坐墊表面會留下一些水,這些水將很快蒸發(fā),同時吸收熱量,所以坐墊就很快涼了下來。22(2019南京)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吸引力B楊絮漫天飛舞,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C電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說”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答案】C【解析】(1)分子動理論內容為: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力。(2)常見粒子尺度由小到大排序:電子、原子核、原子、分子。(3)“地心說”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A、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相互的斥力,故A錯誤;B、楊絮漫天飛舞,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柳絮飛舞屬于宏觀物體運動不是分子運動,故B錯誤;C、常見粒子尺度由小到大排序:電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所以C正確;D、“地心說”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D錯誤。23(2019宿遷)生活中許多現(xiàn)象都與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有關,下列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不合理的是()A. 用吸管將飲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氣壓強B. 火車進站時乘客必須站在安全黃線內,因為氣流速度大,壓強大C.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內能增加D. 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乘客看路旁的樹向后運動,說明運動是相對的【答案】B【解析】A、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吸管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故A正確; B、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側流速快壓強小,會產生一個向內側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xiàn)危險。故B錯誤; C、冷天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因此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內能增加,故C正確; D、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乘客以自己或汽車為參照物,樹木是運動的,故看路旁的樹向后運動,但若以路旁的房子或電線桿為參照物,樹木是靜止的,所以說明運動是相對的。故D正確。 (1)用吸管將飲料利用的是大氣壓; (2)當火車駛過站臺時會帶動周圍空氣流動速度加快,從而造成人周圍空氣流速不同,結合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即可解答; (3)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 (4)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同。24(2019青海)下列關于“吸”的物理現(xiàn)象中,由大氣壓引起的是( )A拔火罐時玻璃罐“吸”在皮膚上B兩個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吸”在一起C穿在身上的化纖衣服容易“吸”灰塵D若人站在安全線以內的區(qū)域候車,會被駛過的列車“吸”進鐵軌【答案】A【解析】A、拔火罐使用時,先把酒精在罐內燒一下,罐內空氣受熱排出,此時迅速把罐扣在皮膚上,使罐內氣體溫度升高,等到罐內的空氣冷卻后壓強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外面的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所以這是由于大氣壓強引起的,故A符合題意;B、兩個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間的引力,不是大氣壓引起的,故B不符合題意;C、化纖衣服容易因摩擦而帶電,會吸引輕小的灰塵,不是大氣壓引起的,故C不符合題意;D、人站在安全線以內的區(qū)域候車,會被駛過的列車“吸”進鐵軌,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故D不符合題意。25(2019大連)下列現(xiàn)象中,通過做功改變內能的是()A鐵錘敲打鐵釘,鐵釘變熱B飲料放冰箱里,飲料變涼C勺子放熱湯里,勺子變熱D嘴向手“哈氣”,手變暖和【答案】A【解析】 A、鐵錘敲打鐵釘,在打擊的過程中,對鐵釘做功,使其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故A符合題意; B、飲料放冰箱里,飲料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不合題意; C、勺子放熱湯里,勺子從熱湯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不合題意; D、嘴向手“哈氣”,手變暖和,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合題意。 26(2019大連)下列關于微小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組成物體的分子可以停止運動B分子很小,用光學顯微鏡可以分辨出它們C金屬內部有大量自由電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導電性D分子間存在引力,所以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能吸引紙屑【答案】C【解析】A、任何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錯誤; B、分子的體積很小,只有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不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故B錯誤; C、金屬能夠導電是依靠其內部大量的自由電子。故C正確; D、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有負電荷,帶電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故D錯誤。27(2019錦州)在烹飪美食的過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A炒雞蛋時,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雞蛋的內能增加B燉排骨湯時,在湯沸騰后把燉湯的火調小,是為了降低湯的溫度C蒸餃子時,剛出鍋的餃子冒“白氣”是汽化現(xiàn)象D煮粽子時,粽葉飄香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答案】D【解析】A、炒雞蛋時,雞蛋從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雞蛋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B、燉排骨湯時,在湯沸騰后把燉湯的火調小,此時湯繼續(xù)沸騰,湯的溫度不會降低,故B錯誤;C、剛蒸熟的餃子冒“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D、煮粽子時,粽葉飄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D正確。28(2019阜新)小亮測得甲、乙兩杯水的溫度分別是45和75,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杯中水的分子運動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運動劇烈B甲杯中水的內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內能小C乙杯中水的熱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熱量多D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水的內能一定減少【答案】D【解析】A、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激烈,乙的溫度比甲的高,所乙杯中的水分子運動一定比甲杯中的劇烈,故A錯誤;B、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和物質量和狀態(tài)有關,兩杯水質量關系不知,無法判斷內能關系,故B錯誤: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故不能比較熱量的多少,故C錯誤;D、乙杯中水的溫度降低,分子運動速度減慢,內能變小,故D正確。29(2019巴彥淖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現(xiàn)象B深秋,草葉上的白霜是凝華現(xiàn)象C盛夏,地面溫度升高,地面含有的熱量增多D嚴冬,搓手取暖是利用了熱傳遞增大內能【答案】B【解析】A、初春,冰雪消融,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故A錯誤;B、深秋,草葉上的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xiàn)象,故B正確;C、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只能說吸收,所以盛夏地面溫度升高,不能說地面含有的熱量增多,故C錯誤;D、嚴冬,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利用了做功增大內能,故D錯誤。30(2019赤峰) “母親節(jié)”到了,小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為媽媽精心準備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和快樂。關于烹飪食物過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以下認識正確的是()A鍋一般都是用鐵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較大的性質B炒菜時,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內能C拌菜時,要通過攪拌才能更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guī)則運動D燉菜時,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菜的內能增加【答案】D【解析】(1)金屬的物質,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導熱性;(2)改變物體內能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3)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4)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熱。A、鍋一般都是用鐵制造的,主要是利用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故A錯誤;B、炒菜時,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菜的內能,故B錯誤;C、拌涼菜能入味,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C錯誤;D、燉菜時,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菜的內能增加,故D正確。31(2019東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 B鉆木取火是利用做功來改變內能的C物體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 D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答案】C【解析】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故A正確;B、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頭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著火點而燃燒,故B正確;C、內能的大小跟質量、溫度、狀態(tài)有關,因此單憑溫度,不能判斷內能一定大,故C錯誤;D、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正確。32(2019威海)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B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熱量C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答案】D【解析】A、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故A錯誤;B、物體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故B錯誤。C、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不是存在內能差,故C錯誤。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D正確。33(2019棗莊)中國古詩詞是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反映,蘊含著許多科學道理。下列對劃線部分的相關科學解釋不合理的是()A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露珠,是液化現(xiàn)象B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燒秸稈的過程,是熱能轉化成了化學能D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潑,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1)液化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在液化過程中需要放出熱量;(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ㄏ惴肿釉诳諝庵凶鰺o規(guī)則運動越快,人們聞到的花香味越濃烈;(3)根據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來分析;(4)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來分析。A、夕露沾我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液態(tài)小水珠,發(fā)生的是液化現(xiàn)象,故A正確;B、春晴天暖,氣溫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加快,這是擴散現(xiàn)象,從而使人可以聞到濃濃的花香,故B正確;C、燃料燃燒的過程中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故C錯誤;D、金化學性質穩(wěn)定,所以“金”在自然界中常以單質狀態(tài)存在,故D正確。34(2019淄博)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活塞壓縮空氣,硝化棉燃燒,此過程與熱機的壓縮沖程原理相同B乙圖:瓶內空氣推開瓶塞,內能減少,瓶口出現(xiàn)的白霧是汽化現(xiàn)象C丙圖: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現(xiàn)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表明氣體間可以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D丁圖:懸掛重物不能把兩塊鉛塊分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沒有斥力【答案】A【解析】(1)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即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其內能會減小;四沖程汽油機的做功沖程對外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有能量轉化,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汽化是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液化是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3)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4)分子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圖甲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團硝化棉,迅速向下壓活塞,由于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對其做功,使得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故與內燃機的壓縮沖程相類似,故A正確;B、乙圖中,瓶內空氣推開瓶塞,內能減少,瓶口出現(xiàn)的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現(xiàn)象,故B錯誤;C、丙圖中,上方的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可能是擴散現(xiàn)象,但也可能是重力的作用,故不能表明氣體間可以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故C錯誤;D、圖中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而不分開,是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但也有斥力,故D錯誤。35(2019上海)兩個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比熱容大的物質升高溫度較小B比熱容小的物質升高溫度較小C比熱容大的物質升高溫度較大D升高溫度相同,與比熱容大小無關【答案】A【解析】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根據Qcmt知,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溫度升高小,故A正確。36(2019涼山)下面四幅圖中能夠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答案】B【解析】大氣壓強是由于空氣具有重力和流動性而產生的,例如吸盤、瓶吞雞蛋、馬德堡半球實驗等。覆杯實驗,水排出了杯子內的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紙片掉不下來,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符合題意;故B正確;ACD錯誤。37. (2019瀘州)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于2019年4月20日將第四十四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成功送上太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火箭使用液氫燃料,主要是利用了液氫的比熱容大B. 火箭升空過程中,燃料燃燒將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C. 北斗導航衛(wèi)星加速升空過程中,其動能和重力勢能均增大D. 北斗導航衛(wèi)星加速升空過程中,其慣性增大【答案】C【解析】A、發(fā)射火箭采用液態(tài)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tài)氫具有較高的熱值,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氫時,可以釋放出更多的熱量,故A錯誤; B、火箭升空的過程中,燃料燃燒釋放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錯誤; C、北斗導航衛(wèi)星加速升空的過程中,速度增大,高度增大,因此動能和重力勢能都增大,機械能的總量也增大,故C正確; D、北斗導航衛(wèi)星加速升空過程中,其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D錯誤。 (1)熱值是指1千克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后釋放的能量,熱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燃料時,釋放出的熱量越多,所以在選擇火箭燃料時首先應該考慮燃料熱值的大?。?(2)根據消耗能量與得到能量是什么來判斷能量的轉化情況; (3)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根據影響動能和勢能的因素來進行分析即可; (4)慣性使物體的一種屬性,它的大小只和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38(2019綿陽)如圖所示,用塞子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從瓶口沖出。下列關于瓶內氣體的說法,正確的是()A向瓶內打氣,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減少B向瓶內打氣,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增加C塞子從瓶口沖出,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內能減少D塞子從瓶口沖出,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不變【答案】C【解析】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如圖,向瓶內打氣時,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增加,氣體的壓強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塞子從瓶口沖出,此時氣體對塞子做功(即對外界做功),氣體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C正確,ABD錯誤。39(2019綿陽)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間的斥力大小F斥隨著分子間距離r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分子之間斥力的大?。ǎ〢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B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C隨著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減小D隨著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答案】D【解析】分子間的引力隨分子間的距離增大而減小。由圖象知,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間的斥力會減小,則分子間的距離減小時,分子間的斥力會增大,故ABC錯誤,D正確。40. (2019遂寧) “端午濃情,粽葉飄香”,關于蒸粽子過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粽子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實現(xiàn)的B. 水沸騰后,鍋面上“白霧彌漫”,這一物態(tài)變化過程和“霜”的形成過程相同C. 剛出鍋的粽子非常燙手,因為高溫的粽子含有的熱量多D. 水沸騰后,粽葉香味更濃,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答案】D【解析】A、蒸粽子時粽子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實現(xiàn)的,故A錯誤; 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而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故B錯誤; C、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故C錯誤; D、水沸騰后,粽葉香味更濃,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故D正確。 故選:D。(1)改變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2)物態(tài)變化有六種類型:物質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3)熱量是過程量,就是說,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或熱交換過程中,只能說吸收或放出熱量,熱量傳遞等;熱量不是狀態(tài)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 (4)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生活中處處有物理,要認真觀察生活,看哪些地方應用物理,例如:白熾燈,鉗子,汽車,自行車等等。41. (2019遂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以下關于小汽車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有()汽車輪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增大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汽車上寬大的座椅是為了減小座椅對人體的壓強汽車配備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的目的是為了在緊急剎車時減小人的慣性燃油汽車的發(fā)動機用水作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相對于座椅是運動的A. B. C. D. 【答案】C【解析】汽車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正確。 汽車的座椅設計得既寬又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讓司機坐上去覺得舒服,故正確。 汽車配備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的目的是為了在緊急剎車時防止慣性帶來危害,不能減小慣性,故錯誤。 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產生大量

注意事項

本文(全國通用備戰(zhàn)2020中考物理專題1.13內能含解析.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fā)現(xiàn)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lián)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英山县| 绥滨县| 沙洋县| 石林| 天峻县| 台前县| 阿克苏市| 利辛县| 六盘水市| 龙山县| 潞西市| 江华| 樟树市| 绥阳县| 定日县| 太白县| 山阳县| 鲜城| 城步| 永德县| 安福县| 赤壁市| 铜山县| 北宁市| 曲周县| 塔城市| 姚安县| 永嘉县| 藁城市| 且末县| 德阳市| 新乡县| 大同县| 康乐县| 云安县| 南通市| 奉节县| 张家港市| 白沙| 南安市|